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民:CERNET 培养了中国互联网筑路人
2019-01-29王世新朴艺娜
文/本刊记者 王世新 朴艺娜
1994 年,李志民博士从澳大利亚留学归国。与当时很多海外归国学者一样,已经“尝鲜”网络滋味的他,强烈地感受到了互联网蕴含的有望如暴风骤雨般颠覆时代的潜力,于是回国后便成为了发展互联网的积极拥护者和助推者,并参与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建设中。
谈及这25 年的发展历程,李志民认为,CERNET的出现既有偶然因素,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历史选择了CERNET,而CERNET 也没有辜负国家的信任和期待。除了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外,从某种意义上讲,CERNET 转制的结晶——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典案例。能够参与CERNET 的建设和改制并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感到非常幸运。
启用年轻人是CERNET 持续发展的保证
《中国教育网络》:1994 年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元年,而您恰恰是1994 年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参与到这个历史进程中的。您还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当时国外的互联网发展如何?
李志民:我最早接触互联网可以追溯到1990 年初赴澳大利亚留学时,因为专业是计算流体力学,所以使用计算机比较多。悉尼大学当时有一个计算中心,学者可以通过电子邮箱实现不同实验室、不同办公室之间的数据和信息交换,虽然只是局域网,但在当时看来还是比较先进的。
互联网在国外的发展很快。1994 年留学结束时,国外互联网已经出现网页浏览器,并开始出现了商业服务。同时,在学术界出现一个热门现象,教授、学者们开始制作个人网页,介绍自己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而拥有可以展示自己成果的个人网页是非常牛的事情。
我当时就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现在来看,1994年是一道门,门的一边是正在累积能量的互联网势能,另一边则是改变人类文明的互联网新时代。这道门就是即将爆发的互联网奇点,而CERNET 恰恰就出现在了这个关键的节点上。
《中国教育网络》:你是如何参与到CERNET 建设中的?CERNET 建设过程中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李志民:1994 年留学归国后,我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因为不能再使用电子邮箱,感到非常不适应。当时,中国主张外事交流要“以我为主,强强合作”,而国内高校的教授却连电子邮箱地址都没有,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学术会议时,感觉比国外的教授“矮”了一筹,又谈何“强强合作”。
此时,在高层领导、机关干部和部分学者的推动下,原国家计委与国家教委共同下决心做中国自己的互联网——CERNET。因缘际会,我被调到原国家教委外事司工作,工作之一是负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的国际合作部分,由此正式加入CERNET 这个大家庭。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能够参与到CERNET的建设,我感到非常幸运,它是我们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全国性的骨干互联网。
谈到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一件事我至今还记得。CERNET 是一个科研联合体,刚开始建设时我们在技术上还处在摸索和学习阶段,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当时的外事纪律十分严格,CERNET 建设初期的对外接口、主要设备的进口等,都需要由政府部门出面担保。CERNET 最早的两台主机是从美国进口的,根据美国的要求,主机只能用于科学研究,不能另作他用,而代表中国政府签字担保的人就是我。
《中国教育网络》:当时欧美等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建设CERNET 这件事的?
李志民:从我个人的工作体会来看,当时国外发达国家对于中国建设互联网是持支持态度的。他们希望中国的互联网能够有所发展,能够与国际互联,不要脱离互联网体系,但是他们显然没有预见到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
《中国教育网络》:在CERNET 建设初期,我们面临着哪些困难?
李志民:CERNET 建设之初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不足,这就导致租用线路和购置终端设备都存在困难。CERNET 最初没有自己的光缆,需要租用电信的线路,费用非常高。经过不断努力,CERNET 最终建成了自己的光纤传输网,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另外,计算机在当时是典型的稀缺品,高校基本没有计算机,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也屈指可数。CERNET是一个实现计算机联网的项目,那么就要解决计算机紧缺的问题。当时的经费连租用电信线路都很困难,购置计算机更是无从谈起。领导交给我们一个任务,寻找大公司以捐赠的形式支持教育和科研发展,解决计算机的问题。后来,经过多方努力,IBM 公司出资在全国建设了二十余个计算机实验室。由此,师生可以规模使用计算机从事科研工作,教育网的建设也解决了终端设备问题,对计算机的应用和互联网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除了经费困难,人才储备也是CERNET 建设时面临的一个问题。当时只有少数学校的少数专家在做互联网技术的相关研究,其他人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为此,当时的国家教委在选拔研究人员方面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决策——启用年轻人,这也保证了CERNET 能够长期持续发展。以吴建平、李星等老师为代表的第一批CERNET 专家很多都是从海外留学回国的人才,在CERNET 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ERNET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国教育网络》:CERNET 已经走过了25 个年头,从您的角度看,CERNET对于我们国家的意义何在?
