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特色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2019-01-31吕娟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风貌小城镇用地

文/吕娟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辽宁大连 116000

我国小城镇数量众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和县城数量均在减少,小城镇的数量持续增长,而且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小城镇总用地占城镇建设用地的三分之一。从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看,小城镇的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存在较大差异,人口规模较大的小城镇主要分布在中部,而东北地区的小城镇人口规模普遍较小。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因包括:地理区位、产业类型、相关政策等因素。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小城镇建设提出新要求 “生态美好、格局精致、别具特色”。由此,特色小城镇建设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载体。

1、规划原则

1.1 生态优先原则

辽宁省是中国最北端的沿海省份,也是东北地区既沿海又沿边的地区,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形地貌,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生态资源优越,特色小城镇建设以严格的生态保护为底线,将生态效益作为为开发建设的先决条件,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为小城镇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底。

1.2 以人为本原则

“人的城镇化”作为小城镇建设目标,使“人”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中心,把满足人的舒适生活需求作为准则,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关系,将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生产和生活空间作为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基本要求。

1.3 突出特色原则

充分利用辽宁地区小城镇的人文历史与生态环境资源,引导小城镇生态景观风貌的塑造,体现生态宜居特色。每个小城镇都有各自独特的自然环境,如山川、平原、河海、森林等地形地貌,另外,小城镇发展中保留的历史遗迹、文化传统、民族特色等人文环境,对特色小城镇塑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说地理特征构建了小城镇景观基底,而人文环境创造了小城镇持久的文化特质。

1.4 节约集约原则

辽宁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中,自上而下全面落实“科学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建立集约用地机制,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满足小城镇合理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优化小城镇用地结构和布局。通过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挖潜存量建设用地、合理增加土地投入等途径,加强土地利用管理,从而提高土地使用的强度和效率,建立高效的小城镇土地开发模式。

1.5 统筹协调原则

小城镇建设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树立全局发展观念,全面协调小城镇建设与新村建设,坚持中心镇、特色镇和新社区协调发展。确定镇村职能、有效组织用地布局、合理的功能划分,统筹部署各项建设。建立近远期相结合的发展思路,编制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以适应辽宁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需要,确保近期建设的完整性和远期控制的合理性。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确保小城镇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2、建设重点

根据辽宁地区小城镇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城镇发展特点,针对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特色小城镇规划的重点应放在四个方面:

2.1 小城镇空间管制范围与要求

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小城镇,规划应考虑自然保护区、水源、生态敏感区等保护要求,结合城镇体系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情况,明确划定各级空间管制区域并分类指导,制定不同的小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措施和策略,引导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有序推进,从而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2.2 小城镇总体定位与支柱产业

辽宁地区小城镇发展条件差异化特征明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地理区位条件差异大;2)产业类型多样化;3)人文环境多元化;4)生态资源分布不均衡。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应综合分析小城镇发展的主导因素,既要考虑小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也要正确认识制约因素,尤其是生态保护的强制性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小城镇总体定位和支柱产业选择。

2.3 小城镇合理规模与发展空间

根据国家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要求,辽宁地区的土地空间按照开发方式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重点城镇化地区;限制开发区域指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进行城镇化的地区;禁止开发区域指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按照不同的开发方式,小城镇的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必然受到政策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建设空间将出现拓展或收缩等情况,因此,确定合理的小城镇规模与发展空间,既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又满足环境保护需求。

2.4 小城镇空间结构与风貌特色

在确定小城镇发展规模、空间以及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应充分结合各项资源条件,塑造独具特色的小城镇空间结构与风貌特色,打造田园小城镇风貌。凭借良好的自然山体风光、天然的水系资源、农田林场以及森林资源,将森林、青山、平川、河流作为生态空间格局的构成基底,打造独有的小城镇风貌。

3、风貌塑造

结合小城镇的风貌特点,规划塑造城镇风貌区、自然生态风貌区、农业风貌区等特色风貌区。城镇风貌区:镇区是镇域门户,应充分展现城镇风貌。建筑风貌以白墙红瓦为主,塑造“青山、绿水、红瓦、白墙”的色彩风貌,体现东北村落特色。自然生态风貌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风貌。建筑屋顶宜采用坡屋顶,利用清新明朗的建筑色彩,充分展示原始村落风貌。农业风貌区:拥有设施农业特点的风貌区。建筑色彩宜采用暖白色,以平屋顶形式为主,体现现代农业村落风貌特征。

结语:

综合产业类型、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以优势资源为主导,优化产业链接,消费群体为导向,探索特色小城镇发展新途径。以“生态+”等多元化形式,推进多种资源整合开发,打造地域风情、人文环境和生态景观高度融合的特色产业,从而体现辽宁地区的小城镇特色。

猜你喜欢

风貌小城镇用地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济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库车城市风貌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小城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