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肥:春耕需求缓慢释放 市场或将触底回暖

2019-01-31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一铵液氨二铵

《中国农资》记者 魏 萌

近期,国内春耕市场缓慢开启,复合肥厂家开工率逐渐恢复到近六成,对国内磷酸一铵市场打破僵局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不过,受前期库存高位和成本支撑不利等因素影响,一铵市场短期内仍将维持弱稳。伴随春耕用肥需求的集中释放,以及月底后即将迎来的出口机遇,二铵市场有望触底回暖,在供需紧平衡的大趋势下重现2018年的牛市。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用肥旺季临近,国内化肥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开门红”。

一铵维持弱稳二铵交投走强

随着气温的回暖,东北地区复合肥走货速率日益加快,南方地区的水稻、经作肥及华中地区的玉米用肥需求也亟待释放。复合肥市场的回暖,使行业开工率稳步回升,重点区域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不过,由于库存持续高位运行,一铵市场并没有分享到复合肥市场回暖的红利。加上成本震荡下行、下游观望氛围浓郁、出口市场萎靡不振的影响,近期国内一铵市场交投清淡,且下行风险较大。

为了缓解库存压力,部分一铵企业急于出货,以逼近成本线的价格兜底销售,但下游企业和经销商对此并不买账,新单寥寥无几。具体报价方面,云南地区,55%粉状一铵主流出厂价2100元/吨,58%粉状一铵主流出厂价2200元/吨,60%粉状一铵出厂报价2300元/吨。目前主流大厂的库存压力很大,由于新单签订较少且成交价格偏低,导致一铵开工率小幅下挫。短期内,一铵利空大于利好,市场将延续弱稳的局势。

与一铵相比,二铵春季市场的启动虽然缓慢,但随着需求的释放,交投逐渐走强。其中,东北地区的铺货进程较快,市场采购量可观。西北地区市场的启动较往年则稍有滞后,下游采购量尚未明显回升。西南和华中地区市场主流出厂成交价格在2680—2730元/吨;东北地区主流成交价格为3000—3020元/吨。科氏化肥有限公司市场研究员南楠分析称,原料成本的趋稳、企业库存的进一步降低、春耕用肥需求的集中释放,将对二铵市场的稳中上行保驾护航。当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的二铵价格已经退无可退,厂家为了稳住渠道,保住利润,也不允许价格出现暴跌。在3月下旬和4月初,二铵价格触底反弹的可能性较大,预计涨幅可达到50—100元/吨。

原料涨跌互现成本支撑乏力

近期,磷矿石、液氨、硫磺等市场呈现出涨跌互现的局面,对磷肥企业的成本支撑造成不利影响。由于下游磷肥企业的磷矿石库存充足,磷矿石市场的成交态势略显疲软,新单成交量较少,多数企业仍以待发订单为主。短期内,磷矿石的价格仍将在现有基础上持续盘稳,暂无暴涨暴跌的风险。无独有偶,硫磺市场近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交投氛围清淡,下游贸易商看空情绪较浓,港口商的谈判价格也持续低迷。目前,中国主港硫磺库存137万吨左右,长江港口散货颗粒硫磺的参考报价为1000元/吨,采购商采取随行就市的策略,普遍压价到975元/吨左右,硫磺价格空挂的现象较为严重。

原料方面唯一的利好,当属液氨市场。本周,国内液氨市场的成交重心继续上移,山东、河北及山西局部的放氨量持续收紧,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山东地区主流成交价已达3150—3200元/吨。目前国内液氨市场高位运行,市场放氨量仍不大,预计短期内,市场仍以高位维稳为主,局部区域或小幅波动,拉涨幅度可能达到50—100元/吨。随着液氨价格的不断推涨,下游接货的形势也将放缓。南楠认为,几大原料市场的涨跌互现,基本抵消了磷肥市场原料成本的支撑优势,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毛利润。

国内市场稳定出口变数较大

经过持续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氮肥行业在去年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而磷肥虽然在出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产能过剩的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不过,近年来环保去产能和磷肥行业自主约束使市场供需由过剩向紧平衡稳步转变。

对此,南楠表示,从农业需求来看,国内每年的磷肥使用折纯量基本保持在850万吨左右比较稳定。从国际市场的需求来看,印度和巴基斯坦对磷肥进口的依赖度一直比较高,以越南、老挝、泰国等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磷肥也相对短缺,能够为中国提供大约500—650万吨的出口市场。因此,他认为,今年影响磷肥市场的最大变数不在国内,仍在国外。由于东南亚国家受美元汇率影响较大,我国今年的二铵出口形势预计会比去年稍差,总量或将下滑50万吨左右。

猜你喜欢

一铵液氨二铵
液氨槽车事故应急处置探析
利空增多 液氨后市承压
液氨储罐采用水置换方案的探讨
美盛反补贴调查能否拉动全球二铵价格上涨?
旺季扫尾二铵市场走势如何?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2018年下半年 国内磷酸一铵市场走势简析
磷酸二铵:“钱景”如何
2014年9月17日液氨出厂参考价格
一铵貌似“小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