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讨论
2019-01-31王庆磊
◆王庆磊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第二小学)
在应试思维的影响下,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数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布置作业中经常使用题海战术,学生在大量的习题中苦不堪言,为了完成作业每天需要奋斗到半夜,不仅导致学生身体疲惫不堪,甚至容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这种应试思维逐渐被摈弃,教师需要对数学作业进行反思和创新,以迎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的具体现状
第一,作业量较大。当前,在应试思维的影响下,教师和家长更加关注学生数学成绩,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教师每天都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
第二,作业缺乏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内容以逻辑问题和计算题为主,没有体现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和探究性特点,学生运用固化的套路解决问题,没有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充分联系,数学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多措并举,提升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分析
1.作业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促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中,需要提升作业的挑战性、意义性、现实性以及生活性,以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生活背景为基础,结合当代小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思维性和逻辑性,对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具有关键作用,教师在布置作业中,要适当的提升启发性和创造性题目的比例,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形成良好心态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在设计数学作业中,要将生活性问题融入其中,促使学生在作业中加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即测量家中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的高度,卧室的长度和宽度。通过这一具有创造性的数学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直观认识,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
2.作业要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只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和现实中,才能让知识更加生动和鲜活,进而留给学生深刻的学习印象。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中,要充分体现作业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改变以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的作业形式,促使学生在作业探究中思考、感受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而完成数学知识体系构建。
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知识点后,教师可以按照实践性原则,为学生布置数学作业:我国班级上个学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83、73、72、79、92、93、71、87、52、99。请同学统计出:第一,班级数学成绩平均分为多少?60以上及格率是多少?80分以上优秀率是多少?通过这种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作业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统计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完成作业中消化和巩固知识,锻炼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实现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均衡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
3.作业要具备较强的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倡的全新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更新和改革教学手段的同时,在布置作业中也要强调题目的探究性,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掌握数学能力和数学知识。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保留以往重现式作业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加深对语言材料的记忆和积累。同时,教师还要适当的增添一些探究性题目,帮助学生突破固化思维的限制和束缚,将解题过程作为扩展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过程,促使学生形成发散式、灵活性以及多样化的解题思路,进而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测量”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在布置作业中,要将生活与题目充分结合,引导学生加深对毫米、分米、厘米和米等长度的认识,并且掌握基本的测量技能,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或者事物,完成对校园长度和宽度的测量。这一题目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学生需要进行有效的思考才能赋予行动,并且在完成作业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路。
4.发展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体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为其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改变以往固化的作业形式,提升作业的趣味性和多样化,可以将一些有趣而生动的文章作为课后作业,如数学奇闻、名人轶事等,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促使学生加强对数学学科的感性认知,认识到人类发展和数学知识的联系,发展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例如,布置作业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小学生数学期刊》等之类的数学书籍,并且将其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看完一篇文章后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进而形成数学思维,激发其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5.作业要体现分层原则
每个学生的资质天赋、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和家庭环境不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中,要正视学生中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能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同一难度的作业,要体现分层原则,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作业都能够得到数学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分类,分为学优生、普通生和学困生,设计困难、普通和简单三个层次的作业,难度较大的作业适用于学优生,起到提升能力的作用;普通作业适用于普通学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简单作业适用于学困生,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同时作业分层可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同时,教师还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当学困生获得进步后,要适当调整其作业层次。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其教学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能力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升数学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思维,为其未来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