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实践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思考

2019-01-30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效性辅导员心理健康

(辽宁大学)

受自身认知能力局限性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影响,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迫在眉睫,既关乎学生自身发展,又关乎社会的长远发展。仅仅停留于理论教学阶段,止步于说教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将教育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为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契机。

一、社会实践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的作用探究

(一)帮助大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异常复杂,其中,人生目标不明晰、社会责任感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不少学生迈入高校大门后,学习、生活自由散漫,他们对未来很迷茫,消极心理严重;部分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缺乏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无法做到合理分配时间,他们产生心理压力,进而衍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也极大。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明晰人生目标、明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还可促进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提升。高校辅导员应该将学生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供契机。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角色经历了从曾经的“天之骄子”到“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的转变,极高的心理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很容易让这些原本思维敏捷、富有极强独立意识的大学生心理失衡。而社会实践给他们提供了更多接触社会、积极尝试的机会,在社会实践当中,他们提前了解可能出现的困难、挫折,并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战胜种种困难、挫折,获得成就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树立起自信心,他们还对自我有了正确、全面的认知,在社会实践当中不断完善、不断成长,这将为他们将来进入职场,勇于面对挑战,积极、自信地面对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三)帮助大学生增强集体观念,树立团队精神

当前大学生群体,独生子女占据相当大比例,这些学生在家庭中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一旦在交往过程中产生问题,他们往往归咎于别人,很少考虑自身存在的问题,缺乏集体观念、换位思考意识,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无法成功融入集体既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更是他们成功融入社会的阻碍。在高校辅导员或教师组织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增强集体观念,树立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帮助他们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改正,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在大学当中存在学生会、社团、志愿者联合会等在内的学生组织。这些组织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让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大学生自身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还可以为学生模拟社会环境,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大学生得以在学生组织所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中真正接触社会、深入、全面了解社会,改变原本存在的对社会的偏见,积极融入到社会当中。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当中,大学生对社会环境有了正确、全面的认识,他们不再无知、不再持有偏见,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二、基于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教育

为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高校辅导员应在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例如为促进大学生承受挫折能力提升,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敬畏、珍惜之心,教师可以开展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等主题教育,并组织同主题的演讲比赛、团体心理辅导、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教给他们对待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教育他们远离生活当中的负能量,提升他们的心理弹性,改善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他们快速成长。

(二)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

为有效改变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效果不佳的不良现状,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该构建起学校管理部门牵头、以学院为中心、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学校心理辅导委员会整体规划下、在学院领导下、在高校辅导员配合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分工更为合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健全的工作制度、科学的工作方法,充足的师资力量、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举措,给予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实效性。高校要充分发挥三级联动的积极作用,点面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中,以完善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足够的教育经费,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方式,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合理制定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高校应该重视社会实践,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特点、心理承受能力科学制定社会实践活动计划,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辅导员及高校教师可亲自带队组织大学生自由选择社会服务、学习参观、勤工俭学、就业实习等在内的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在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当中锻炼大学生胆量、丰富他们的认知、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为他们更快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四)鼓励并指导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

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可以快速增强大学生生对社会角色的正确认识,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程度,为今后的工作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样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的角色,缩短角色适应时间,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通过创业导师的指导,还可以使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学习弥补不足,提高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适应性。

高等教育目的不仅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富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高校辅导员、教师应该重视社会实践,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三级联动的完善工作体系、合理的实践活动计划以及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积极情绪、良好人格品质、成熟心理行为的形成,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实效性辅导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