李志民:CERNET 之所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说到CERNET 建设的意义,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科研水平得到提升。CERNET 的出现,为高校教授及专家学者开展科研方面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基础服务支撑,有助于国家科研水平的提高。未来,希望CERNET 能够在这方面提供更多服务。
其次,培养人才以支撑国家互联网发展。大家对很多互联网应用公司耳熟能详,但对背后的技术支持并不了解。这就好比老百姓知道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却不知道路是怎么修建的。CERNET 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培养了中国互联网的筑路人,培养了大批幕后支持互联网基础设施运行的技术骨干。
最后,引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CERNET 专家根据国家需要和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迅速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的研发和实践工作,实现了核心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并陆续承担了一批下一代互联网研发和应用试验项目,推动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科技进步和网络建设,尤其是立足于国产设备和自主研发,设计并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纯IPv6 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NGICERNET2,为我国在未来IPv6 时代获得更大的国际话语权做出了贡献。
《中国教育网络》:您觉得自己对于CERNET 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李志民:2000 年我从美国回来后,被派往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工作,职责之一是负责CERNET 的运行管理工作。当时,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主干网络,教育部党组希望将CERNET由一个科研联合体转变为一个运营实体,以保证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发展中心的另一项工作职责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从某种意义上说,CERNET的转制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这也得益于它符合国家发展互联网、培养互联网人才的需要。所以,我为自己能够在CERNET 建设之初就参与其中,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并且在教育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清华大学等十所大学领导的积极支持配合下,与专家紧密团结协作,为CERNET 由科研联合体转制成为一个可靠的运营实体,成立赛尔网络有限公司贡献一份力量而自豪。
《中国教育网络》:您对CERNET 及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望?
李志民:CERNET 经过25 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下一代互联网IPv6 的发展对CERNET来说也是一个重要契机。未来,希望CERNET 继续加大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要求的领军人才的发掘,同时不断研发信息技术,推动中国成为引领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国家。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赶上了互联网的好时代,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目前,全国受教育人口是两亿六千万,CERNET 服务的用户仅有三千万,需要开发的服务对象还有很多。面对着如此广阔的市场,让更多师生能够享受到教育网的专业服务也是赛尔人的责任。我坚信,只要努力,每个赛尔人都会有一个美好的事业前景。
互联网发展是渐变过程
《中国教育网络》:从您的角度看,未来互联网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李志民:谈及互联网的进化,我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通俗性的和学术性的。
通俗地看待互联网的发展,就是从老百姓理解的互联网使用的角度,我把它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是信息互联阶段,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知晓和表达的权利受限,互联网的出现解决了信息传播的问题,极大满足了人类的知情权;第二个是消费互联阶段,它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为购物和购买服务提供方便,但不仅限于电子商务,还有很多今天没有的形式,未来都会慢慢出现;第三个是生产互联阶段,这是一个大规模私人订制的时代,身边的事物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订制;第四个是智慧互联阶段,互联网会推动人类的精神消费和文化艺术进入大繁荣时代。
一个阶段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上一个阶段的结束,比如信息在生产互联阶段会发挥更大的优势。我一直强调,互联网颠覆了“中央复杂,末端简单”的传统信息传播规律,但凡受信息传播影响的相关行业,都会在互联网的促进下发生改变。
从学术的角度讲,互联网的技术变革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我认为,能够颠覆规律的技术非常少,比如时下很热的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效率和效益,并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规律,所以技术的发展是相对稳定和渐变的。
《中国教育网络》:互联网未来将会对教育发挥哪些作用?
李志民: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非常大。教育形态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农业时代的教育特点是规模小、没标准,但有个性化,工业时代的教育特点是有一定的规模,标准化,但缺乏个性化,这其实是与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背道而驰的。到了信息化时代,没有人能够垄断知识,所有教育要素都在网络平台上聚集,大家各取所需,实现了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不仅如此,它还能够真正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当然,教育未来的发展还需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转变思想观念。
《中国教育网络》:您一直在推动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工作,做这件事的初衷是什么?
李志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是2003 年开始做科技论文在线发表工作的,现在这个平台每天的投稿量已经超过100 篇。因为参与了CERNET 的建设,了解了信息传播对相关行业的影响,所以我认为论文应该在网上发表。传统的论文发表周期长,影响了知识的传播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原创知识产权在论文发表过程中难以得到优先保护。研发这样一个平台,是对传统期刊发表论文的转型发展。
相比国际上同类型的论文发表平台,我们更加注重保护中国人的知识产权。中国的专家学者在向国际期刊投稿时,因为英文表达不够准确而未能通过审稿,但前沿的研究思想可能被盗用,这一问题在今天仍然突出。对此,我们的平台可以提供证据,保护国人的知识产权。我也一直主张,国家有权利要求获得资金支持的研究部门和研究人员使用中文撰写论文,学术交流的语言是随着大国的兴衰而交替的,使用的学术语言不会影响论文本身的科学价值。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科研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对大部分学科来讲,论文只是科研的副产品,不应该将其作为科研的主业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