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地球计划与风险管理
2019-01-30
(日本国立千叶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日本 千叶 263-8522)
21世纪不仅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更是缓解全球各类环境与社会风险,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时代。 自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活动的能力和范围不断增大,其结果导致能源消费不断增加,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创新高。因此,有效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并确保可持续发展,不单是国际社会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应对国际社会的需求,国际科研机构和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和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 提出了3大国际重点优先研究课题: 1)理解动态地球;2)分析研究全球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3)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转型支持[1-4]。其目的是拓展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实现“可持续和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远景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纵观近年来的国际学术研究,上述3大类别的研究在数量上不断增多,然而许多问题却依旧存在。例如,各学科领域的学者通常更倾向于侧重利用自身学科知识背景的方法进行研究、模拟分析,由此导致各学科联系不够紧密,使得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严重脱节,集成性不高。因此,重视调整相应的研究策略,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解决和应对的关键所在。
现实中,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诸多问题,例如气候变化等都会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及政策等因素。这些由人类活动、社会经济发展、公共政策和自然因素相互交织的系统性问题(图1),仅以单一学科,如理科的知识视角或仅以社会、经济等学科的知识视角进行分析,是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由此会导致过大或过小的评价。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近年来国际社会学术研究的趋势及国际研究计划等揭示运用交叉学科的视角在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实际作用和应用前景的意义。
图1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风险管理一直是被各国政府以及各大领域的企业高度重视的问题。有效地把控风险、减少风险,并能在有风险的环境下将可能因风险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是风险管理领域中的重点。风险管理这一概念虽在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中已被广泛认知和应用,但仍有诸多领域均未被有效地运用,如城市规划、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老龄化问题的对应以及教育、农业、医疗等领域。
因此,无论涉及哪个领域,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在回避风险和减少风险中展现其优势。在此,需要特别提醒注意,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较多的国家之一,能够有效地事前风险预防管理,才可有的放矢地帮助国家应对各类灾害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害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和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对于构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推进可持续发展是尤为重要的举措。基于西华大学防灾减灾研究院成立一周年纪念研讨会(2018年9月10日)的报告内容,此文将以粮食安全为例,从交叉学科的新理念视角阐明分析全球与地区的风险管理以及预防措施的应用意义。
1 国际社会学术研究趋势与国际研究计划
1.1 国际社会早期启动的国际研究计划以及问题点
为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预测、监测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社会早在80年代就开始先后启动了4大全球变化研究: 1980年发起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 WCRP) ; 1986年发起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 IGBP) ;1991年发起的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 ; 1996年发起的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 (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HDP)[5-8]。
世界气候研究是开展较早的一个国际计划,旨在理解气候的变化机制,分析、预测、监测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5]。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则致力于研究全球及区域内的生物、化学及物理变化过程以及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与影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建议[6]。
相比前两项计划,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则更侧重关注全球生物多样性问题。通过加强研究,扩大科普宣传,促进公共社会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提升实施生物多样性研究计划的多重价值[7]。
伴随着温室气体的增加,自然灾害事件以及极端天气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已意识到单一学科的研究已不能很全面地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影响。因此,将人文因素的研究分析点置于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之中是非常必要的。此类研究可以重点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探索、缓解、应对相应变化的有效对应举措[8]。
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与前3项国际研究计划的不同点是,这项全球国际计划是交叉学科的国际科学计划,它再次特别强调了利用交叉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上述4大全球国际计划的侧重点虽各不相同,但其目的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皆都是促进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这4项计划在过往的研究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诸多问题依然存在。如图2所示,除后期提出的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外,其它3大计划相关的研究更多的是从理科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忽略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文因素的价值与重要性,进而形成了理科类别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类别研究的2大派别,严重影响了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和成果集成(图2)。
