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探生态护滩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2019-01-30张崇阳

智富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

张崇阳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护滩技术的核心内涵与基本特征,对比了传统护滩结构和新型生态护滩结构的优劣性,并且结合工程实例,围绕生态护滩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展开系统探究,旨在提升生态护滩技术应用水平,保障航道整治工程质量。

【关键词】生态护滩技术;航道整治工程;实践应用

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如何构造具有护滩作用,且兼具美化生态环境功能的生态型护滩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构造生态型护滩结构,一方面可以维护坡岸的安全稳固性,改进内航道整治工程质量,增强航道运输的通畅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打造水体景观,维系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品质。这对于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具有实际意义。

1.生态护滩技术的核心内涵

生态护滩技术是指通过促进水利工程学、生态环境学与生物工程学等多学科的有机整合,达到促进生态系统循环,维系生态环境平衡的目的。通常来说,生态护滩技术具有显著的护滩功效,能够加强护滩水体与固化土壤的融合效果,为护滩水体内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优良的栖息场所,从而维护生物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循环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品质。

2.生态护滩技术的基本特征

在生态护滩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原材料包括植物、木材与石材等。而这些材料取源于大自然,是天然的环保型材料,规避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在滩坡边种植一些具有防护作用的植物,有助于控制航道水流速度,削弱水流对滩坡的冲击力。与此同时,也可以为水生动物与两栖动物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保证护滩水体内生物物种多样性。

生态护滩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类天然木材与石材促使浅滩位置,形成稳定的紊流环境。其有助于将空气引入水体中,增加水体含氧量,为水生动植物与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优良的环境。

生态护滩技术应用环节所使用的重要材料就是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从水体环境中获得大量的无机盐、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也正是因为这些营养物质的摄取,使得水生植物的根系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而植物根系又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强了水体净化效果。另外,在滩坡上种植大量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增强整体生态护滩结构的抗冲刷能力,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品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1]。

3.新型生态护滩技术的实践应用

3.1案例简介

以某市深水航道工程为例。该航道工程是本市航道运输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体区域为滩涂,滩涂高程为1.5—2.0米,部分水域受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水生植物种类稀少,地表光秃裸露,在水流的强烈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河岸大幅度后退。在内河航道整治过程中,如果单纯采用传统护滩技术,必然会破坏原有的水体环境与植物生长区域,干扰生态系统平衡。针对此种情况,该工程采用新型生态护滩技术。通过对现场环境进行勘察调研,将整体区域划分为生态修复区与生态保护区两部分。具体流程如下所述。

3.2生态修复区的护滩技术应用流程

对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来说,在处于低水位时段,会露出大量滩涂,而且这些滩涂几乎没有植被覆盖。为此,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加大滩涂区植被覆盖面积至关重要。

通常来说,较为常见的生态修复手段主要包括铺设生态软体排和种植植被。施工人员需先铺设生态软体排。生态软体排上部位置有混凝土连锁块,而这些连锁块的孔隙率较高,具有显著的反过滤效果与护滩效果。与此同时,软体排的平台为各类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由此,铺设生态软体排技术被广泛拓展应用到生态修复中。

铺设软体排所使用的重要工具就是小型铺排船。通常,铺设软体排多在涨潮时段进行,依靠水体水位的上涨推动载满混凝土连锁块的铺排船。一般情况下,铺排船的载重范围多在200—300吨之间,且吃水深度要小于1米。当然,特殊工程也会使用到重型的铺排船。

在铺设混凝土连锁块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确保连锁块垂直于加筋边缘,并且使用钢筋绑扎处理,形成有机结合体。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混凝土连锁块的间隔距离至少要达到100毫米,以便为水生植物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高滩段的覆盖植被以芦苇为主。由于原有的覆盖植物也是芦苇,如果种植其它类型植物,有可能干扰生态平衡,而且芦苇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对修复区来说,水生植物的直径要超过15毫米,整体长度需达到200毫米。另外,生态修复区还可以种植大量水草,以加强生态修复效果。

3.3生态保护区的护滩技术应用流程

在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新型生态护滩技术往往需要设置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的重点位置是浅滩。由于河道高程较高,且受到水流的强烈冲击,导致护滩面积进一步缩小。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河道护底结构的完整性与稳固性,增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具体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对生态保护区滩坡极易受到水流冲击的部位,采用自然修坡技术实施处理。将特殊部位修建成坡度为1:3的自然缓坡,并在缓坡上铺设生态软体排。与此同时,在滩面较高的区域设置大网格的土工隔栅,与生态软体排相互配合,形成完整且稳固的生态护坡结构。由此,削弱水流冲刷力,减缓滩面后退。

第二,适当去除高滩面区域原有的植被,替换成土工格栅。为确保各区域土工隔栅的有效连接,可以采用混凝土进行十字勾连。将大体积的土工格栅作为高滩面护底结构的保护罩,促使区域植物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在铺设生态保护区十字块的过程中,使用起重设备将混凝土十字块直接运送到施工现场,之后再使用小型运输设备与丙纶绳将预制混凝土块吊装到土工格栅上,以加强混凝土块堆叠处理效果。

4.生态护滩技术应用效果

在生态修复区,可种植大量水草类植物。在所有水草类植物中,芦苇的环境适应能力是极为强大的。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芦苇移植的成活率较低。而且整个生态修复区域位于河道滩涂区域,极易受到水流的强烈冲击,进而导致进一步降低芦苇的成活率。

对于生态保护区来说,主要利用大体积混凝土块与土工格栅相叠合的方式,形成稳固的護滩结构。与此同时,这种复合型结构为河道内部生态系统提供了稳定的生存空间,对于维护生物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实际意义。再者,复合型结构有助于水体交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且不会对周围生物群落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内河航道来说,最佳施工时间是在春季3月份前后。相关人员要根据现场环境勘察调研报告,预先设定铺排路线,最大限度的降低植物的损坏率。生态保护区的最佳工作时间在4月份前后,故而相关人员需在持续降雨季节来临前,保护河道滩面。结合以往积累的实践经验可知,位于混凝土十字块中间区域的植物的生长状态较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态护坡质量[2]。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内航道整治工程中,可以采用新型生态护滩技术,加强整体互动效果,进而维护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维系生态系统平衡。在生态护滩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注重把控细节,尤其是削弱移植作业对植物生长状态造成的不利影响,以此增大植物成活率,强化生态护滩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庆, 张涛. 新型生态护滩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 18(7):127-128.

[2]张健, 张利. 生态护滩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研究[J]. 珠江水运, 475(03):70-71.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
网络实战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