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国画课程的必要性
2019-01-31◆薛娟
◆薛 娟
(聊城幼儿师范学校)
一、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国画课程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国画并没有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各个学校都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国画教学的。但是笔者认为,国画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途径,应该成为每个幼师学生的必修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因为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国画课程,幼师学生可以学习国画的基本绘画技巧,提高鉴赏水平,并逐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国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非常重要。学生通过赏析、绘制国画作品,不仅可以学到绘画技巧,还能了解中国历史,感受历史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体会作者情怀,感悟道德真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出能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来进行美术活动的师资力量。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对国画的欣赏能力和相关的操作技能,提高感受美、欣赏美的水平,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国画教学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我国文化教育内涵的重要内容。
其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其对幼儿的教育引导作用非常明显。国画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瑰宝,必须要不断传承下去。所以,国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艺术水平,更是借助幼师向新一代传递我国的优秀文化。
国画常常是在意不在形,胜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内容大多数是经过概括、提炼的形象。构图不受时空限制和焦点透视的束缚,再加上毛笔和宣纸等材料的特殊性,水与墨随机融合渗透。这些都与幼儿的思维特征和作画特点相吻合。作画时自由变化的游戏性与幼儿自由自在的天性相符合,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中国画的教学活动,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陶冶幼儿情操,提高幼儿审美素质,健全幼儿人格的有效手段。
无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是幼儿,通过接触和学习国画,均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意蕴和人文内涵,形成积极的审美取向,培养民族自豪感。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中国画艺术的传承者,必然要提高其在中国画方面的能力,使其在传承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对于间接提升幼儿的中国画艺术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进行国画课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
国画独有的韵味和强烈的内涵表现,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因此欣赏和学习国画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但是目前中职学生多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弱,甚至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上过美术课,不具备应有的美术常识,所以在学习具有人文内涵的国画时就比较困难。另外,中国画作为艺术水准极高的绘画种类,无论在用墨、着色、线条勾勒等方面非常讲究。相对于简笔画、素描等其他美术课程而言,国画显得初入门槛较高,让很多初学者望而生畏,学习困难。
三、解决方法
1.尝试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来辅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国画教学
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就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课中做好解惑答疑的角色。让学生在课前学知识,课中解决疑惑、锻炼技能,课后拓展知识面,巩固知识技能,个性化发展。
课前,教师在信息化平台上传微课等学习素材,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了解知识、教师了解学生,为本次课做好充足准备。如让学生观看微课,了解本次课知识要点,对于不理解看不懂的内容,反馈到预习报告中;并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国画的认知程度,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报告和调查问卷,调整知识重点与难点,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讲解知识,解疑答惑。
课中,教师详解知识要点,并利用视频、图片等素材以及头脑风暴、知识抢答等手段提升学生的认知及审美水平。同时,教师上传操作视频至信息平台,供学生随时、多次学习观看,参透其中要领,掌握基本技能。在学生练习操作时,教师要巡回指导,有针对性地引导每个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初级阶段,学生通过临摹优秀作品学习用色、用墨、设色及构图的各种技法与表现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渐地学习对物写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应该局限于一味尊崇古人技法,要顺应时代,可以尝试用新鲜的材料和工具来创造肌理。既要促进文化传承,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和现代社会的审美及需求相结合。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说:“笔墨当随时代”。“临”重在一个意,否则刻板的临摹既没有国画的韵味,也没有了学生自身的灵性。
课后,为学生上传相关拓展资料,延伸学生的学习范围,丰富认知,提升审美水平和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避免技法取向的单一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创意表现。用多样化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操作视频和作品上传至平台,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既评价过程又评价结果,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国画大部分教学还是以临摹经典作品为主,基本是教师示范后让学生临摹,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并非专业美术教育,不能“过于重视技法”,忽视了中职学生基础水平和审美特点。要鼓励学生体验生活,每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通过对自己生活的观察、理解、感悟、提炼而创造出来的。所以,课后为学生安排拓展任务——实地写生,师造化。写生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与研究表现对象的过程。选择自己身边的题材,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以自己的视角描述自然界的美。再高深的笔墨技巧如果失去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都显得苍白无力,更不会有撼动人心的感染力。
2.与文学、历史等课程相结合来提升学生对国画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国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一些文人志士的画作更是寄托了很多文化以及爱国情怀。恰巧,中职课程中开设有中国文学和历史等课程,国画课可以同这些课程内容结合到一起来学习,如结合历史大环境去欣赏阎立本的《步辇图》,此作真实记录了1300多年前汉、藏民族之间亲善交往的重要历史事件;再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该画真实地描绘了五代十国中的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并纵情于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画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结合历史去赏析,更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作品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学生在欣赏国画作品时,教师可以细心挑选与其意境相契合的文学作品,利用文字营造的意境,体会画作的深刻寓意及艺术魅力;也可让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感受深刻的作品,尝试去创作国画作品。如关山月、傅抱石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表现的是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词意,笔墨淋漓、气势磅礴,描绘的是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景色;或者根据画面营造的意境,去搜寻或者独立创作相契合的文学作品。
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幼儿教育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保障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国画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启蒙幼儿艺术能力的重要课程,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