图2 国际社会早期启动的国际研究计划以及问题点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污染、能源安全保障、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等问题变得日益复杂。这不仅增大了治理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应对的难度。特别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的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水资源保障、可持续消费等问题更是迫切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各类学科的研究虽在质和量上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但实际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仍不能充分对应和解决(图2)。许多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涉及到了交叉学科的知识应用、深度的技术支持等,从科研活动的展开到实际应用的过程往往需要数十次的实验、调整,因此延迟性的应对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不仅需要多方协力和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政策制度上的鼎力支持。政策的意义在于诱导人类行为,改善相应的政策及促进机制,是推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际领域中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关系的相关研究目前仍然处于研究论证阶段,结合实际状况的应用研究依旧不够突出。因此,加强、提高科学研究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应用性,是我们今后倡导的重要课题。
4大全球变化研究其实各有针对性,研究的手法基于其自身相关学科的知识领域而进行各自的分析研究。相比较而言,从科研学术的角度来审视这些研究工作,确实对改善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现实情况下制定的政策、管理规划等往往与实际情况并不能完全相吻合,继而形成了科研是学术活动,制定政策和管理规划是政府行政活动的两极分化现象,而支撑这种现象的背景则是普遍分工劳动的共识意识。
学术研究的意义在于服务社会,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政策制定的意义也同样如此,两者应该有效地相结合,而不是分工劳动。科学研究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行政部门的反馈意见及时作出方向调整,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政策部门同时也应根据社会反馈和现有政策的不足等情况与学术界交流商讨,共同分析问题所在的原因,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积极互动弥补不足,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决策,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工业革命以来的温室气体排放等人类活动已经影响和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现在需要我们尽快应对,探寻对这些问题的补救措施,改善因人类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上述全球研究计划目标虽然明确,但因各个领域的合作不够紧密,所以对可持续发展工作支持不足。为了改变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峻的现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国际社会开发出了导向性明显的工具,再一次强调了利用交叉学科的视角进行融合研究的重要性,更有效地应对各类风险。
1.2 社会背景以及近年来国际社会学术研究趋势
如图1所示,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地球系统的影响不断提升。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导致了全球气候不断恶化,威胁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福祉[2-4]。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概括,这些相互作用的效果又会受制于更高层次的地球系统的限界[2]。因此,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破坏等都会是造成地球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的原因。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探索推进环境与经济“双赢”的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挑战课题,也是近年来国际社会的重点研究方向[9-12]。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一概念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13-14]。此概念涵盖面甚广,不仅包含现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保护、人类发展等因素,也涉及了未来对这些的需求。
为应对各类风险并确保在环境健康的情况下有效地协调社会与经济发展,国际社会基于2015年到期的8项千年发展目标建立了新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旨在为世界各国提供指导方针,继续指导2015年到2030年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工作[13-14]。
如图3所示,新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共有17项,在原有的千年发展目标上又新增添了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途径的相关领域。例如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减少不平等,公正、和谐与包容社会等项目。
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看似独立,实质上却互相关联。一个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其他相关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一点也是为其他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由收入和资源不足导致的生计以及贫穷问题,它的表现形式为饥饿与营养不良,但实质的核心点不能只停留在经济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妨碍了获得教育、其他公共服务以及重要决策机会的参与权以及自由选择等,由于受制于多重因素的相互影响,继而形成了复合型的问题(图3)。
图3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United Nations 2018)
就这些实际的问题,联合国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导航指针。上述列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相关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围绕这些目标开展的深入研究,需要的是集成、整合各大领域的科学知识,以全新的多维视角规划、制定、实施相应的政策,这也是联合国为实现人类和平与繁荣愿景目标所作出的有效举措。
1.3 交叉学科的研究意义与国际研究计划
