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处理措施分析与设计
2019-01-31韩金玲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文/韩金玲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地震灾害会严重威胁到建筑安全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就需要做好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以便有效应对地震灾害,避免有建筑倒塌问题出现,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来讲,还有诸多的问题存在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不断提升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水平。
1、我国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缺陷分析
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很容易出现地震灾害。虽然经过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设计方案给构建起来。但相较于国外抗震技术,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美国为例,抗震规定十分完善,其规定:在高烈度地区应采用高延性等级。我国仅仅将“三个水准”的目标提了出来,即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无法有效适用所有的高层建筑结构。依据一个目标来要求所有的高层建筑,那么就无法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水平。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需要紧密结合高层建筑结构实际情况,对抗震性能设计方案针对性选择,促使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得到保证。
2、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没有正确认识抗震设计
进入新时期后,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设计过程中,部分人员对建筑物的实用性十分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建筑的抗震设计。即便认识到抗震设计的意义,也没有积极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因此,为了促使建筑结构的抗震水平得到提升,首先就需要对建筑设计人员的抗震设计意识进行强化。
2.2 抗震结构设计不够科学
虽然部分建筑设计人员对抗震设计十分关注和重视,但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抗震结构设计与实际情况和要求不相符合,与建筑设计出现了偏离,这样很容易浪费大量资源,同时无法实现预期的抗震效果。相关人员需要明确认识到,抗震设计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促使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得到提升。因此,就需要将建筑物结构的实际情况、地理位置等一系列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对建筑设计方案合理制定,促使建筑物抗震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3、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的影响因素
3.1 建筑抗震场地
调查研究发现,建筑抗震场地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如果出现了地震灾害,将会有较大的变化出现于地表位置。如果建筑处于土质疏松、较软土层的位置,那么地震灾害的破坏力就会显著增加,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
3.2 建筑结构体系
建筑物的安全性也会受到建筑结构体系的影响,因此,在具体设计实践中,就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科学处理,保证建筑结构的余度与相关标准规范所符合,这样即便地震灾害破坏到了建筑结构的局部,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第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均衡处理建筑结构部件的强度和刚度。如果刚度、强度没有得到合理分配,那么部分建筑结构部件的刚度就会与规范标准不相符合,进而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造成影响。
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有效措施
4.1 合理选择建筑场地
相关人员在抗震设计实践中,首先要合理选择建筑场地,因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会直接受到建筑场地的影响。一旦出现了地震灾害,地质活动都会随之发生。因此,高层建筑一般要在平坦开阔、地质条件良好的场地构建,避免构建于地质活跃地带。要深入分析建筑地区的土质状况,不宜建设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较厚的场地,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地基承载能力,以便促使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得到全面提升。
4.2 合理进行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效果,会对建筑物整体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在具体设计实践中,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第一,对建筑结构的载重范围合理设计。为了促使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得到保证,抗震设计实践中,就需要对建筑赘余度严格控制,避免有变形问题出现于建筑构件中,促使建筑物的稳定性得到保证。第二,要对建筑平立面设计充分重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各项数据深入把关,尽量避免不规则的建筑形体,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数据,对建筑布局平立面有效优化。第三,对建筑结构材料的强度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强度也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如果建筑材料不具备足够的强度,那么就容易有突变现象发生于建筑结构中,导致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大大降低。
4.3 合理设置多重抗震防线
抗震防线的布置,能够促使地震灾害的危害性得到降低,人们逃生获救的几率得到提升。因此,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实践中,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多重抗震防线。首先,将延展性较高的材料运用过来,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其次,选用合理的构件及节点设计,以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实践研究表明,通过多重防线的设置,可以促使地震的冲击力得到环节,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和损失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
4.4 科学合理的布局
通过科学布局,对地震能量进行降低,也可以促使地震灾害带来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一般来讲,会将结构设计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过来。为了促使地震灾害发生过程中建筑物的结构变形能力与破坏要求所适应,就可以将设计定量的分析方法运用过来,对建筑下层的位移延性比有效控制。
4.5 合理选择抗震设计方法
目前,底部剪力法被广泛运用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本种方法主要是将地质反应谱理论运用过来,以工程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等同于等效单质点的水平地质作用力,来对结构的总地震作用力进行确定。如果高层建筑结构具有较为复杂的体系,那么就需要将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运用过来,其依据振型叠加原理,对地震总作用力进行计算和获取。如果建筑结构拥有不规则的空间,则需要将弹性时程的分析方法运用过来。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理位置、地震板块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很容易出现地震灾害,在较大程度上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建筑设计的抗震性能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除了对实用性、经济性充分重视之外,还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不断提升建筑抗震设计水平,以便促使建筑物能够有效应对地震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