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着的古城

2019-01-30

中国国家旅游 2019年1期
关键词:图景商丘四合院

“几千、几百年前的中国人是怎么生活的?”这是个饶富兴味的话题,专家在做出解答时,往往会引用大学者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將考古发掘出的地下之新材料,与典籍中固有的纸上之旧文献对照印证,我们就能大致勾勒复原出古人的生活图景。除考古材料和传统文献之外,现今的研究者大概还会把各类文物以及留存至今的传说、习俗和民间工艺纳入考察的视野;一方面是有形的物质遗存,一方面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的相互发明,让我们得以对千百年前的古中国生活世界形成翔实充分的认识。

而一座完好保存的古代城池,正是存储古人生活“大数据”的最佳载体。大到城市格局、军事布防、市政排水的整体规划,小至古人在起居作息、衣食住行诸方面的无数细节安排,古城都能从“实物遗产”与“无形遗产”两方面,为我们提供直观鲜活的见证。在本期杂志的封面报道《商丘古城:一城阅尽五千年》中,我们介绍的就是这样一座“天然博物馆”。在这里展出的,不仅是历朝历代发生的重大事件的遗迹(当然,你在古城中确实能看到颜真卿亲笔写下的碑文、赵匡胤拴过马的皂角树),更有几千年来人们日常生活变迁的全景画卷:上古先民如何通过观察夜空星辰的方位来确定农时?明清佳人贵妇的妆楼又是怎样陈设的?商丘古城是解答这些问题的最佳场所。

当代过度的旅游业开发,把不少古城变成了表情空洞的商业场所:除了导游、游客与高声叫卖的商家之外,真正有意义的当地居民生活在那些古城早已难觅踪影。在这方面,商丘古城又是特别可贵的例外。陈家大院是一座经过专业修复与保护的明清四合院;我们在此处采访时,不时听到院落深处传来悠扬的琴声。走进一处别院,才发现这是供业余剧团排练的“归德舞台”,当天排演的是豫剧《花为媒》;表演者虽没穿戏服,但唱腔精妙、表情生动,与伴奏的配合也协调娴熟。我们与一位听戏的老人攀谈,得知她也是剧团的一员,从7岁学戏算起,已经有50多年的功夫;剧团每周两次来这里排练演出——古代四合院的环境为市民们提供了优越的文娱空间。历史的丰厚遗存与当代市民的生活图景交融在一起,释放出“活着的古城”的独有魅力。

猜你喜欢

图景商丘四合院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商丘之旅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青岛新图景
一套四合院 引母女对簿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