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创小镇众创空间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
2019-01-30柳霆钧孙菲俞旭
柳霆钧 孙菲 俞旭
【摘 要】在本研究中结合创客创新行为模型能够对创新行为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分析,深入阐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层次分析法开展众创空间创客调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表明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基于此深入探讨创新文化的中介作用和创新支持调节作用。通过研究表明,创新行为和自我效能感之间是一种正向关系,而创新文化在两者间起到良好的中介效应,能够用于支持自我效能创新,文化创新行为中起到良好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后能够从创客空间,创客个人这两个角度出发,对众创空间管理运营起到良好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大创小镇;众创空间;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创新行为;关系
2017年提出大众创业之后,各地政府推出多项政策用于推进创业创新发展,众创空间设创客聚集地也成为了大众创业的平台,能够为创客们创新项目想法实现落地,甚至还成为了当地的地标建筑。截至2018年众创空间已超过5000家,然而在创客众创空间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众创空间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创客入住众创空间之后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项目终止,众创空间是一种社区或小型团体,在整个空间结构上对于创客行为产生的影响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挖掘其内在发展规律,能够对众创空间管理运营起到良好的经验借鉴。
一、理论分析
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自我效能感是由德国研究学者提出的,在创造力理论中引入了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创新能力的感知和自信,该概念已经成为了学习社会认知领域公认概念,在创客方面自我效能感能够为其积极寻找外部机会,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利用外部环境将头脑想法获得实现,在实践时注重知识信息的应用。个体进行创新活动过程中是组织创造活力的前提,也是组织获得社会竞争力的源泉,创新行为作为个体的方法能够用新颖的想法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针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除外界因素和个人因素外,还会涉及到组织、个人角度对创新行为交互影响。创新文化是鼓励创新的文化,能够激发环境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促进各地实现创新的重要行为。人类在世界上存在的方式是群体存在的,一个群体的文化价值观或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体内部个人行为,然而个人对于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认可时,其个体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认知层次和生产生活方式,个体创造力的发挥对于创新环境组织环境来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组织内部的创新型资源支持度对于个体创新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组织鼓励创新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强化个体的创新行为,同时在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行为时,认知,选择,情感等多种因素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中介效应。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问卷调查法,基于深度访谈的前提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问卷开展预测时根据小范围获得探究因素结果,修改问卷并制定最终问卷,通过大样本进行数据调查分析,之后完成因子分析假设检验等。在调查过程中使用电子问卷,实地调查两种方式,主要针对的调查对象是杭州市大创小镇众创空间内的创客,通过实地走访杭州市大创小镇347家企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最终回收319份,回收率达到64%。在编制问卷时共设计5个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创新创客自我效能感,创新文化,创新支持,创新行为,使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比如针对自我效能感在本次设计过程中结合Farmer和Tierney结果设计三个选项,认为有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面前善于找到创新性方法,经常帮助其他创客找到任务解决的方法。在创新文化方面可以参考Hurley等人研究成果构建7个选项量表,在创新知识方面考察创客对于整个众创空间创新支持的体验感知,参考KEYS量表设计6个题型,包括在众创空间中是否不会因为资源受限而感到约束,创新行为方面可以参考黄志凯研究成果19个选项,比如在各活动中能够找到新的方法流程想法。
三、假设检验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创新行为自我效能感,创新文化以及创新支持彼此呈现正相关关系,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低于0.75,而VIF值低于10,进一步说明个变量不存在共线性。从回归方分析上来看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产生的影响,根据本研究模型预测变量是自我效能感,效标变量是创新行为,通过Enter法进行回归分析,将其作为模型2,回归系数为0.749,说明自我效能感能够对创新行为起到正向影响,证明我们提出的假设是成立的。从创新文化对创新行为产生的影响来看,根据该模型相关系数为0.719,说明创新文化能够对创新行为起到正向影响作用。从自我效能感对创新文化产生的影响来看,其相关系数为0.606,说明自我效能感对创新文化起到正向影响。从创新文化所起的中介作用上来看,中介效应首先需要印证自变量和因变量两者关系是否显著,并且通过中介变量完成回归性分析,验证中间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显著性,最后将中间变量代入初始模型,将未放入中间变量前的模型比较检测回归系数发生的变化。在本研究中通过研究发现模型数值表现为显著,且每个模型自变量对因变量相关系数为正值,加入自变量之后相关系数有一定程度降低,说明创新文化在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加入这种中间变量之后,原始模型与现有模型比较相关系数变大,说明加入中间变量后模型解释度良好,从创新支持协调作用上来看。
我们发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知识对创新文化的影响是具有显著作用的,其相关系数为0.515,同时与模型4相比相关系数值变大,说明增加斜调节变量后,模型解释程度越来越好,同时通过表中数值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支持对于创新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与模型2进行比较相关系数值变大,说明加入调节变量后模型解释程度逐渐转好。
四、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关系的思考
在本研究中能够通过社会认知学角度出发,采用实证分析法的方式,进一步证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的作用,并从个人、组织这两个角度揭示创新行为产生的影响,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有直接显著效果,说明创客作为群体,其创新能力自我认知较高,对参与创业活动内源动力强烈,对自身或周围同伴完成任务的信心是比较高的,这都可作为创新行为的动因,对创新行为产生直接作用。从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机理上来看,自我效能感除能够直接影响创新行为之外,同时还会存在其他影响方式,在本研究中中间变量是创新文化,通过研究发现创新文化能够在创新行为以及自我效能感起到良好的中介效应,在众创空间内创客是创业活动主体。创客对自身创新能力的认知自信程度越高,则在组织方面能够使创新文化程度提升,这是从个人到组织层面影响的积极拓展,基于此创新文化程度越高,对于创客创新行为的积极性也越明显。在本研究中存在从个人到组织再到个人的影响路径,该结论能够为创新行为影响机理做出进一步的探索,也能够为众创空间实践提供一定的积极价值。
五、小结
在本研究中基于众創空间条件下分析了创新文化,创新支持,构建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的机理,进一步探讨个人和组织层面不同的机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双创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通过走访多个城市众创空间,能够为后续研究在持续性和数据多样性展开调研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霍生平, 赵葳. 众创空间创客团队断裂带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知识共享的中介跨层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4).
[2]石锦秀. 创客创新创业行为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众创空间的创客为样本[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