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2019-01-30刘文敏
刘文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性情,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朗读是一门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面对一篇课文,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感悟作者的神思妙笔。因此,在语文情感教学中,让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教学内容,是引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创造性地提出了美读法。在他看来,“朗读的时候,对于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美读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方法,其目的在于传达文本中所蕴含的美,让学生通过领悟情感引发共鸣,获得美感,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美读教学,以发挥美读的美感效应。
第一,高中语文教师应提倡自然朗读。自然朗读是一种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朗读方式,这种朗读融人了朗读者对作者的感知、感觉感受和体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或者学生朗读时,将文本中无声蕴情的文字化作有声有色、充满情感的语言,调动起学生感官,叩击其心弦,达到激发情感的目的。在教师的范读或学生的自读中,学生得以进一步体会课文、领会情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在含英咀华中丰富语汇、培养情感、训练思维、发展想象。情意盎然、富有激情的朗读,或使人凝思静想、心驰神往,或使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由此可见,自然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与美的再创造。需要注意的是,朗读是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它要求朗读者在朗读前认真钻研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文章的主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各种朗读手段,真实地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起到预期的感染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既可根据需要对整篇文章进行自然朗读,也可对某个动情的段落和语句进行自然朗读;既可单独使用自然朗读,又可与其他方式结合使用自然朗读。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题材、体裁思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法,如齐读、男生读、女生读、轮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能出之于口、闻之于耳、感之于心,借助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作品情感的体验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第二,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一种直接又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等全过程的高度浓缩,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浓厚的能力,涉及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等,同时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及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力和直觉领悟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它能瞬间调动起头脑中所有的潜知,跳过许多中间环节,直接从整体上迅速淮确地把握事物本质及内涵,它是一种高级的认知形式,是感性与理性的高度融合,它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和深刻性,同时还融汇着情感性。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力。”这就表明,语文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学生必须在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感、提高语感力。我国是诗教之邦,历来强调通过吟诵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高中语文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一系列措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是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这种方法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表层意思到深层意蕴和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学生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潜心吟咏,才能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久而久之,学生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语言运用的规律,形成灵敏的语感。二是展开联想,诱发情感。言语作品既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又具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读者如果能够捕捉到言语之外的含义,其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语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三是强化训练,形成共鸣。在语言学习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和规律内化,这样才能形成语言直觉,才能形成较强的语感。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来培养语感,进而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语文世界和人文世界,获得对作品和人生较为完整和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