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应用分析
2019-01-30田钰,胡敏
田 钰,胡 敏
(1.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71;2.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61)
一、引言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与教学的融合愈加深入,以MOOC、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走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安徽省于2015 年开展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合肥市共有两批20 余所实验校加入这一课题研究队伍,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这一项目促进了学校进行教学实验,探索基于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多元化,真正起到促进教学、提升质量、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
目前安徽省翻转课堂应用模式已进入3.0 版,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由于其独特的教学环境,也走在教学应用的前列,合肥市有多个县区教师团队也开展了基于课题研究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微课应用模式探索。下面,笔者将依托研究实践,分析探讨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微课应用的起源和特点
微课起源于慕课,是借助于信息化手段,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用于解释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或内容、方法演示、知识应用讲解,其特点是短小精悍,一般时长不超过10 分钟,多在3-8 分钟内,甚至更短。特别是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内容,可以出现短至1 分钟左右的微课,相对于传统课堂的时间长度,微课呈现的是对知识碎片化的学习。
此外,微课还具有容量小、趣味性、情境性、针对性强、传播应用方便等特点,这些特点造就了微课灵活的学习方式,既可以像慕课那样利用系统化、体系化的微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应用到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提升阶段,还可以用在课堂上,与课堂教学活动相融合实施混合式教学。如果我们把凡是可以用在课堂教学的视频和交互动画看成广义上的微课,那么微课可以应用到课堂导入、知识讲授、学习练习、评价反馈和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
目前中小学各学科都在探索基于微课的应用模式,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由于其独特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理应走在微课应用与探索的前列。笔者所在的合肥市教科院教育教学应用研究中心目前承担翻转课堂、智慧课堂、微课制作与应用及相关资源建设,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践,开展微课应用方面的一些探索。
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运用微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运用微课的可行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教学环境的不同,最基本的环境是网络机房教学,按照当前各地对教学信息化和三通两平台的要求,机器的速度、显示的质量和网络的带宽都足以满足课堂教学即时搜索微课资源、在线观看学习资料的要求,网络教室的广播教学软件也便于教师选择统一广播或个别教学。由于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的特点,他们也能轻松搭建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微课资源共享空间,相比较当前我市其他学科推进的智慧课堂环境,机房教学不需要无线网络,也不需要移动平板,因此信息技术学科实施微课教学具有先天优势。
当前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都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运用信息工具查找和搜索微课资源、播放学习资料、在线练习和评价等技能都能很好地掌握,教师运用微课于课堂教学也探索出一些模式。
从微课资源的角度来看,经过安徽省三年的微课大赛,信息技术教师已基本熟练掌握了微课的制作方法,能够轻松地制作自己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微课,更重要的是经过评选全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科优质微课资源库,而合肥市由于课题研究的带动,经过两年间的研究实践,已经建立了较完整的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库,如庐阳区《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策略》、经开区的《区域学科同步教材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已经完全具备微课应用的条件。
2.微课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无论从政策层面、教育教学理念的导向,还是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都存在着应用微课的必要性。
首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要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当前教育发展的重点要借助最新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促进个性化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在课堂上重点是要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
其次,从信息技术学科角度来看,也存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在需要。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需要营造一定的情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大量的演示教学,有些操作技能较为复杂甚至不易展示观测,学生学习存在差异性,如何有效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评价与反馈,这些信息技术课堂的主要活动都可以尝试运用微课来改善。
此外,信息技术教师也存在操作技能与教学水平的差异、地区间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微课教学也可以像慕课一样弥补优质教学资源的不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学科实施微课教学存在的必要性。
四、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运用的场景
笔者经过对合肥地区的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应用课题的研究与指导,以及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微课运用典型案例的分析,初步提炼出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和实施方法,具体如下:
1.导课环节
课堂导入环节一般用于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引入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这里使用微课也是各学科常用的做法,它可以高效地完成课堂的导入。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微课视频一般让全班学生统一观看,教师可以具体根据机房配置以投影、白板或网络广播等教学方式实施,微课内容应面向学生全体,微课的内容应与教学内容有逻辑联系或关联,教师在安排学生观看微课时应提出观看要求,这些要求也可以在活动任务中提出,如学习任务单,以加强导入微课学习后与本节课内容的联系,选择和使用微课时要特别注意微课长度不能太长,通常导入环节的时长最好不超过3 分钟。
