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9-01-31王廷运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16期
关键词:养分园林绿化绿化

文/王廷运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蚌埠 233000

园林绿化这张展现生态文明城市的名片,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向往的倡导下凸显出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性。园林绿化工程是一种综合性较高的建设工程,其不但要满足普通规划的建设标准,实现设计理念及设计意图,融合人的心灵审美,还要兼顾绿化植物和景观小品相互衬托融合的艺术效果。在各方面需求下,我们要考虑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突出的重要方面就是要考虑不利因素对工程建设、绿化植物的影响,尽可能提升人们对环境需求带来的良好体验,建设施工时需要我们统筹策划,精雕细刻,规范施工。

园林绿化工程中涉及具体的各方面问题较多,经过分析研究日常中大致体现在绿化植物生长、景观小品及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设计方面等,这些问题均需要及时反馈给设计、运行管理等环节此进行优化处理。就其表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如下。

1、绿化植物生长方面

在园林绿化施工时,建设单位往往都是高标准要求施工单位或者设计单位对建成后的园林绿化、景观工程达到立竿见影的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工程建好移交后对于后期养护、维护管理以及绿化植物的生长又大多不予重视,造成管养期后维管工作大部分不足或者严重缺失,以至于好的设计好的工程没有得到好的展现。要想长期保持良好的绿化效果,就要重视绿化植物生长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即没有考虑植物与植物间的相生和相斥性、吸收养分的强弱和对种植土壤要求不严,造成植物的生长条件不良;有害生物防治措施不及时,没有针对性,造成病虫害在绿化植物间传染;没有根据植物的特性盲目栽植,造成栽植位置不佳。

1.1 生长条件不良

在园林绿化专业领域重要的是要研究植物生长的本土的适应性,所以要研究植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生长条件的冲突因素,即因为不同类的植物其养分吸取能力是不同的,所适应的气候条件也是不同的。在土壤内所含养分有限的条件下,吸取能力较强的植物会很大程度的占用土壤养分,而吸取能力偏弱的植物则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导致长势出现差异。当出现此类问题之后,首先说明吸收争抢营养能力弱的绿化植物在正常条件下可能会显得营养不良、干枯直至死亡,其次可能会因为前期长势差异造成后期的生长始终处于劣势,导致最终死亡影响后期绿化效果。此外,除养分问题以外,因为植物对土壤特性有一定要求,所以在种植前要检测下土壤的PH值,如果将喜酸植物种植在偏碱性土壤当中,此时该植物的生长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1]。

病虫害一直是威胁绿化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几乎所有植物都会被病虫害侵袭,如果对整个园林绿化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病虫害的认知,缺乏必要的病虫害检验检疫和防治手段,可能会将一些携带病虫害因素的绿化植物种植到园林当中,导致病虫害在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扩张,直接对园林绿化整体产生威胁,因此在绿化建设当中应当引起重视[2]。绿化植物遭受到的病虫害种类繁杂,因素很多,所以要有计划的根据绿化植物所受环境、病虫种类、季节、虫类的繁殖特性进行施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治理理念。

1.2 栽植位置不佳

植物栽植位置同样是决定园林绿化植物生长情况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有两个表现,即植物光照影响、地面因素影响,其中植物光照影响是指部分绿化植物被种植在光照不佳的位置,此时介于植物生长对光线的需求,光照不佳显然会导致植物生长出现问题;地面因素影响是指部分植物的种植环境当中存在部分负面影响因素,例如将陆生植物种植在临水环境当中,此时很容易造成植物出现烂根问题,这些都会对园林绿化建设带来不利影响[3]。

绿化植物生长问题改善对策:针对绿化植物生长问题,需要在种植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首先要对绿化植物的生长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了解,例如针对植物根系类型,确认植物与植物在生长阶段以及施肥之间的养分需求和吸收能力,再根据其争抢吸收养分的能力将植物合理搭配、分格间距种植。其次对所有引进的绿化植物进行检查,确认其没有病虫害因素,同时有必要针对常见病虫害在植物上喷洒相应的药液。最终结合园林绿化实际环境条件,尽可能将所有绿化植物都种植在光照充足,且不利因素较少的环境当中。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园林绿化建设有两个核心目标,即生态环境构建以及提供休闲空间,那么在后一项要求当中,为了体现休闲效果,就必须在园林建设当中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实际上许多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均会存在各种缺陷,主要原因在于建设单位对于建设需求的理解不足,没有完整规划建设目标;施工建设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建立或者质量管理措施不到位。园林绿化基础设施缺陷问题主要有3个表现形式,即功能性基础设施不完整、基础设施建设位置不当、建设质量不佳等,具体分析如下:

2.1 功能性基础设施方面

功能性基础设施是园林绿化建设当中,最为常见的基础设施种类之一,包含内容较为复杂,大致包括路边座椅、道路、雕塑小品、供水设施、供电设施等,在建设当中容易出现功能性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考虑经济问题往往只选择一部分的功能设施来进行建设,最终导致由于园林建设功能性的不足而不能满足人文环境要求。

2.2 基础设施建设位置方面

即使在基础设施完整的条件下,也可能出现基础设施建设位置不当的问题。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部分基础设施具有体积庞大、形貌丑陋,甚至还存在一些污染因素,此类基础设施显然与园林绿化建设目标格格不入,那么为了消除此类影响,理论上应当将这些基础设施通过相关措施掩盖优化,避免其暴露在整个园林建设环境当中,但实际上大部分园林绿化建设当中,对于此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位置控制并不重视,存在随意摆放的问题,最终对园林绿化的建设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2.3 建设质量不佳

基础设施是园林绿化建设运维时需要进行重点维护。基础设施在长时间、高频率的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或者破损,例如设备经常性故障、设备老化速度过快、石材没有磨角等。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改善对策:针对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首先需要分析园林绿化建设的功能性需求,例如统计日人流量,分析得出园林座椅数量、分析园林运维电量等,在此条件下再根据需求引进数量、种类适宜的功能性基础设施。其次为了避免园林绿化建设与体积庞大、形貌丑陋且存在污染的基础设施发生冲突,需要建设小型建筑将这些基础设施放入其中,以免其暴露在游客视野当中。最终为了降低园林绿化建设运维成本,有必要对所有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让发现质量不佳时,则需要及时更换。

3、园林绿化设计或优美化设计方面

在园林绿化建设面积确定的情况下,需要设计人员结合绿化率、园林地形情况设计出绿化面积和时对景观、走道等进行规划;在美化设计方面,则需要围绕艺术专业领域,对绿化植物进行进一步的造型设计等。但从实际情况上来看,许多园林绿化建设的园林绿化或美化优化设计形式相对简单,其对环保、生态概念的体现并不深入,原因在于这些设计人员对于绿化植物的可塑性了解不深,对园林绿化不够专业,专业综合的技术和艺术素质不高。

园林绿化优化设计问题改善对策:针对园林绿化优化设计问题,首先需要加强设计人员对绿化植物可塑性的认知,此举可以通过相关案例来进行培训。其次在培训之后设计人员可以将绿化植物设计成文字、造型等形式,以此提高园林绿化或美化的设计水平。

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涉及因素较多,但是不论面对何种不利因素我们都应认真对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出不足提出不断改进的措施,切实把园林绿化做成符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向往,改善人居环境,创造艺术美的一项作品。本文也是旨在这种要求下浅显的分析了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对策,为园林绿化工作的持续改进做出一些认知。

猜你喜欢

养分园林绿化绿化
园林绿化施工优化探讨
朱屺瞻《绿化都市》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养分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