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的基本走向
2019-01-31◆
◆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小城子乡中心小学)
深度教学是近些年提出的重要概念,强调教学过程将新的知识融入到学生已有认知构造中,以巩固及提升学习水平。深度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强调引导学生知识探究深度,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深刻的理解,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语文教学走向融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具体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引导课堂教学走向融合,教学过程将教材文本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可充分体验及感悟文章的情感,并对文本进行深度的解读,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感,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教师可紧扣文章题目“难忘”这一词语,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及理解人们的喜悦心情。如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分析,如指导学生分析“清清的水,泼啊,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们笑着,跳着,是那么开心。”通过对这一句子分析,让学生体会到语句中表达的傣族民众的喜悦及欢快知情。此外,再引导学生对文中“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这一段进行分析,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群众对节日的“难忘”之情。课堂中,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对文本内涵理解深刻,抓住关键的词句,深度理解及体会文章思想内涵,并使学生的学习导向深入。
二、思维深度引向纵深,让学生体会深度学习的乐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的思维,可采取提问的方式,以为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深度教学的具体实施,需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小学语文深度教学的走向,指出需确立明晰的教学目标,因为设立目标后才不至于教学偏离方向。
学生思维的引导上,若采取提问的方式,提问的设计上需基于教材,具体的课堂提问设计需深度分析及解析教材,掌握课程教学任务及价值取向,同时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及发展目标,以借助提问来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课时,在学生阅读文章前,可为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文章所用的外貌描写与自己平常所使用的方法有哪些不同?文章为何将两段外貌描写分开表述?文章中的几处外貌描写表达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针对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可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及动力,且通过学生解答上述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对课程知识获得深层的理解。思维的深度融合,除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课程相关知识外,同时还唤起了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将问题探究指向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不知不觉中激活及锻炼学生的思维,实现深度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走向简约,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课程的魅力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为此语文课程需走向简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语文相关知识。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语文课程实际上承载很多包袱,常常是超负荷进行,如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常一味地追求课堂的与众不同,寻找教学突破点;此外部分教师还在语文课堂中强行渗透道德教育,这让语文课程常常承载太多无关的内容。对此,教师需尽可能地剔除掉与课文不相关的问题,以让学生有更多时间细细品味课文,如此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文章结构的讲解,教师需转变传统单一的语言表述方式,运用视频或图片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可简单地掌握课程结构。在课堂中,针对文章中的重难点内容,相关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用户感悟文章的写作方法、思想情感,如此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将课堂变得简约,可让学生细细品味及掌握课程相关知识,继而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相关教师需重新审视语文课程教学,将课堂引导深度教学层面。在具体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对于深度教学实施,教师可加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及教学工具,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迷局,以促使课堂教学高效的进行,真正落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