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我国证券行业发展问题探讨
2019-01-30马道勇
【摘 要】中美是当前世界上两个重要的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两国经贸关系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经贸关系的核心。2018年6月,美方出于综合战略考虑,决定对中国发起贸易制裁,通过对大批输美商品加征10%—25%的关税,试图达到抑制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增长的目的。在此背景下,国内经济发展受到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影响,证券市场该如何应对此种情况,已经出现和潜在风险问题应该如何应对,本文围绕这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希望对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贸易战;贸易摩擦;证券市场;证券风险
2018年3月,美国政府提出中美国贸易严重失衡,美方出口中国商品200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商品5000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3000亿美元,严重影响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冲击了美国就业市场。因此,要对中国采取贸易管制措施。后来,双方高层经贸代表团经过多伦磋商,希望达成贸易协议,但最终由于双方各自坚守底线,未能达成协议,最后在6月份正式启动第一轮贸易摩擦,直到2019年10月底,贸易战再次升级。贸易战是双刃剑,开始一年多来,中美双方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进出口贸易额受限,国内上下游出口企业业务量下降,实体企业生产规模缩小,进而影响金融市场投融资业务开展,证券市场作为重要的企业投融资方式,也首当其冲,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下面,对这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中美贸易战主要背景
(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美方战略焦虑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全面转入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性得到巨大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国民生产总值跨越式增长,2018年的GDP总量是美国GDP总量的70%左右,是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制造大国。专家们预计,2030年—2035年期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GDP总量第一的国家。面对中国的经济的强势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大幅上升,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战略焦虑不断加剧,原因是:二战结束后70多年时间里,40年代到80年代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争霸,疯狂开展军备竞赛,相互追求绝对战略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需要中国的战略支持,将中国视为战略合作伙伴。因此,在国际政治舞台和经济事务中,双方整体互信、相互支持,为多年来国际和平友好环境的形成以及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了积极条件。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单极世界中的核心,战略上决不允许再次出现挑战其权威的国家出现,因此,对中国一直采取合作加遏制的策略,但是,特朗普执政后,认定中国是战略竞争者,必须从现在开始进行打压,防止中国强大到不可控的情况的发生,为此,他选择贸易战作为全面遏制的起点和突破口。
(二)中美貿易战的几个重要阶段
中美国贸易战发生以来,大体经历了阶段,不同阶段征收关税的商品种类数量、税率、策略不同,对两国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国际市场占有情况的影响也不同。
第一阶段:2018年7月上旬,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818项约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
第二阶段:2018年8月底,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279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333个税目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
第三阶段:2018年9月底,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9558项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5%不等的关税。
第四阶段:2019年5月底,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9558项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税率由10%提高到25%,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600亿美元已征税提高加征税率。
第五阶段:2018年9月初,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3000亿美元商品税率由10%提高到15%,对2500亿美元商品税率由25%提高到30%。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5078个税目约750亿美元商品加征10%、5%不等关税。
至此,中美国双方贸易战发展到最大空间,两国进出口企业遭受影响的程度达到最大。
二、我国证券市场情况概述
1994年,我国明确提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那个时候起,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得以正式发展起来,至今只有20多年的时间。但尽管这样,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规模效应明显,后发优势突出,市场定位越来越清晰,组成结构越来越完善,在市场发展节奏和适应性调整方面,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
(一)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
