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飞将军”
2019-02-02刘骄
刘骄
湘乡县(即今湘潭市所辖县级市湘乡市),湘中重镇,湘军故里,古称“龙城”。若以县城为中心,方圆几十公里内包括邻近的几个县市,生养了曾国藩、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数位湖湘名人,令人惊奇。即便以县域(即今县级市的市域)而论,一县两大将(谭政、陈赓),举国亦无双。其中还有一位,曾与林彪、伍中豪并列红军“三骁将”,时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并称“朱毛彭黄”,毛泽东三赋诗联、以赞以叹,呼其“飞将军”,他便是中共中央军委颁布的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的黄公略。
朝阳卧虎
从湘乡市区出发,先国道,再县道,最后山间村道,一路翻山越岭,千弯百转,约70分钟车程,才到达桂花乡朝阳村黄公略故居——几经合村并乡,现在故居所在地已是中沙镇公略村。
据同行的李军馆长介绍,此地旧称朝阳村,乃因朝阳大山而得名。朝阳大山山势奇伟,周围数十里绵延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山头,众星捧月般把主峰朝阳峰捧上半空。黄公略故居就卧在朝阳峰的怀抱里,所在山头称老虎山,当地百姓都称其为“朝阳卧虎”——老虎山上出虎将,既有地形之意,更有缅怀之情。
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由黄公略祖父所建,1983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原屋已损毁,198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对故居进行了修复。整个建筑占地1200余平方米,系一栋万字形平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属典型的湘中民宅。大门匾额“黄公略同志故居”为杨尚昆所题,进门立有黄公略半身塑像,正厅左右两边墙上依次悬挂着郭化若、聂荣臻、杨得志、张爱萍、耿飚、杜平、康克清、李聚奎,江泽民、李鹏、刘华清、迟浩田、王震、毛致用、杨正午、浦安修等人的题词。两侧共设三间展室,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黄公略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讲解员黄惠湘老师介绍,黄公略一生只留下两张照片,分别摄于其在湖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求学时期,但见眉眼清秀、精神昂扬、英姿勃发,确有一股不寻常的将帅之气。
1898年1月24日,黄公略就出生在老虎山下,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据史料记载,黄公略从小好打抱不平,性情刚烈易冲动。为此,父亲特地抄录苏轼《留侯论》让他背诵,还给他讲张良路遇黄石老人、折节奉师的故事。黄公略渐有所悟,遂改名黄汉魂为黄石、字公略,誓以精通韬略的张良为楷模。后果其然,读了军校,参加革命,满腹经纶,战功卓著。
从故居出来,驻足门前,远望群山环绕、满目葱茏,屋边便是荷塘水池,水清花艳,令人心旷神怡。论风光,此地甚佳,但就交通论,只能说偏僻。李军馆长说,每年来此参观、瞻仰的有8万人之多,不因地偏,不畏路远,皆为黄公略其人而来。
偏师借重
论年纪,黄公略33岁便战死沙场、英年早逝;论贡献,短短几年时间里,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深得毛泽东赏识;论名声,井冈山革命时期,声名显赫,威震四方,新中国成立后位列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而最令人感佩的是,短短一年时间里,毛泽东曾三次赋诗撰联或赞或叹,堪称一部革命传奇。
一赞奇才。1930年,黄公略率领红三军在赣西南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至1930年底,赣西南34个县建立了红色政权,红色区域扩大到从广东南雄至江西永新,自寻乌到峡江,纵400里,横300里,有党员3万余人,群众400余万,由原来零星的红色割据区域发展成为有统一领导、连成一片的大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甚为称赞,挥笔写下《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一词:“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二赞善战。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率部前往井冈山寻找红四军,黄公略则率部留在湘鄂赣根据地。实践中,他将化整为零、昼伏夜出、彼合我散、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等作战方式进行总结,写成红军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和阐述游击战术的军事著作《游击战术》。尔后,在一、二、三次反“围剿”中,黄公略的军事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1930年底,第一次反“围剿”,黄公略率领红三军阻击国民党第十八师的连续进攻,为兄弟部队将其包围赢得时间,并配合兄弟部队将其全歼,活捉敌师长张辉瓒,毛泽东写下《渔家傲·反第一次围剿》以记之。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黄公略巧妙地将阻击战变为伏击战,为全歼公秉藩师立下头功。红三军从天而降的英姿,给在白云山观战的毛泽东留下深刻印象,挥笔写下《渔家傲·反第二次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1931年9月,第三次反“围剿”,黄公略率部于老营盘歼敌一个旅,配合兄弟部队围歼敌五十二师,生俘敌师长韩德勤。
三叹早逝。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下,在红军战士的浴血奋战下,三次反“围剿”均取得胜利。然而,令人悲痛的是,1931年9月15日,刚打完胜仗的黄公略,率部行至吉安東固六渡坳时,遭敌机袭击,中弹牺牲。第二天下午,毛泽东亲自主持黄公略追悼会,并制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其情其境,足可见出毛泽东对黄公略的信任倚重,对其英年早逝的悲痛惋惜。
后世继君
黄公略牺牲后,东固人民在他牺牲的地方修建了“公略亭”;中央苏区政府将红军一所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1932年11月,又在瑞金城东北的叶坪修建了“公略亭”;根据苏区人民的请求,中央苏区政府以东固、富田等地区为中心成立公略县,毛泽覃担任公略县第一任县委书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黄公略在党和人民心中的地位声望。
这份缅怀一直在延续。家乡人民亦深切怀念黄公略,将桂花完小改名为公略完小,1964年6月,朱德为公略完小题写校名。1986年,在他牺牲55周年之际,故居修复落成。1998年,在他诞辰100周年时,湘乡市委市政府在县城碧洲公园修建黄公略广场,立起黄公略铜像。2002年8月1日,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人民军队早期将领》纪念邮票,黄公略为第一号邮票。
如前所述,湘乡历史悠久、英才辈出,自近代以来,湘军统帅曾国藩,共和国大将谭政、陈赓,诗人萧三……无不名震天下,而唯独为黄公略建广场、立铜像,撼人心魄。这种感受亲临广场瞻仰后更直观、更深刻。涟水穿湘乡城而过,碧洲公园为涟水绿洲,树木繁盛,是市民平常休闲绝佳去处。黄公略广场即建于洲头,占地约5亩。站在广场之上,只见两岸高楼耸立,涟水静静流淌,霞光穿云而下。铜像脸朝东方,望向涟水流去的方向,眼神坚毅而豪迈。底座前后分别书有江泽民题词“黄公略同志”、李鹏题词“红军将领黄公略”。
“自古无湘不成军,天下湘军出湘乡。”湘乡曾“以百里之地荟萃群才,以一军之威维系全局”,如今,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近100万的人口、443亿的GDP,位列湖南省县域经济十强。面向未来,湘乡人民将发扬“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品质,实施“文化立市、工业强市”战略,主打“红色摇篮、湘军源地、山水龙城、魅力湘乡”品牌,以更加进取的姿态、更加务实的风貌,奋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 (摄影/李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