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2019-01-31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余中等职业体育锻炼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

课余体育锻炼是指体育课以外的,学生运用各种体育形式与方法,以达到强健体魄目的的身体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效补充,在增强体质和培养终身体育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本文以山东为例,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更好的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提供有益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烟台城乡建设学校、烟台机电工业学校、青岛交通职业学校、青岛旅游学校、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威海工业技术学校、文登师范学校等20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实地和问卷调研。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调查前期,通过查阅大量有关中学生和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方面的文献和资料,为本调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调查问卷法

以上述选取的20所中等职业学校为抽样框,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400份,回收2392份,有效问卷2384份,其中男生1152份,女生1232份,有效率99.3%。调查范围涵盖了烟台、青岛、威海等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3)专家咨询法

通过专访、电话访谈、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山东省10所学校的20余位专家和教授进行访谈,对问卷进行修正与完善,使问卷具有满意的结构效度,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锻炼的态度与认识

结果显示,有80%的学生喜欢课余体育锻炼,与实际相比,他们更愿意通过媒体、手机或书刊等接触体育,这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朋友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和应急处理常识相对匮乏,在对伤病的处理上,只有20%的学生能够及时正确的应对,究其原因,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的过程中,对体育知识的学习较少,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参与机会少,锻炼时间不足,锻炼效果也不佳的现状普遍存在的。

2.体育锻炼影响因素

对三个级部的男生和女生体育锻炼情况分别进行了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锻炼的人数逐级递减。学生不能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影响因素内、外因均有。首先,在校生面临学习和就业双重压力,校方也将关注点放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上,忽视了对体育教育,致使学生锻炼时间受到压缩。其次,学校的体育锻炼场地不足、设施不完备,降低了学生投身体育锻炼的热情。再者,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最后,手机、电脑等网络媒体的发展,也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之一。

3.体育锻炼的动机

所谓体育锻炼的动机就是指从事体育锻炼的人们对体育锻炼的主观原因与心理状态,是他们从事锻炼的客观需要的主观反映。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列前五位的是增强体质、调节情绪、休闲娱乐、丰富生活、减肥健美,而形成自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只占8%。这说明追求身心健康始终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但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对策

1.探索以导向为主,教授为辅的实用型体育课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属于实践性教学,其真正意义在于将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的体育锻炼实践中去,运用与生活相关的体育活动来获得运动能力,是学生获取体育信息和锻炼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培养体育锻炼意识过程中,首先,教育引导先入,逐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需求,传播终身享用的体育知识与锻炼方法。其次,注重学生锻炼的习惯、态度与能力的养成,学会控制练习时间、次数和强度。最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在有特定空间、时间里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2.构建和谐的“大课间”人本主义模式

结合我国国情和当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质特点及爱好、兴趣等,适当增加课间的长度和围度,构建和谐的“大课间”人本主义模式成为学校体育的有力辅助,为学生在学习之余创造放松心情和锻炼身体活动机会。校方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体育运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学生通过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和类型,在实际运动的过程中体会运动带给自身的那种满足感、心灵的美感以及心情的愉悦感。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采用多角度、多形式、多功能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3.统筹规划,完善运动场地、器材和相关设施的长效机制

体育活动场所、器材是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最基本的条件,对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的体育锻炼起到服务作用,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场所和设施的陈旧与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

基于此,建议校方注入专项资金,提高体育的投资力度,扩大或者完善运动场地,增设简单实用的体育器材和设施,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同时,延长运动场地和各种体育设施、设施的开放程度和开设时间,以提高利用率和保证学生锻炼的时间。另外,须增设专门机构定期对运动场地、体育器材和相关设施的维护,这也是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保障。

4.加快体育教师向科学、智能型发展的进程

体育教师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任务,是倡导学生学有所用,投身体育锻炼的引导者,是各类体育活动的策划者。因此,教师必须由技术型向智能型,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知识不断创新,具备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教学与指导的要求。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效果。

5.营造多元化的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继承传统、学习外国,提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体育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不仅仅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宣传和传播的作用,积极将主流体育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及新兴体育文化有机的融合,并将其实践在体育活动的各个领域,彰显体育运动的魅力。

6.建立科学的体育锻炼评价体系

科学的体育锻炼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体育活动的选择和应用的可行性,是科学体育锻炼的指挥棒。建立科学的体育锻炼评价体系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考察,是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它贯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整个过程,既有自主评价也有客观评价,注重评价过程,忽略评价结果,以表扬鼓励为主,博采众长,积极探索,为推动课余体育锻炼向更深层次发展提供有力举证。

总体看来,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较强,但体育锻炼知识相对匮乏,体育教育终身化尚未形成。分析过程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个体差异,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通过改善外部条件,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进而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体育锻炼组织形式改革、注重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建设是改善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必要措施。

猜你喜欢

课余中等职业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数据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