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意蕴及现实意义

2019-02-02吴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6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吴敏

摘 要: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态文明观”这一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是以唯物主义为立场,继承和借鉴了辩证思维方法,从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意识与存在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以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出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基石。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理论深化,对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6-0140-02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生态文明这一思想归纳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有着实践和时代的价值,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对人类生态文明智慧的吸收与借鉴,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

一、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干部从现象这一角度出发,弄清环境问题的一般性根源,借鉴发达国家推进生态建设的经验,这样才能抵制资本主义的话语渗入。抓本质,面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全球化进程的制度性的根源,明确强调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体现了习近平采用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坚持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相结合的原则。把握现象,发挥社会环境的作用。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人的实践活动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古代农业文明时代,一些原始部落的居民为了生存而耕地,这样毁灭了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所以,环境问题的现象超越了社会制度。人类的生存以及生产实践都离不开对大自然的吸纳。消费自然资源产生经济效益,这是盈利。反过来,处理废料需要财力的投入,这是一种成本的消耗。所以,环境问题也就是经济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养老、教育等需要大量财力的投入。而环境污染治理是費时间、耗资金的事,单靠政府财政收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合理利用市场机制来激发企业环保投资,利用社会力量投入到环境污染治理中,这在解决环境治理问题上缓解资金短缺势在必得。在目前现实环境中,提出的顶层设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机制、排污市场机制,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把握环境问题的一般性根源。抓本质,利用政府力量,确保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顺利进行,不偏向。当前,资本逐利和市场竞争激烈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经济成本。资本本身就具有破坏自然的驱动力,资本开拓了世界市场,在历史的过程中,全球化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使全球呈现出“腐败”的自然界,严重威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就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根源。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发挥好政府作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不走偏,同时也凸显出在全球化趋势下党对生态问题制度性根源的深刻认识。

二、存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存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这一辩证思维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我国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要坚持存在决定意识,严格的制度规制社会主体的存在。同时也不能忽视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主观能动性,注意生态文化意识的培育,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规制社会主体的社会存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来推进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护环境必须要依赖制度,依靠法制建设,用最严格的制度化领导党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立。以规范的制度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立生态文明建构坚实的土壤。同时,意识反作用于存在,为生态文明制度提供软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注重生态文化,想要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这是对文化意识的深刻认识,这也为制度提供软支撑,让人们对该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自觉遵守这些规章制度,从而降低成本。相反,如果这些制度执行起来困难,那么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缺陷的矫正,必然会遭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阻碍。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同时,加大了生态文化建设,注重生态文化的顶层设计,大力宣传生态文化,引导全民牢固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强硬性和文化软支撑的路径,体现了存在与意识辩证原理应用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创新性。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以主要矛盾为导向,实施专项整治,由点到面地推进。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这是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本质认识。我国是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略,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围绕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展开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生态环境与现实供给能力之间的差距确立为主要矛盾,从影响群众生活的事抓起,集中力量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法规致力于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专项整治,由点到面,带动生态环境的推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存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同时也受制于次要矛盾的发展态势。抓住主要矛盾,便是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大方向,主要矛盾的解决也需要次要矛盾的协助。比如,空气、水、土壤等污染想要得到治理,可以通过专项整治,重点突破,但是想要让这些重点问题不再出现,需要借助其他措施协同。需要生态治污科技、清洁能源科技等绿色科技支撑,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优化。所以,在实践中,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以及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些都体现了矛盾辩证法,利用又点到面、点面结合推进生态文明。

四、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部分与整体相互依存,互相制约。整体制约部分,整体一旦有变化,事物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随之组成整体的部分也发生改变。工业革命以来,形成了产业链,无论强弱,无论社会制度和经济水平如何都是属于地球村的一部分。如果地球村这个整体的环境改善了,那么各国都能享受到美好的自然环境。所以,任何国家在对待环境问题时,都应该从整体出发去考虑事物,不能从部分出发,否则会出现谬误。当今,西方国家不顾及全局,只考虑本国自身的发展,通过垄断绿色发展科技的手段来获得本国的发展。结果是,落后国家难以解决自然环境恶化这一问题,导致地球村整体环境恶化,西方发达国家也难以逃脱这一生态困境。其次,整体也依赖于部分。事物整体得到改善提高也依赖各个部分的改善,所以,地球村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必然离不开各个国家的环境保护。没有部分,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只能是空洞的概念。所以,任何国家都应该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结合自身实际,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绿色之路,在处理好自身绿化的同时,竭力推进地球村的绿化事业。

五、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意义

首先,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是全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而生态是最重要的,也是前提和条件。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治国理政的具体落实。一个国家想要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离不开美丽的生态环境。所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目标。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标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包括对生态环境的整体治理。实现生态底线思维,制度严格保障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体现了政治性,也将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

再次,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重要内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念的成熟。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还具有求真务实和实干精神。无论是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渗入,还是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号召,極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

最后,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的深化和继承,对于人类文明的演变有着基本的规律性认识。同样,党的治国理政也有了新发展、新进步,推进了生态现代化建设。只有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理论指导,并且积极落到实处,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2]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詹玉华.生态文明制度四个维度的创新与优化路径研究[J].江淮论坛,2017,(4):66.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