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在现代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9-01-30岳梅
岳梅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具有网络性、开放型、大规模性、个性化、交互性等特征[1]。2008 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首次联合提出了慕课的概念[2]。2011 年全球16 万人同时参加了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成为慕课发展的里程碑事件。美国随后出现了“课程时代 ”(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edX)和“优达学城”(udacity)等慕课平台[3]。2013 年清华、北大等名校加入到国际慕课平台,并诞生了“中国MOOC”等中文慕课平台。2019 年《中国慕课行动宣言》显示,中国已上线慕课12 500 门,超过2 亿人次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慕课,6500 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与此同时,慕课在医学中也获得广泛使用,并取得了显著进步。
1 慕课在现代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1)总体建设情况。我国幅员辽阔,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且东西部间区域发展失衡。慕课具有参与者准入门槛低,不受学习者学历和所在地区限制等特点,可以使任何一个学习者在全国任何一个地区都能接触到顶尖名校的优质医学教育资源。为了不断适应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等53 家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及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协会组织,共同发起建设中国医学教育慕课平台。目前平台课程已突破200 门,包括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口腔等专业课程。其中,临床课程《内科学——心血管系统》注册听课学生高达5000 人。该平台在促进医学优质教学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完善卓越医学人才的培养机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推动“健康中国”的战略落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应用研究概况。随着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快速推广,国内学者对慕课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也进行了深入探索。岳根全、李汨、杨雪松等研究认为,慕课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将对高等医学教育产生重要影响[4-6];师亮、董盼锋、张玉静等研究认为,慕课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能汇集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医学教育公平、节约教育成本[1,3,7];唐波、李晓蕾等人研究认为,将慕课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工具,能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教学互动,提升教学效果[8-9];黄俊、杨筱瑶等研究发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引入慕课,可促进住培授课效果的高质量与统一化,让规培学员和规培教师都有所收获[10-11];而陈德利、张文明、李赛姣等在分别将慕课应用到肝脏、生殖医学、外科实验教学等具体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具有较大推广价值[2,12-13]。
2 慕课在现代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慕课在医学教育中取得的成绩之外,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医学慕课仍然存在优质资源不足、教学互动欠缺、评价体系落后等痛点问题,需要深入剖析找到症结,以便逐一制定解决方案。
(1)优质医学资源不足,课程缺乏系统规划。慕课制作水准较高,需要专业化团队辅助,授课教师才能完成全部课程,但国内超星泛雅、人卫等专业公司每门课程费用约5~20 万元,成本相对较高[14]。由于历史原因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优质的医学教学资源分布失衡严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顶尖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会造成它们需要投入更多成本进行慕课录制,导致权利和利益不对等的现象,影响顶尖院校的积极性。国内慕课平台林立,未建立起有效的版权交叉授权机制,资源呈烟囱式分布,客观上加大了学习搜索成本。另外,已公开上线的课程主要以前期国家认定的精品课程为主,整体缺乏系统规划,如解剖学已上线5 门课程,但其他配套课程则相对缺失[15]。
(2)单向传播过程乏味,课程教学互动欠缺。目前,部分“慕课”只是传统线下课堂的简单录播,授课模式往往是一次性提供给学生的所有讲座视频及相关的学习资源,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能比较片面,不够深刻。尽管慕课平台设置了讨论区,但存在讨论分区不科学、教师回复率低、学生间联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15]。慕课教学逐渐退化成传统网络教学。课程几乎是单向沟通,学生的疑惑无法得到及时解答,学习兴趣慢慢消耗殆尽,课程退学率居高不下。根据斯坦福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本科生仅有8%的学生能坚持完成全部课程,高达74%的学生属于抽学者(即偶尔看看课程视频者)[6]。慕课由于师生时空差异性,师生间缺乏基本的情感共鸣,会导致学生在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和人文关怀等诸多方面处理缺失[16]。
(3)效果评价体系落后,结果应用缺乏规范。目前慕课学习效果有多种评价方式,常用的测评方式包含测验、考试、学生互评等,但是由于缺乏监督,机器考试无法保证学员不作弊,同行评价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评价结果无法保证诚信度和可靠性[6,17]。慕课课程学习完成并合格后,一般系统会免费提供电子证书,但MOOC 证书作为职业资质证明的作用并不明显,鼓励性质往往大于其实际用途[16]。获得学分或者证书后,如何与国内外高校接轨互认,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管理办法,这也成为影响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有待于进一步总结经验并磨合[14]。
3 应对策略初探
针对文中指出的慕课在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中可以通过整合优质医学资源、提升课程互动水平、规范学习结果应用等关键举措,不断提升慕课应用效果。
(1)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质医学资源。慕课教学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慕课平台、医疗企业和学生等多个利益主体。需要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主导,协调高校、慕课平台、医疗企业等机构,制定慕课发展顶层设计,加大对慕课开发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投入,加强对慕课教师的信息技能培训,促进各平台实现交叉授权,整合优质医学慕课资源。要重点做好高校MOOC 联盟建设,建立东西部高校间课程共享机制,平衡各高校间权利和利益关系,通过MOOC 平台促进医学教育公平。另外,要结合传统医学教育体系,进一步规划完整的慕课医学教育体系,从医学基础课程开始,细化到二级学科、三级学科,明确每门课程适用教学对象及需要的知识储备;完善慕课平台知识搜索设置,适当引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根据学员个人特点,智能推荐相关课程,不断完善学员整体素质。
(2)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课程互动水平。由于缺乏教学互动,导致慕课学习退学率居高不下。因此,需要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课程互动水平。慕课授课教师精力有限,不可能时刻守着慕课平台讨论区答疑。可以考虑设定集中答疑时间,避免出现学员随机提问但无人回答的现象;从用户粘性角度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与学员互动。在慕课后期制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学员心理,尽可能将控制单集课程时长在20 min 左右,且可以下载到移动设备端,方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1]。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未来来看,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引入5G 技术 +AR 设备,结合双师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通过顶级名师进行远程讲授,导师现场进行适时点评和沟通,实现O2O 教学模式(online to offline teaching mode)[18]。
(3)完善评价体系,规范学习结果应用。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已无需多言。但应认识到,终身教育终究会增加学员负担,尤其是在职学员。因此,在设计慕课评价体系时,首先要承认大多数人的功利性,换句话说是评价体系要能激励学员主动学习,且学成后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才能避免慕课学习中途放弃。因此,慕课开课前可适度引入学员甄别机制,尤其是学员是否具备基础的知识储备,避免进入课程学习后因为听不懂半途而废;其次,可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引入积分机制,综合考虑学习时长、学习小测验等因素,进行过程打分;最后,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可引入线下统一组织考试的形式,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于考试合格的,授予正式证书或积分。另外,要强化慕课学习结果应用,把证书和积分与学员继续教育、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涉及学员核心利益事项关联起来[6]。如此,形成课前管控、课中督促、课末考核、课毕应用的闭环教学管理体系,强化对优秀学员的正向激励,形成对落后学员的负向激励,不断提升慕课教学质量。
4 结语
教育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无论哪一种教学手段,都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医学慕课作为一种新的医学信息传递手段,也应该为医学教育服务。从实践上看,医学慕课为医学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客观上存在的弊端也需要在后续应用中逐步克服。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慕课并不适用于所有医学课程,尤其是对操作能力极强的课程,比如超声上机检查,就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才能掌握基本手法,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因此,可将慕课作为医学的线上(online)辅助和补充教学手段,与传统的线下(offline)医学教育进行整合,开展O2O 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