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扶贫故事 用心服务群众
——以彭水日报社实践为例
2019-01-30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近年来,重庆彭水日报社以48字职责为使命,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央政策精神,充分发挥地方党报在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用饱含深情的新闻作品、富有成效的传播方式,真心诚意地服务群众,积极投身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奏响扶贫最强音
彭水,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是典型的“七山两水一分田”农业大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广,是国家级贫困县。
自中央吹响新一轮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以来,彭水日报社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弘扬主旋律,精心策划主题宣传,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提前谋划,深入报道,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认认真真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根据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以因户施策和产业发展为重点,主要宣传全县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要成效、经验、特色等,为全民参与精准脱贫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是在《彭水日报》开展战役式报道,一、二版固定开设“扶贫攻坚进行时”“聚焦脱贫故事”等专栏专题,在第三版不定期开展专版深度报道,深入报道脱贫攻坚典型人和事。同时还在一版固定位置,每周刊发脱贫攻坚宣传标语。
二是新媒体全面发力,优化中国彭水网专题设置,同步刊发《彭水日报》所有脱贫攻坚报道新闻,同时同步转载好外媒宣传彭水脱贫工作稿件,在首页推出主题宣传标语。在彭水手机报精编提示链接性报道,固定板块,定时发送。利用手机客户端APP“苗乡彭水”传播平台,提示性发布脱贫工作专题信息,政策宣传提示,对报纸刊发等内容进行海量传播。
三是配合搞好对外宣传,围绕彭水投资环境、工作重点和工作亮点,组织策划系列对外宣传活动,配合外宣办在县外媒体刊发一系列主题宣传报道。四是加强策划,注重实效,在扶贫报道中全体采编人员对每一篇稿件都进行了精心的策划,特别是对一个村一个村的具体报道扶贫、脱贫的情况,展现这些村庄脱贫后的崭新面貌和村民由衷的喜悦,用铁的事实来证明了党和政府“精准脱贫”这一行动的正确和收到的可喜效果。在报道中不仅有主打文章通讯的文字图片介绍,还专门附有该村的“村情点击”和“群众感言”,前者介绍这个村子的地形、资源、交通、水电及人口分布、生活等基本情况,后者则是再现村庄里群众的心里话,充满了高兴和感佩。如《大河,脱贫攻坚抓铁留痕见实效》,通过介绍海拔1400米的大河村设施大改善、户户有产业、扶贫花开香沃野等内容,让读者能从这些报道里切实感受到这些贫困村的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得到重庆市报刊审读专家的充分认可。通过全方位的报道和重点宣传,有力提升了彭水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对吸引投资、促进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党建引领促脱贫
彭水日报社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的总体安排和工作要求,对标对表,扎扎实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选派了3名领导干部全脱产到桑柘镇东风村和润溪乡岩角村开展帮扶工作,其中1名为副社长、副总编辑,同时调整相关帮扶责任人员,充实帮扶力量,由原来9名增加到14名干部职工,全部由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组成。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一次到贫困户家中开展入户调查,增进同贫困户之间的感情,鼓励他们树立脱贫致富信心,宣传各类扶贫政策,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切实为贫困户办实事解难事。单位领导班子每月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多次在社长总编办会上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村组农户了解工作推进情况,与镇村两级交流沟通,共同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彭水日报社坚持党建引领,每年拿出1万元办公经费,专门支持村党支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开展“送学上门”活动,为了让帮扶村党员同志及时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让每位党员“缺课”,积极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对全村党员送“学习资料包”上门服务,将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九大报告等书籍送到每个党员手中。党员们对此表示赞赏,称赞这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二是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到村里去,全体党员职工先后10余次走进东风村上党课、开座谈、搞慰问,和贫困群众交心谈心,共同谋脱贫计划,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是把党员群众请到城里来,邀请东风村40多名党员代表、贫困户代表和村民代表来到县城,参观老城、新城、蚩尤九黎城,让他们亲身感受彭水近年来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气象,开阔他们的眼界,充分调动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参与进来,努力改变自己暂时的贫困面貌。通过抓党建促脱贫,这一场攻坚战,也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
一心为民谋发展
彭水日报社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单位精心组织,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协调各方资源,竭心尽力为帮扶村脱贫攻坚想办法、谋出路,促发展。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深入村民小组和农户家中,摸清家底,找准原因,做好统计,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搜集整理全村贫困情况,摸清贫困户家底和致贫原因,对贫困户实施动态管理,确保贫困对象精准。
在走访中了解到,由于东风村部分村民年老体弱,加之信息不畅通、外出交通工具也不方便等原因,导致无法将品质好、产量多的农产品卖出去,销售一直困扰着村民。驻村工作队和干部职工得知情况后,快速行动,一边走访了解情况,一边收集农特产品信息,拍照片、发视频、编文字……不定时地在朋友圈中发布村里农产品信息,并协调彭水快报等微信公众号和主流媒体帮助农民推销,让农户家中的农产品走出山村,增加经济收入。
驻村工作队还为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提供上门取货、帮忙送货等服务工作,把村民家中的土特产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豆旭秋、宁相锦、刘恩培、豆长义、任朝君等农户家的农产品通过工作队找到了“买家”,累计销售金额达数万元。现在,全村的土鸡、蜂蜜、山药、土豆等农产品已成为“抢手货”,帮助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赢得了村民一致好评。同时,围绕工作目标和要求,制定脱贫攻坚作战方案,编制了全村发展规划,确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当地各项民生事业齐头并进,为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