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都是“护猿人”

2019-01-30祝常悦陈镜羽

户外探险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黎贡山长臂猿云山

祝常悦 陈镜羽

天行长臂猿,2017年由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类人猿新物种,在中国种群数量不到150只,极度濒危。11年来,一直有一群人致力于天行长臂猿的监测与保护,并于2015年成立民间环保组织——云山保护,逐步形成了保护工作者、科研人员与当地保护区密切合作的工作方式。他们建立并修缮了高黎贡山板厂保护科研基地,将天行长臂猿的科研与保护重要性推向了公众视野,发展了一大批“护猿人”。云山保护的努力让人们看到了生态保护的希望。

天行长臂猿,也称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是长臂猿家族最近添的新丁,2017年1月才正式确认的新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该物种在中国仅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北部和保山市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腾冲猴桥边境一带,种群数量不到150只,2018年7月被最新的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度濒危(CR)。

2015年,天行长臂猿的命名者范朋飞教授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赵超和阎璐,一起创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简称“云山保护”),希望通过保护长臂猿等濒危旗舰物种来进一步保护西南原始森林生态系统。高黎贡山板厂区域是云山保护开展天行长臂猿科研与保护工作的重要地区,在这里保护的接力棒由科研团队交到云山保护手中,8年来这座在云端山巅的护猿基地,见证了一群人对山野、对生灵最真挚的守护之情。

镜羽:因猿缘起

2018年3月25日,高黎貢山的春日来临。伴着清晨山风带来的凉意,我们依靠着头灯的光亮走进属于万物的山林,属于长臂猿的家园。太阳深橘红色的光芒透过交错生长的大树的缝隙,大地之上等待被唤醒的生命纷纷出动。我一时沉浸在眼前的山光中,突然蔡叔亲切的傈僳族腔把我唤醒:公的已经动了。

一个手臂修长的身影从高约18米的树枝上荡开,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天行长臂猿,而对于扎根高黎贡山做天行长臂猿保护的人来说,这是10年里与它们的又一次相遇。从这一天起,我的生命里也刻下了天行长臂猿的名字。

当时我抱着对这个不到150只的濒危物种的好奇来到云山,一步步走近它们,直到成为云山的一部分。

我们:和时间赛跑的人

坚守田野调查工作的人,无论是田野科学家还是一线科研向导(往往是当地人),都有这样一种特质:最为明白一切有多困难、多残酷,却还愿意为一点点希望义无反顾地坚持着。他们是和时光赛跑的人。

蔡叔,从2011年开始协助费老师进行长臂猿的监测,那年科研基地尚未建成,他们追踪长臂猿数十小时后,就住在临时的棚子休息。他能徒手爬大树,爬到林层长臂猿最喜欢待的地方。

密叔, 2013年元月加入科研团队,是基地年纪最大的向导。年少时密叔曾靠打猎为生,后来成为了保护区的护林员,再后来加入了天行长臂猿科研团队,成为我们习惯化长臂猿的大功臣。

彭叔,2017年11月刚刚加入科研基地的新成员,未来科研基地的监测大任还要靠彭叔一起担当。

费老师,2007年起就与范朋飞教授一起追寻天行长臂猿。10年的时光倏忽而逝,每当结束一天的工作在火塘边聊天时,还能从只言片语中窥见当年那个喜欢自然的年轻人。

任何文字都无法表达和他们相处时的触动。那是排除了人类社会生存法则教给我们的要小心、要防备后的绝对的坦然。我们这一小群人要做的就是一件事—保护好这不到150只的天行长臂猿,在有限的时间里记录下它们更多的生活。我们渴望的也只有一件事,守护原始森林,让天行长臂猿和它们的邻居能够永远自由地穿跃山林。

希望之地:白云深处的护猿基地

一步步走向扎根在这希望之地的研究长路确实不易。2011年,科研团队在高黎贡山板厂区域开始天行长臂猿的研究工作,他们用18个月的时间终于习惯化了一个长臂猿家庭,对它们的行为学研究得以展开。那时科研团队到山下的人家买了他们废弃的羊圈,用羊圈改装出我们的初代护猿基地。

然而高黎贡山那危机四伏的雨季并不是那么容易度过的。2016年4月,暴雨和大风让山里成片的树木倒下,这其中就包括护猿基地旁边的一棵大树。半夜这棵大树轰然倒下,砸中了蔡叔睡觉的屋子,万幸没有受伤。

第二天蔡叔他们就爬上屋顶自己动手修理屋子。在大山里什么都要靠团队里的每个人互相支持,就这么三四个人少了谁都不行。不过“住羊圈”做研究的日子从2017年开始有了变化。

从2017年到2018年,在高黎贡山深处的护猿基地发生了许多变化。在腾讯99公益日以及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支持下,云山保护筹集了一笔专项款用于护猿基地的基本建设。如今这座护猿基地新增了两座木屋,配备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满足最基础的用电需求。

2018年10月,我们怀着极大的勇气走出了新的一步——云山保护正式派驻护猿基地执行站长。在高黎贡山国家级保护区的支持与中山大学范教授团队的指导下,未来护猿基地除了致力于灵长类野外科研监测和保护实践外,还将逐步覆盖基地周边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保护。

比起许多轰轰烈烈的保护行动来说,天行长臂猿的研究与保护太过“细水长流”,但确信这8年来的每一步都无愧于我们对这片山野的热爱。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热爱着山野与生灵、有耐心有野外基本技能的伙伴加入。

常悦:我们在云端山巅,也在你的心里 

2018年的冬日渐临,长臂猿的食物越来越少,乌蔹梅总是稀稀拉拉、半生不熟,甜糯的八月瓜也快被巨松鼠抢光了。这是我作为执行站长驻扎基地的第二个月。从2018年夏天以云山保护志愿者的身份到赧亢(腾冲界内的野外研究站)追踪天行长臂猿,到辞了北京的工作二进高黎贡山,林间精灵们的浪漫与传奇每天都给我新的惊喜。

我们跟到一棵栎树下面,孩子早已离家的长臂猿老两口在树上的藤蔓间挑挑拣拣。我坐在树下,记笔记的间隙拾起一枚栎树的果子在手里转着把玩。

“小B4还在的时候,它会拿着这个在手里掂着玩儿。”说这话的时候,蔡叔满脸都是慈爱,仿佛是在回忆他很久不得见一面的小孙儿的淘气往事。科学研究是量化的、尽可能客观的、避免偏见和情感色彩的。但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它们有性格、有情感,甚至能唤起人类内心或激烈或温柔的共鸣。

我们常常说科研的目的是保护,板厂基地保护的是我们身处的这片森林,它在我的笔记本上是数字、符号、一个个GPS坐标,可我的脑海里是每一棵树干摸起来的手感,是月色下白鹇蹒跚穿过竹林的沙沙声响,是赤麂刚刚睡过的地上留下的一丝温热……科研和保护,都是动人的,它们相辅相成,基地产出不仅仅是数据和论文报告,还有生命书写的故事。云山保护想做的不过是让基地住在云端山巅,让无数生命故事住进每个爱自然的人心里。

猜你喜欢

高黎贡山长臂猿云山
鄙视型礼让
云山梅咏
长臂猿爸爸
深山有猿
影像保护影像保护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端东坡野生动物肇事分析及对策建议
爱别离
爱别离
赵学敏书法作品《五云山》
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林业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