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2019-01-30■文/孟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8年11期
关键词:老队员乌兰牧骑蒙古包

■文/孟 凡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台)

2017年11月21日,是我一生都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16名队员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信中勉励大家“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从第一支乌兰牧骑成立到今天,乌兰牧骑走过了60余载。61年前,内蒙古大草原上出现了第一个“流动的舞台”,他们赶着勒勒车、骑着骆驼,深入偏远牧区为牧民群众送歌献舞,用文艺作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他们的声音传遍了苏尼特草原。只要乌兰牧骑鲜红的队旗出现,牧民就纷纷从蒙古包里跑出来,高兴地互相招呼着:“玛奈乌兰牧骑依日勒(我们的乌兰牧骑来啦)!”

老队员们告诉我,在创建初期,他们就是凭借着一股子不畏艰辛的精神深入牧区演出。那时只有2辆勒勒车、4件乐器(一把四胡、一把马头琴、一只笛子、一把三弦),2块幕布、2顶蒙古包、3盏马灯,这些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孟克老师告诉我,那时的队员都是坐着勒勒车甚至徒步下到嘎查演出。冬天顶风冒雪,勒勒车走不动了,几个人就手拉手徒步前行,生怕稍不留神,在白毛风中迷失方向,同时还得保护好乐器和演出道具。夏天,草甸子进不去车,他们就步行几十里,把文艺节目送到蒙古包里。

老队员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65年,队员们到浑善达克沙漠中的乌日根演出,看到那里的牧民日常饮水是积攒的雨水或去很远的沟塘拉回的水,队长当即决定晚上演出,白天帮牧民打井。一个星期后,他们打的井终于出了水,牧民比过年都高兴,他们把这口井亲切地称作“乌兰牧骑井”,直到今天,井中的泉水依然清澈甘甜。

我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队员们到牧区演出,一位单身老牧民因为家里的羊无人看管没能看上节目,队员们知道后专门来到老人的蒙古包,一个节目都没落地又演了一场。老人流着眼泪拿出自家准备过节的奶豆腐和冰糖非要送给队员们,队员们拗不过,只拿了几小块冰糖,队长则悄悄地把10块钱压在老人的马灯下。勒勒车走出很远了,老人还抱着奶豆腐目送着队员们离去的身影。

伊兰老师是我采访最多的老队员,采访时她特意换上了蒙古袍,站在乌兰牧骑的铜像前侃侃而谈,诉说过去怀念队友,但更多的是对新时代乌兰牧骑人的期望,似乎忘记了我们的摄像机。她把那些早已发黄的老照片拿给我看,如数家珍地讲着照片背后的故事,时而站起来又唱又跳、时而流泪,我听着、记着,陪着她哭、陪着她笑。在我的眼里,她不是一位耄耋老人,而是一本厚重的乌兰牧骑史书。

从赶着马车、骑着骆驼,以蓝天当幕布、以绿地当舞台,随时随地演起来,到坐着拖拉机、大卡车,再到乘坐豪华大巴、流动舞台车。60余年过去,新乌兰牧骑人将继续在鲜艳的红旗下,迎着朝霞,踏着露珠,冒着风雪,顶着黄沙,书写出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猜你喜欢

老队员乌兰牧骑蒙古包
我爱我的蒙古包
新时代乌兰牧骑表演形式研究与探索
新时代乌兰牧骑表演形式研究与探索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盐城亭湖区南洋小学举行一年级学生入队仪式
蒙古包
国胖队的日常
国胖队的日常
冬训纪念
这是蒙古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