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心处最是费思量
2019-01-30
新闻如何在“动心”上做文章,2019年1月17日《东江时报》A02版头条“我们明年再相约,可好!”算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2019年1月13日,八旬奶奶团钢琴演奏会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这个音乐厅,可谓是惠州高雅艺术的最高殿堂,八旬奶奶团的演奏,并不专业,但现场的温情和感动,却令人印象深刻。
“八旬奶奶团钢琴演奏会”,严格意义上讲,也不算是什么新闻。因为,去年的同一时间,同一场所,她们也进行了同一形式的演奏。
当时,《东江时报》以“一个钢琴师和一群奶奶的钢琴梦”为题,从暖心和励志的角度,讲述了80后钢琴师免费教和福利院八旬阿婆卖劲学的感人故事。当时,刚好也是我值班,东时用了一个通版,进行了报道,反响很好!
时隔一年,昨日重现。这则新闻怎么做,从记者最初发过来的稿件看:标题为“80岁奶奶团与‘80后’老师的钢琴演奏会”;稿件字数上不足800字,写80后钢琴师的内容,就占了80%。看得出,记者的思路没打开,仍未跳出之前的报道,重心仍停留在演出背后和这位80后钢琴师爱心付出上。
写这篇稿件的记者,算得上是《东江时报》的名记者。她平时很忙,写稿量很大!是什么力量将她吸引到演出现场,从稿件一笔带过的“现场洋溢着一片温情和感动”中,不难看出是什么力量将她牵引了到了现场,也有理由相信她感受到了这份温情,也体验到了这份感动。只不过是,她没去细想,也没去深思,致使这份感动未能生发开来。
正是因为这份感动未能生发开来,圉于“旧闻”的束缚,记者便丧失了写作冲动,这个稿件也因此未能生长开来,看上去就像是上年专题报道的缩水版。记者本人也坦承:“没想到要去做大!”
其实,仔细梳理这个稿件,并通过同记者的沟通,我发现这个题材还是有不少令人动心的地方:
其一在“难得”。这个演奏团共有5人,年纪最大的89岁,最小的79岁。她们的琴龄,最长的也不过3年,都是零基础起步。
其二在“不易”。能够登台演出,她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既有心理上的怯场,也有行动上的不便,更有体力上的不支。那位89岁的阿婆,患有帕金森综合征,平时手脚颤抖得厉害,上台都需要两个人搀扶,她还是将《我的祖国》完整弹了下来,尽管有些跳音,但她没放弃,自始至终都很投入。
其三在“无常”。这次演出,本来5位阿婆说好了一同出场。可没承想,距离演出仅有两天,其中一位阿婆病倒了,住进了医院,她原是要与另外一位阿婆四连弹的,没办法临时换上了她们的80后钢琴师。梅晓钢说,几位奶奶的身体都不太好,他也不知道奶奶们还能坚持上多少次钢琴课,也不知道还能为她们免费办几次这样的演奏会。
其四在“亲情”。80后钢琴师梅晓钢说,他之所以要搞这样的演奏会,就是想给奶奶们与亲人团聚提供一个机会。不知这个理由有没有打动你,反正我是被深深打动了。这话语背后的养老、时代、家庭瞬间纠缠在一起,让人百感交集。
其五在“守望”。“希望每年给奶奶们办一场钢琴演奏会”,这是80后钢琴师梅晓钢的守望;“老姐们,我们明年一起来,一起上台演奏”,这是奶奶团的守望;“希望老人们健康长寿,年年此时此地,在这里温情、感动仍在”,这是观众的守望……
其六在“温暖”。如今,梅晓钢每周雷打不动去一次福利院教老人们弹钢琴。老人们说是钢琴丰富了她们寂寞的晚年生活,梅晓钢则说老人温暖了他的人生,当然温暖远不止于此,所有见证过参与过的人都在感受分享传递着这份温暖。
其七在“不息”。“这辈子能有这样一次上台演奏的机会,我很开心,也很珍惜。”奶奶的心里话让人动容。2018年,又有福利院的老人加入“奶奶团”学钢琴,这让梅晓钢兴奋了好一阵子。
……
当然,搁置在不同的新闻生态圈,你还能梳理出很多“动心”的地方。
比方说,如何赡养老人?如何从头开始?如何弥合代沟等等,这个题材都能带给人思考和借鉴。生命不歇,精彩不止。如何让老年人的生命绽放出光彩,同样是一个能动心你我、常思常新的话题。
基于以上的梳理和互动,我让记者将重心切换到老人的这次演出上,将老人台上台下的所有细节重新过一遍,从让人“动心”的角度做这篇“旧闻”,并以“(引题)八旬奶奶团钢琴演奏会洋溢温情和感动 (主题)我们明年再相约,可好!”入题,稿件从质到量都因此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我们明年再相约,可好!”在瞬息万变的大时代,与美好的东西相约,对美好的东西心存一份守望,这无疑是最最能动人心的地方!而这种动心处,也恰恰是对时代、对当下、对我们彼此最好的润泽。
在新闻动心处费尽思量,循着动心处去做这条“旧闻”,唤醒的是人性的善和美好,培植的是和谐社会美好生活的根。从生活中提取的新闻,带着时代的温度和人性的温暖,又重新回到生活,最终汇入到推动时代发展的蓬勃伟力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