信息技术教材中规划部分的内容比较难教,教师一般以是否有规划的作品进行对比,引出规划的作用和意义,但对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效果不是特别好,笔者在听初中信息技术《展示框架先规划》一课时深受启发,教师用是否进行规划设计的视频案例展示出作品规划的意义,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2.知识技能学习环节
在进行新课学习环节,可以广泛地使用微课进行教学。首先在班级统一教学中,可以应用在类似理科学习中的一些不易演示实验的观摩学习,如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键盘与指法》的学习中存在着教学难点:
(1)教师现场演示很难让学生看得清楚。
(2)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没有经过培训,自己的键盘操作、指法录入都很不规范。在教学时使用微课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一次观摩教学中,一位教师制作的微课利用画中画效果很好地进行了突显和局部展示组合键的基本操作和指法的技术要求。再如初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教学中,为便于学生理解图层概念,不少教师都想到使用透明塑料片现场演示,但事实上制作一个分解的动画微课给学生播放产生的教学效果要更好。
(3)对于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计算机结构与组装、计算机网络的搭建与设置等教学内容,由于教学环境的限制,合理地使用微课,可以起到类似理科实验运用数字化实验室的效果。
3.练习巩固环节
在学生练习巩固环节,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现实是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着差异,差异的存在使得统一教学存在着难度,教师在机房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这里可以根据练习的难度提供一些微课资源,给学生作必要的微课使用提示,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完成练习。
笔者建议这里的微课内容与学生练习操作的内容要一致,也建议将知识点根据需要进一步细分,可以用一个非常短小的微课解决一个操作难点,如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Flash 动画制作、PS 图像处理等内容,可以将学习任务分解制作成多个短小微课,让学生在练习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帮助,这类小微课对于较复杂的作品制作练习的帮助特别有效。
此外,对于讲授环节中的知识、技能、概念,也可以放置一些相关微课,供那些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在这个环节再次学习,如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课程中,不少学生对于VB 软件的工具使用一次听讲很难全部掌握,此时就可以用微课的方式把各种工具的作用阐述得更详细一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点播观看。
还可以设置一些拓展类型的微课,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发挥的机会,总而言之,微课对于学困生、尖子生的提升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更好地实现了个性化教学。
4.评价反馈环节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反馈一般是以学生的作品展示进行自评、互评,加上阶段性的小结,评价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微课在这个环节可以起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优秀作品制作成微课,在欣赏的同时引导学生评价,确定正确的评价规则和价值观,避免评价过程的盲目性;同时还可以制作一个可交互的动画,发给学生个体或用于对所学知识的检测,或用于对学生评价的统计,并将结果汇总给教师,让教师了解本环节或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的微课基于网络环境可能会有利于评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5.课堂总结环节
课堂教学的结尾,可以先让学生总结收获,教师用微课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树或思维导图,展示在导课时认知问题的解决,同时设置拓展情境,引出对本节课内容延续问题或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6.课堂内部小翻转的实施
课内小翻转由翻转课堂演变而来,其实施的方法与翻转课堂基本一致,都是将原来由教师传授知识的环节变更为由学生按照学习任务单学习微课的过程,这需要教师从一节课中划出一个时间段给学生自主学习,把那些属于记忆、理解型的知识等低阶认知让学生自己完成,并完成一些基本的练习,学生学习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和练习的结果,在剩余时间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通知讨论、交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目前这种信息技术课堂内的翻转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特别是课型、时间的分配,学习效率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五、微课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微课被越来越多的教学研究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重视,已经形成一定的混合教学模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导致微课的运用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具体如下:
1.用微课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课
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走向极端,认为好的教学就一定要使用微课,在课堂上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一律采用微课来代替教师的讲解演示,事实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内容特别是那些简单操作类知识的学习,由教师广播教学演示操作,教学效果和效率都要高于学生看微课学习。
2.选择不当的微课资源
目前安徽省和合肥市教育资源云平台上已经汇聚了不少优秀微课,这些微课大部分都是完全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使用,不完全适用于课堂教学,有些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这些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一是这些微课时长相对较长,针对性不强;二是学生不愿意观看,信息技术课堂更适合一些更短小的微课,这些适合课堂教学的微视频更多地需要教师自己去开发制作。
3.微课的高效运用还需要有好的应用平台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单纯地使用微课有时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类似于翻转课堂需要一个学习平台,要想高效地在课堂上运用微课教学,还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平台,通过平台教师可以上传或删除微课,对微课资源进行管理,同时要具有能通过平台对微课使用与浏览时长进行统计分析的功能,这样既能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准确掌握,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准确的评价,还可以对微课资源及时更新。
总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其较独特的教学环境和教学需要,微课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应用场景需要教师们不断总结与开发,也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