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评优规则人人享受成功
——荣誉申优评价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实践
2019-02-01◆
◆
(临沂市第九中学;临沂八中)
一、荣誉申优评价改革的内涵及特点
以人为本,推行荣誉申优的管理评价模式。即“多维申优——过程考核——阶段评价”的管理评价制度。具体操作流程是:班级设立个人30多种等多种荣誉称号,(在民主的基础上广泛征集评价项目,完善标准,设立各种荣誉称号,装订成册,学生人手一册)。各种称号无名额限制,学生个人或集体认为自己有能力达到某项荣誉称号要求的即可以自己提出申请,个人申优经评审小组(三个班干部组成、班主任老师指导)审查后,评审小组每月对申报个人进行审查,若有违反班级公约或校纪校规的,即取消其获得的荣誉称号。经过一段时间的(一般为1个月)考察合格后方可继续申请。期末时,评审小组和再根据个人的档案记录进行统一的综合评比。这种评价的亮点是老师先给予学生信任及荣誉,满足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尊重的需要,促使他们自觉的去珍惜和维护,从而激发起学生上进心和内驱力,促进每个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不断成长和进步。其实,质是改变少数人获得荣誉的传统评优规则,改变为大多数人享受成功的一种新的游戏规则,其指导思想是突出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激励学生自我觉醒,使学生自主发展,人人享受成功。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人的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都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的,人的个性就是人的个体性,主要表现在人的特性及人的自主性。
2.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人的物质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特别关注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更多的渴望是获得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人是有巨大潜力的,只要条件适宜,这种能力就会极大地释放出来,因此,学生的活动只要得到恰如其分的认可,他的动机就会进一步深化,只要你的评价能够促进和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就会加倍努力地实现更高的目标。
3.麦格雷戈的理论认为,人不是天生好逸恶劳的,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只要创造一定条件,激发起动机,人就会努力工作,实现目标,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4.加德纳的智能多元论。第一,每个人都具备至少七项智能,具体的个人表现有所不同,有的人七项全能,有人某几项或某一项突出,但其他缺乏,大多数人居中,某几项优异,某几项较差,某几项稍差,某几项更次之。第二,大多数人可以使每项智能达到很高的标准,可能有人认为自己天生不具备某项智能,加德纳指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培养和指导,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能力使七项智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从上述理论出发,对学生实施以尊重评价对象为前提,以促进其发展,通过建立自主发展性评价的科学的运行机制,就能有效的发挥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生动的发展,并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显著效果。
三、荣誉申优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操作
学期初,一般在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各班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荣誉申优活动。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爱好、兴趣以及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自愿报名,然后填写《学生申优、荣誉审核明细表》,表上有班级、姓名、申优时间、申优名称,成绩简述,自我评价,审核认定、优点及不足、班主任评语等栏目,备注后面附有个人奖项近40项。各类奖项无名额限制,但考虑学生时间、精力有限,一般允许学生可申报4项。学期末,学生首先逐项按照自己所申项目进行自查,最后有学生评价小组给予认定,班主任写上评语。
年纪部编制《成长记录》,每4周为一个评价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重点,一单元:学期初打算(计划),诱人的红苹果,你想采摘吗(申优项目)。二单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三单元: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另设两个单元进行评价,申优自评及学期总收获为学期结束后单设两个单元。每个单元评价都有主体评价,以每周为一个时间段,有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其中主要的为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该成长记录中的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反思及矫正(得与失),体现了自主性,别人的评价体现了激励性,符合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实行档案袋评价法。档案袋为牛皮纸办公用档案袋,每位学生一个,除放置《成长记录》以外,里面可以有学生放置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证书及教师发放的各种即时性评价卡等。学期末,由学生自己分类整理后,由学生评价小组给予认定,作为学期末申优奖惩认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成立学生评价小组。因为多元主体评价费时费力,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为此,各班级成立以班长为核心的学生评价小组(3人即可),以便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
最后学期总评。采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形式,有学生评价小组提出,任课教师参与,班主任审核,根据实际情况将评价结果结合综合成为“学生学业成就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主要为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服务,要通过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评价本着一切以学生事实出发,本着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原则,使学生人人捧着奖状回家,人人享受成功的喜悦。评价结果用于为学校、教师、家长指导和帮助,为学生发展提供依据。
四、荣誉申优评价改革初见成效
学生评优规则改革,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了自信,张扬了学生个性,使学生能自我激励,自主发展。通过观察、调查、谈话,发现很多学生个个神采飞扬,自信写在学生的脸上。
学生评价改革,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而且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使教师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能开动脑筋,开创性的工作,真正的做到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学生个人申优时,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申优双方共同审定,教师成为班级的一员,师生双方互相尊重,相互信任。有些老师一改过去盯班、跟班,不放心学生的传统式的“警察型”“保姆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实行把班级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管理班级的民主性、自主性的管理方法,工作既轻松,班级管理又富有成效。
学生评优规则的改变,体现了“人本管理”,密切了师生关系。实行“荣誉申优”后,教师眼中有人的管理模式,使师生关系融洽,不再是原来那种紧张兮兮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彼此互相信赖,相互尊重,在这里,学生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人人是班级的小主人,人人找回了自我,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新的自我。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申优评价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自我锻造”的动机,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意识,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礼仪之星、尊师标兵、爱心大使、卫生标兵”等申优奖项的兑现,使学生一改小学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从而使学生养成了懂礼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尊重他人劳动,爱惜劳动果实、遵规守纪等良好习惯。“预习大王、作业之星、问题大王、自主学习标兵、阅览小博士”等,使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上课积极思考发言,认真做作业,及时巩固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