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威,烧“黄”了自己
2019-01-29崔传刚
崔传刚
2016年10月,我在一家母基金的投资人会上第一次遇见了戴威。当时他和他的ofo小黄车正如日中天。在国内外众多投资基金的追捧下,他的团队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便从北大校园里的“共享经济实验品”成长为一家“准独角兽”创业公司。我趁着他分享创业经历的时机,问了几个用户关心的问题。遗憾的是,包括我在内的众人当时还处在对共享经济的憧憬期,和戴威一样,我们对真正的困境一无所知。
两年后,已是沧海桑田。当初火箭一样上天的共享单车,用同样的速度变成了一地鸡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超过1000万人在网上排队,想要尽快取回他们在ofo账户里的押金;没人再请戴威去讲成功经验了,在许多媒体、投资人及供应商眼中,他已从创业英雄变成一个刚愎自用、年轻无知甚至是在步贾跃亭后尘的新“老赖”(已被限制消费)。
进入2018年,ofo坏消息不断,之前可以说经营不善,但“押金挤兑”事件却改变了整个商业模式的性质。经济大环境严峻导致融资难也好,创始人与投资人之间“宫斗”也好,毕竟不涉及太多公众利益,而千余万人的押金“被扣”,却让戴威背上了类似庞氏骗局的嫌疑——这位曾经信誓旦旦称绝不挪用押金的北大前学生会主席,如今竟不能及时归还每人99元或199元人民币。更让大众不满和焦虑的是,面对外界质疑,他从不解释,似乎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超过10亿元的巨额押金缺口。
押金问题不仅让戴威背上欺诈的恶名,更有可能成为压垮ofo的最后一根稻草。尽管戴威在最近的内部信中声称,他和公司将“不逃避,勇敢活下去”,并且要为“欠着的每一分钱负责”,但直到现在,我们仍不知道他是否真正有行动的意愿,更不知道他是否真正有能力负责到底。另一方面,即便戴威能将全部押金陆续退还,守住自己的信用底线,ofo也将失去绝大部分用户,陷入实际死亡的状态。
小黄车的命运已经闪现出最坏的征兆,再联想到其对手摩拜被收购,摩拜创始人胡玮炜辞去CEO职位,我们大体可以得出结论:共享单车作为过去两年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巨大泡沫,虽然市场需求还在,企业本身却可能要画上休止符了。
曾几何时,共享单车的玩家们依靠“烧钱”持续扩张,以维系公司估值和性命,憧憬着能在整个市场彻底饱和之前决出胜负,以为最后的幸存者可以像滴滴一样依靠垄断成为赢家。但他们高估了用户对共享单车的热情,或者说被恶性竞争蒙蔽了双眼,也低估了这场战斗的残酷性。
共享单车确实给我们带来过便利,但这场大泡沫更具有嚴重的负面影响:挪用押金带来的风险,严重的资源浪费,对公共环境的破坏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出来对这些问题做出彻底反思,更没有人愿意对此负责。
相对于资本的狂野,政策监管往往滞后,但我们还是希望这次失败能给戴威、创投圈以及监管机构提个醒。最起码,ofo之后不该再出现上千万人排队退押金这样的荒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