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与创新

2019-01-29韩珊珊

智慧健康 2019年34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医学院校思政

韩珊珊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0 引言

我国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我国纯粹中国特色的教育工作,在我国医学院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培养人才的基石与核心工作。在2018 年,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出思想政治工作需实现全流程管理的各项相关标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医学院校学生的道德思想与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这对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医学院校思想工作勾画了新的蓝图以及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应在新的背景下探讨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特点,分析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对医学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路径进行优化与创新[1-2]。

1 新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医学院校教育工作逐渐完成了人才资本向物质资本转变。我国改革开放后,医学院校教育工作出现高速发展阶段,且获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很大地增强了医学院校的教育水平。我国高等教育已渐渐步入快速成长的新阶段。医学院校教师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硬实力,成为决定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首要因素,想要更好地实现党的基本任务,其首要前提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随着人民文化素养的提升,我国医学院校师资队伍的科学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目前,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速度远远低于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3-5]。这种的态势将会导致教师队伍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后劲不足的状况。现在仍然有少数教师出现师德丧失与理想信念薄弱的状况,甚至少数教师发生言论失范等严重情况,因此,评价医学院校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不能只关注其业务能力,需同时关注教师的道德水平与思想政治水平。

2 当前开展医学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目前,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在医学院校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医学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工作体系不健全,呈现出碎片化的态势

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想改造工作,而且还是一个系统化、长期的工作。但是在长期的一段历史时期,医学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还是表现出一定的碎片化趋势。其中主要是缺少相关的教育管理体系,思想政治工作的涉及面非常广,应由多各部门共同参与,但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出现谁都能管、谁都能不管等不良情况。另外,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制度没有完善。有关的制度主要是通过组织宣传部门制定,医学院校教师的考核制度通过教务部门制定,师风师德的建设通过工会来负责,这就形成了多个部门管理的情况,难以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

2.2 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陈旧,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成熟与发展,许多医学院校教师的思想政治觉醒程度不能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一致的步伐,很多教师的教育工作仍然停留在过去集中教育的学习方式[6-7]。一方面,医学院校教师的思想教育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教师不能将工作的新观念、新成果与新理论及时地归纳到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里面。另外,很多思想教育工作的理念只是领导在上面讲、老师在下面听的旧观念中,甚至部分是一锅煮形式的教育,不管医学院校教师的思想觉悟差异和认识差异。

3 医学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优化与创新

3.1 建立完善完整的、系统的工作体系

医学院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形成体系化、系统化和常态化,对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一系列合理的与科学的顶层设计体系。在医学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需明确不同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我国部分省市在医学院校会议上发表讲话后,已经将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交给宣传部进行管理,还有省市专门成立教师思政工作部。在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真正地在管理上建立了完善的关系机制。此外,需建立健全完善的思想教育工作机制。切实结合医学院校的具体状况,建立一套管理、培训与考核于一体的工作制度,将教师思政工作贯穿于教师的全部工作生涯里,并且建立专门的工作评价考核部门,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通过人事、组织、教务、宣传与纪检等联合组成的评价体系,形成学期、学年的思政考核记录,对思政工作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考核。

3.2 创新教学形式,形成工作模式差异化

就实际情况而言,不同医学院校教师的思政不同,优化医学院校教师的思政工作的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师在意识上主动认可。教师的思政工作需以服务为主,应把教师的需求作为主导,依据教师教学过程中学科不同与程度不同,实施层次化和差异化的工作模式。一边以政治差异为基础,逐渐开展医学院校教师思政工作,对教师中的中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党员和非党员进行不同方法、不同内容的思政教育。另外,大量拓宽学习的路径,进行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学院可组织学习沙龙、经验交流以及老带新导师制等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并且需要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的作用,组织医学院校教师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尤其是以手机作为媒介的自媒体进行线上学习,让教师的学习方式更加易操作、接地气以及生动活泼。

4 结束语

医学院校教师中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单一和体系不完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情况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在新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表现出很多的新特点。中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硬实力,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8]。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我们党的基本任务的首要前提。

根据新时代背景下的医学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医学院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形成体系化、系统化和常态化,为医学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出切实的、可实践的顶层设计。就实际情况而言,不同医学院校教师的思政不同,优化医学院校教师的思政工作的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师在意识上主动认可[9-10]。教师的思政工作必须以服务为核心,必须是以教师的需求作为主导,根据不同程度的教师、不同学科的教师,采取有差异、分层次的工作方式。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医学院校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