金融市场是以货币或货币资产为交换媒介的经济市场,是市场经济中将货币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在经济循环中实现供给者投资、消费者融资,整体社会货币资源产生规模效应,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和再创造的国内和国际交易场所的总称。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一般有以下几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客户、机构客户、个人客户。如果从国际视野来看,参与主体又可以分为国内客户和国际客户。金融市场是一个总称,具体业务运转需要一定的媒介,运转期限也长短不一。通常,根据货币资产交易期限的不同,将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前者指一年以内的交易期的金融市场,而后者指交易期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在资本市场中,货币将发生形态转变,一种是转换实物资产或设备,进入物质生产流通领域,另一种是转换为证券形式,发生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市场分离,并受限于证券管理规则,从而形成通常所说的证券市场。
(二)证券市场的本质及其形式
现代社会宏观经济循环中,社会财富的拥有数量和所有者分布情况永远是非均等化的,而不是均匀化的。这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自然性和物质财富的私有性决定的,更深层次看,是社会需求的无限性和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但是,拥有者一方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耗完全部的财富,另一方面也总是追求财富规模的扩大。而对于暂时财富不足,但又有市场财富创造能力的需求者而言,希望通过一定期限的财富借贷,实现财富扩大增值,并愿意支付财富借贷成本。如果这样的供需过程可以有效结合起来,就能实现所谓的Paretro改进。证券市场,则现代经济社会运转过程中实现上述社会交换过程的一种形式,由于供需双方建立交换关系需要借助一定的物理媒介,于是,产生了各类证券,比如:股票、基金、债券及其他金融衍生品。
证券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金融证券市场和一般证券市场属于狭义市场,是股票、期货等多种金融工具的交易场所。广义证券市场则是所有证券产品发行和交易的环境,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个基本类别。
三、贸易战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冲击情况及应对
(一)贸易战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冲击情况
贸易战对中美双方国内市场都有一定的冲击,相比较而言对美方市场会更大一些,原因是从贸易战开始,中方一直保持冷静和理智,在确定对美方征税商品类别和税额时,既考虑到短期影响也考虑长期影响,既考虑对中方的影响,也考虑到最小限度地影响美方企业。同时,积极为受影响国内企业寻找其他国际市场,并在国内市场上提供一定支持缓冲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战对于中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贸企业商品出口业务量下降,生产规模减少,投资需求不足,向市场上发行证券的动力不足;同时,由于业务市场的萎缩,企业总收入减少,原发行证券或债券的偿还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市场挤兑事件,并产生一定范围的连锁反应,严重者可导致企业正常业务链中断。类似的效应还会生在为外外贸企业提供中间产品或原料的上游企业以及承担运输、代理等业务的下游企业。这种情况,会引发证券市场波动,投资者、消费者信心不足,主动退市风险增大。
二是中国出口美方商品规模变小,总额降低,中方企业对美元需求量减小,美方企业对人民币需求量也降低。这样,人民市和美元的市场需求量都有下降趋势,二者贬值压力大,汇率上升。对于中方证券市场而言,意味着人民币缩水,证券市场价值降低,用户出场预期增大,进场数量减少。这样,证券市场融资难度加大,进而引发资本市场发展疲软。间接来看,美国股票市场在贸易战开始后,股价降低,金融动荡明显,影响了股民信心,对中国证券市场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三是整体上,贸易战使得政府面临的调结构、稳增长压力增大,如何最大限度地拉动内需,将出口商品转身国内消费市场,是降低或消除贸易战负面影响,保持产业经济发展连续性,激发市场信心的关键所在。通常,政府会采取大量回购政府债券,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降低企业税负,增加政府采购,以加大市场货币投放量,避免经济陷入萧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市场预期降低,投资者担心市场利润得不到保证,因此,对新发和新购买证多数情况下呈观望心理,对于贸易战前期已投入市场的证券,尽早离场的想法浓厚。因此,证券市场规模很难有整体扩大的可能性,比较现实的目标是将市场减小幅度控制在5%—10%的合理范围内。如果超过10%,则有可能引發市场大范围连锁衰退效应。
(二)当前证券市场问题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情况,我国政府和企业实际上都没有退路可守,因为此次贸易战的不发生不简简单单是纯以济问题,而是两个制度、两国长远发展利益的根本之争,对于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来说,只能采取积极策略,挺过这一难关,渡过坚苦阶段。
首先,政府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在与美方的接触回旋过程中,要坚决维护中方企业利益,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二是要采取灵活机动的策略,最大限度地为国内企业争取战略缓冲空间;三是要做好市场替代性资源扩展工作,在国际市场中帮助企业寻找美方市场之外的国际市场。通过上述措施,保持市场规模和质量,甚至在困难情况下实现市场进一步优化,则可以使中国市场在国内外获得更大的认可和期待,吸引国内外投资,使证券市场保持活力和动力。
其次,国内企业要透过此次贸易战,深刻思考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特别是要借助国内证券市场融资渠道,把企业核心竞争力搞上去,在国际市场中靠内涵占领市场,特别是在核心技术上,要做到有足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不是完全受制于人。证券市场归根结底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强,则证券市场的发展有保证,证券市场发展好,企业也就有了可靠的投融资平台。
四、结束语
国际贸易情况既是双边贸易和双边关系体现,也是代表和影响一国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互为条件,相互支撑,国内经济发展越坚实,国际贸易发展越有竞争力,越不失发展弹性。有力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金融证券市场就有了发展进步的基础,并且会反过来为经济发展提供灵活广阔的投融资渠道,发挥国民经济和社会资源的整体优势。经过贸易战的历练,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将更加成熟稳定,证券市场也将更加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吴晓秋.证券投资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马道勇(1987—),男,山东人,现在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金融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