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核国应以国际安全大局为重
2019-02-01沈丁立
沈丁立
为期两天的中、法、俄、英、美五核国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样的五核国会议,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5年永久延长之后,已非首次召开。《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1970年生效后,每隔五年审议一次,各成员国在1995年的审议会上对条约做出可永久延长的决定,并规定以后仍每隔五年对条约审议一次。明年将举行新的一轮审议。去年起,该条约的成员国已进入对条约的预备性审议阶段,今年还将继续进行预备性审议。
条约设计有三大支柱:条约的无核武器成员国承诺不发展核武器;条约的有核武器成员国承诺不向非核武器国家转移核武器,并就全面有效核裁军尽早进行谈判;条约的有核武器成员国承诺向条约的无核武器成员国就和平利用核能提供合作。该条约的每次审议会,就是对上述三大目标板块进行五年期的阶段性审议。
尽管条约在永久延长后的先前四次审议会上都遭遇过种种困难,但2020年的审议会以及与此相关的去年和今年的预备审议会恐怕是更具挑战的,这体现在上述三个板块中的每一个部分。
在核扩散问题上,以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为标志的当代国际社会最大核扩散挑战,出路并不明晰,前景时有波折。这一年来,平壤与华盛顿的政治关系明显改善,但朝美各自就半岛无核化路径及美国给予的回报和节奏所提出的方案,仍有天壤之别。这些差别,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解决。在2020年的条约审议会上,若半岛无核化仍迟迟不能推进,这一问题仍可能是大会挥之不去的重大阴影。鉴此,五核国很有必要协调步伐,在促进核不扩散的核心宗旨上,同向而行,不做内耗。
在伊朗核问题上,伊朗与五核国及德国在2015年达成《全面联合行动计划》。这是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框架下取得的重要成果,但由于美国政府于2018年退出这一合作机制,使确保伊朗继续就防扩散进行合作陡然成为新的挑战。五核国中,除美国外的四国正在通力协作,本次五核国会议也给了五国就此沟通的机会。
明年条约审议会的更大挑战,恐怕还不是来自半岛如何无核化的问题,而是有核武器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核力量关系问题。不难发现,五核国同时也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常国。自冷战结束以来,目前的大国关系堪忧。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与多数大国的关系同时出现紧张。美国指责俄罗斯没有遵从《中导条约》,扬言将不再遵守该条约。美国在维持和升级现有核武库尤其战略核武器的同时,却提出《中导条约》多边化甚至多边核裁军的主张。当前,美国同北约及欧盟也有龃龉,其在世界各地的盟国对美国是否还愿意履行多边国际责任颇有疑惑。
作为当时的核超级大国,美苏在冷战期间达成《中导条约》,这对当时的欧洲与世界安全有着积极意义,并对当今国际社会仍然起着稳定作用。当前,美方扬言不再遵守《中导条约》并有可能发展核中导,无疑对欧洲以及亚太的稳定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并带来连锁消极反应。鉴于美军的全球前沿部署,并且由于美军承担了(可能不顾国际法的)全球干预使命,他国发展有限的核常兼备的中导制衡,并不难理解。美国不愿在整个核武的大盘里谈战略平衡,而只是就中导这一类武备谈多边军控与裁军,并不合理。不过,为了增进全球防扩散的重大利益,五核国如何缩小彼此立场差异,应是明年审议会之前的重要预备工作。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俄确实在各自战略武器的削减上做了一些推动。但美国鉴于安全威胁来源的变化,已经把核武现代化重心的一部分,移到低当量核武器领域,包括发展钻地核武器,旨在威慑所谓的“无赖国家”或“流氓政权”。美国这一做法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门槛,使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的界限变得模糊。据报道,经过几次美国《核态势评估》,包括2018年2月美国的新版评估,美国当前已投产新型低当量核弹头,这对明年的条约审议会发出了错误信息。
尽管五核国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分歧,但防范核武器扩散、维护条约的权威性、保障地区与世界的安全和稳定,仍是这些大国的共同利益与责任。如同过去,中国再次发起了五核国会议,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有核武器大国的担当。▲
(作者是复旦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