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幸福陷阱”
2019-01-31张驰
张驰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幸福的假象,洋溢在我们周围。人们看起来都那么幸福,幸福得毫不费力,这似乎给了人们一种错觉,总认为幸福是一种常态。
他人即地狱,在他人的幸福与自我不幸的对比中,我们开始不断给自己灌输一个观念:只有我是不幸福的。——这是关于幸福的第一个假象。
在这种普遍的认知之中,幸福的第二个假象再次让我们自我否定:“如果你不幸福,你就是有缺陷的。”
西方社会认为心理上的痛苦是不正常的,这些痛苦被称之为抑郁症等病理名称,人们对这些词汇感到抗拒、恐惧。英国的精神分析学家莱茵曾对现代社会的精神弊病提出质疑,他认为“精神病”一词被滥用了。这些词汇被用于不符合社会预期的个体,给他们贴上标签。同样,这些标签,也让人们深陷于求而不得的焦虑之中。
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海斯等创立的“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则直接站在幸福假象的对立面,承认痛苦确实是存在的,但这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常态。如果能够站在接受的角度,那么自然不会陷入幸福陷阱,也就是假象三: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必须摆脱消极的情绪。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将不积极的情绪称为负能量,将积极的情绪称为正能量。尽管我们都想尽力去摆脱所谓的负能量,拥抱正能量,但是ACT却让人意识到,消除消极的情绪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强大到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我们必须承认,消极的情绪总会在不经意间浮现。
人们普遍相信关于幸福的第四个假象:当我们不能控制思想和情绪时,就会觉得自己很无能。ACT阐述了幸福陷阱的运行逻辑,认为我们只有从中跳出来,才能够清楚地看到问题的根源和焦虑产生的原因。我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而在对“幸福”的执著中,更大的焦虑和对自身能力的遗憾却将我们推进到自我质疑的恶性循环之中。
现代社会高估人类的理性,我们过多赞颂了人类的理性与控制力。从幼年时期,我们就被教育,要成为一个理性的人,控制自己的感情。我们常常用“像个孩子”指代那些不太理性的人类行为。这种模式让我们认为,成年人都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成年人应该是理性而强大的。
然而,随着战后对心理学以及人性的研究,我们才发现人类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我们甚至很难控制自己的思想、记忆与情感。当下的成功学、心理學专家们大多在教大家怎样控制自己消极的念头,不断去避开这些不良的情绪。而ACT却揭示了“幸福”的真相。具体来说,也就是,大多数的人都不能处理自己的痛苦,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与人分享这些经历,因为都不想承认自己的失败。
所以,在现代生活中,“幸福”只是一种假象,这种假象可以被社会和媒体塑造为一种理想化的“幸福”状态和生活方式,例如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本、拥有某种社会权力。这些话语让我们不断相信,只有成为那样的人,过上那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为了这个被塑造出来的幸福模式,我们看见了周围日渐浮现的幸福焦虑:人人为之努力,为之表演,却无法承认自身的痛苦,因为仿佛只要承认自己的痛苦,就是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接纳与承诺疗法”认为,无法控制自己糟糕的情绪并不是一种失败,而只是一种常态。幸福不过是一个“陷阱”,这个陷阱让我们渴望去追求幸福,并陷入无法幸福的焦虑之中。所以,从这个层面看,逃出“幸福”为我们设置的逻辑,才能更好地接受自己,消除对自我的质疑,停止挣扎,从而专注于自己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