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慢把控 多少取舍 虚实结合
——核心素养视角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实践研究

2019-01-30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八冶一小)

当下的教育课改大潮中,“核心素养”是最为显赫的提法之一。这个热词投射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上,有多种意蕴值得我们深思。新的时代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出现了种种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学生,在自信心、人际交往和情绪情感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学习焦虑水平高、孤独倾向突出、自责倾向突出、恐惧心理明显。显然,这样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相去甚远。那么,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加强和改进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核心素养之必须:快慢的把控

所谓“快”,是指教师要快速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一切外在情况。比如,外来务工人员来自于哪里、借住在何处、在哪里打工、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性格如何……特别是那些心理偏差、纪律松散、行为“不端”的孩子,更应快速记住有关他们的一切,记住其兴趣、性格特点和最大的亮点,如此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所谓“慢”,是指不要急于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品性、成长、学习等下结论、贴标签。“慢”就是“给一颗种子以萌发的机会,给叶子以葳蕤的机会,给花朵以饱满的机会。”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言,“慢”意味着给他们学习上的改变、心理上的调试和新与旧的接轨,意味着对自己的重新开掘、重新发现和重新定位。不断地在处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减速,是走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灵深处最重要的视点之一。

比如,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乡音”重、内向、常常对新同学封闭自己的内心,久而久之,患上了轻度自闭症,硬让他回答问题就不断的口吃。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不急于让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急于让他融入集体中,而是先和他交朋友——共同吃饭、散步和做作业;一点一滴地建立他的自信心,在合适的机会让他公开说话,和他人交朋友。现在这个孩子们阳光多了,爱说话了,成绩稳中有升。

二、核心素养之落实:多少的取舍

核心素养是指向所有学生的发展,不管学生来自哪里,出身何家,都应享受到教育的春天,都应发展核心素养。但是,不能出现过分地“关爱”和“溺爱”。

首先,少一些过重的“补差”活动,多一些适宜的“我愿意”活动。一些家长以为刚刚转到新学校后,自己的孩子缺这缺那,应该“大补特补”,于是给孩子报了英语提高班、数学奥赛班、作文补习班,等等。实际上是对孩子身心负担的加重,长此以往,换来的是孩子的疲惫、教育效果的低下和家长的无奈。鉴于此,应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一些“我愿意”的活动,或学琴、或画画、或阅读、或运动……除此以外,还可以让孩子们去图书馆、去操场、去校园植物园等地方。

其次,少一些整齐划一,多一些个性多元。每一个小孩都是“原创”,都是最特别的那一个,都有自己行走的轨道和位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是如此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如亲情饥渴、自私冷漠、疑心太重,等等,都需要我们开出适宜于他自己的“发展菜单”。强调个性、多元、个体发展,也许就是另一重乾坤;因人而异地传播正能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也许就能等来孩子们的“天晴日”。

三、核心素养之关键:实虚的结合

面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师应该多一些“实”的一面。比如,学习成绩一点一滴的提高,心理阴影一点一滴地减少乃至完全消失,品性道德一点一滴地纯化……当然,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在“虚”的一面大有作为,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层面走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灵深处。

比如,有一些活动无关学习、无关考试、无关课本,但学校不能禁止:在网上和好友聊几句、周日早上去登山、偶然和闺蜜深聊几个小时、郊外的新鲜空气中吼几嗓子、大自然中去观察虫子、联合几个好友去农场、拜访乡下亲戚……特别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不能禁止一些“怀乡”思绪,一些“恋旧”情结,而应在充分放开的基础上加以合适的引导。

实践证明,这样的“虚活动”并非对心理健康毫无用处,相反,适宜、健康、积极的“虚活动”,对于舒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还真的有用。孩子们的生活中不应该仅仅是“耀武扬威”的作业、名目繁多的补习和紧锣密鼓的考试,还应该有一些“虚活动”。这些活动“每一步都存乎一念,微不足道,但它们累积起来就是孩子的童年”。精心利用它们就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排斥甚至禁止这些“虚”的、零散的、时时溢出了学习边界的“虚活动”。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