1.3.1 交叉学科的研究意义
基于时代的需求和至今为止的经验,国际科研机构和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和“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都明确了融合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的必要性[1-4]。
与国际科研机构和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发展方向相同,近年来的各类国际期刊如Nature,Science,Climate Change,Agricultural Systems等也都强调了文理融科的重要性,表明超越单一领域学科的知识融合才是创新的源泉。纵观近年来的学术研究,以交叉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的论文数量不断攀升,此现象也反映出交叉学科的研究将会成为全球研究的主流方向。
1.3.2 国际研究计划:未来地球计划
基于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环境保护的需求,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 正式启动实施了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此项计划不仅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关键知识,并确认了迈向可持续发展过渡期的相关机遇[2-3]。
未来地球计划是一项由联合国环境署等多方组织共同牵头组建的全球环境变化大型国际科学计划,它涵盖了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议题,普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其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各个学科的壁垒,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为全球提供应对环境变化所需的科学知识、研究手段及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图4)[2-3]。
图4 过去与未来的研究视角和战略
未来地球计划提出了3大优先关注课题,包括:1)理解动态地球以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影响;2)分析研究全球、地区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食物、水、生物多样性、能源、物质、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可持续利用;3)协助社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2-3]。
世界六大洲的研究机构也互相建立研究网络加深跨国界的合作研究,为促进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转型知识和服务。应对社会发展需求,各国的国立大学以及国立研究所也积极回应,建立未来地球计划研究部门开展相关研究。日本国立千叶大学也特设了未来地球计划研究部门,联合校内的理科类别(医学、看护学、预防医学、农学、林学等)与人文社会学科类别(经济、政策、法律、社会、心理学等)的有效资源,针对环境、食料、健康医学3大领域开展了交叉学科的研究以及产学应用开发等工作。
这些研究与应用开发不仅活用了未来地球计划提出的风险管理的视角,同时也融入了地区社会发展等特色需求的应用视角。
2 风险管理与粮食安全
2.1 风险与管理
本文以粮食安全为例,从预防科学和公共政策的角度分析事前的风险管理。对比独立学科的研究视角和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在分析风险管理以及预防措施中发挥的实际效能。
风险通常指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由此产生后果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如资源的大量利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自然灾害不断增多,严重加大了环境与社会的各类风险(图1)。
近年来,由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风灾以及极端气候不断增多。这些由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不仅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和贸易成本,更对第一产业(农、林、畜牧、水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图5所示,干旱和风暴是近年来造成农业和畜牧业损失的首要因素。它不仅严重影响粮食产量,还引起了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
气候灾害的加剧增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特别是对于低于平均收入的贫困人口,所遭受的负面影响更甚,不仅影响了大众消费者的生活,更影响了依赖于农业生产的农业劳动者的生计。
经济发展虽一直被各国政府不断强调,但以人为本的人的开发(human development)与自然共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这些概念而派生的风险管理就是意图通过人为干扰,回避和减少因发生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因此,解析如何在有风险的环境下将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关注点。
图5 2006—2016期间由气候灾害造成的农业与畜牧业的损失(FAO 2018)
一般就风险问题而论,可分为事前控制和事后处理。在问题发生前进行人工干预,回避或减轻风险是预防科学和公共政策的关注点。而事后处理则涉及的是应急对应。无论哪种情况下,都需要量化风险可能带来结果的深度和广度,为政府与企业提供可视化的数据依据。
2.2 确保粮食安全的意义
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把粮食安全定义为:“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品,从而达到积极和健康生活对食品的需要及偏好”[15-17]。这个定义不仅强调了粮食生产以及稳定供给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获得粮食的权力。
粮食是维持我们生命的必需品,更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全球粮食生产空间分布状况看,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国家仅限于少数几个国家,如亚洲的中国、欧洲的俄罗斯、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美州的巴西和阿根廷、南半球的澳大利等国家。这些农业大国生产能力虽高,但出口能力并不等同。概观全球3大谷物(大米、玉米、小麦)的进出口状况,生产大国的中国不仅不是出口大国,反而还是农业进口大国。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大米、玉米、小麦产量及进出口量如表1—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全球粮食的进出口形成了2大派别,一类是以加拿大、美国、巴西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国,另一类是以中国、韩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农产品进口国。
表1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大米产量及进出口量
表1(续)
资料来源:FAOSTAT
表2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玉米产量及进出口量
资料来源:FAOSTAT
表3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小麦产量及进出口量
表3(续)
资料来源:FAOSTAT
通常,每年的农产品出口量会根据当年的农产品生产量、国民消费以及库存需求进行调整。如果生产量低于国内需求,各国通常会通过增加关税、控制出口等措施进行风险管理,以确保国内粮食的稳定供给。因此,粮食危机等紧急事态一旦发生,从国际市场购买所需的粮食将成为不可能,其结果是直接影响粮食安全。
在粮食安全的定义中,“任何时候”不仅指粮食供给充足的情况,更指粮食产量严重不足、发生全球粮食危机的情况。因此,为确保粮食供给稳定、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世界各国都应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措施。这不仅需要有效的政策支持促进农业发展,更需要做好预前的农产品储备工作,以期通过分散粮食进口源策略来减少过度依赖进口特定国的风险。
2.3 粮食安全与全球的风险管理
粮食生产与工业生产不同,易受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而发生变化。每年的产量都可能因为受到温度、雨量等环境变化而发生大幅度的减产。为应对紧急事态的发生,各国都应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粮食的依赖,提高本国的农业粮食自给率,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政策。
世界3大谷物中的玉米作为重要的主食、饲料、乙醇燃油等再生能源的原料一直发挥其功效。从表2可知,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大国,两国的玉米产量占全世界玉米总产量的50%以上。中美两国任何一方的产量减少都将严重影响国际谷物市场供给的平衡和价格。因此,确保两国的玉米生产量是重要的风险管理问题,这对稳定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有关气候变化、粮食生产以及粮食安全相关的研究,以往理科学者多是从理科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和评估(图6)[18-21]。例如,Phillips et al.(1996), Rosenzweig et al.(2002),Tan and Shibasaki(2003)用EPIC等数学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中融合了气候、土壤、作物品种等信息并进行了大范围的地域影响评估。
与理科学者研究点不同,文科学者多是从经济利润的角度分析市场价格和费用等经济因素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图6(a))。
由于现实中的农业生产涉及气候变化、技术革新、费用成本、利润等多学科背景的知识,所以研究分析中无论忽略哪一方的知识,都有可能导致过大或过小的评价。因此,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和效果更贴近于实际应用(图6(b))。
农业产量模型(式(1))有效融合了自然科学因素(Tp:温度;Tv:雨量)、社会经济因素(Π)以及技术革新因素(图6(b))等多学科的视角,验证发现这些被融入的多学科因素可以更好地反应各国地理、社会经济等特征,对比一下国与国对于气候变化的差异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
图6 粮食安全研究视角的对比
(1)
通过利用交叉学科的多维研究视角构建的模型1分析出以下结果,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环境、不同地理、不同社会经济等因素会导致在相同气候变化下的粮食生产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21]。如一方产量大幅度减产时,而另一方可能会更适应环境变化,使得谷物产量不减反增的现象有可能发生。对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相反的现象,用于改善国际自由贸易、促进中美两国的合作关系。如果两国相互合作提前签订远期合约的话,对于维持全球总谷物生产平衡将变得更加乐观。同时,也可以推广运用此理念,使得粮食生产国在遇一方粮食减产时,则可通过另一方的粮食增产来弥补。这样的风险管理模式,可以对稳定全球的粮食供给,实现粮食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2.4 粮食安全与地区的风险管理
粮食安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这不仅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国自身的努力应对。亚洲国家的中国和日本在农业问题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的发展过程本身又是中国的一面镜子,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借鉴了日本的许多经验,由此促进改善了中国农业的相关政策和风险管理策略。在此章节中,主要分析日本的粮食安全与地区的风险管理问题,其意义在于可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首先,需提前指出的是,中日两国在国土条件上十分的相似,与持有大面积农地的北美地区国家不同,中日两国山地多,人均耕地平均面积小,很多地方现在仍需要人力的大量投入。两国的饮食结构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也同时发生了巨变,曾经的以大米为主的传统消费习惯不断发生改变,以肉、蛋、油等的消费理念则不断提升。这些由饮食结构变化导致的结果,已使得粮食和饲料的供给与消费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不相匹配,从而导致依赖海外进口的现象越加严重。日本所用饲料主要以玉米为主, 90%的玉米饲料都需依赖海外进口。中国同样如此,更是玉米等粮食的进口大国。
以人均收入看,近年来的农业和其他行业的工资差不断扩大。经济因素导致两国农地利用不断减少,土地荒废现象大量发生。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发展,农业人口也面临减少的必然趋势。目前的日本, 65岁以上的农业劳动人口比重已经达到59%以上,这些因素已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同时也导致了目前日本粮食自给率下滑到发达国家中的最低水准38%[22-23]。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业劳动人口虽然相对年轻,但农业工资却相对低下,土地的荒废、农业人口的老龄化等问题也与日本很相像,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
反观日本的粮食自给率,虽然一直不高,但传统主食的大米作为日本的战略农产品和FTA交涉的保护对象却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其自给率一直被稳定维持在95%以上的水准[24]。日本的这一措施是日本政府为回避风险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方针。
关于大米,日本在战前作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被精心的栽培,但在战后,由于饮食习惯和政策发生了变化,玉米变为了主流饲料。
为实现粮食安全并满足庞大人口的粮食需求(2018年10月1日的日本国内人口数据:1亿2 644万人),日本农林水产省最新提出了饲料米的生产扩大政策。为了扩大实施国内饲料米的生产,政府不仅制定了饲料米的国家认可制度,在专项条款中还特别强调了饲料米的特定转化制度(当主食大米生产量不足时, 饲料米可以转换成主食用米。而主食大米生产量过剩时则不可以转换成饲料米使用),同时还加大了饲料米生产补助金的力度,并积极给予农民提供可视化的预期收入等信息。政府的这些举措不仅融入了政策、资源、社会经济等因素,还融入了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因素。自政策实施以来已对农业生产者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各地区的饲料米生产不断增加,反映出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中国与日本一样都是人口大国。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及未来地球计划,对照日本的经验及教训,中国也应量身定制自身的粮食安全对策及风险管理的有效政策,以缓解应对因地方土地荒废现象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中国特征,整合地方农业,将重点放在以粮食安全为主,做好各类风险管理,为今后能够卓有成效地实施有效政策奠定基础。
3 结论
联合国最新提出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未来地球计划都强调了交叉学科视角的应用在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更是风险管理的核心。本文以粮食安全角度为例,从交叉学科的崭新视角阐明分析了全球与地区的风险管理以及有效预防措施的应用意义,为全球粮食安全和中国粮食安全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