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在探求数学原理和解题过程中提升素养
——两种计数原理观摩课

2019-01-29江苏省金湖中学陈万斌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涟水例题原理

☉江苏省金湖中学 陈万斌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要素.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又是数学基本思想的升华.数学基本思想是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的桥梁,获取的渠道主要在课堂,所以渗透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还是课堂教学.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注重课堂设计、关注数学思想,使学生切实掌握数学思想,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方法、思想,还能让学生领会数“理”,更能让学生感悟、渗透数学素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寻求数“理”,下面是笔者在江苏省郑梁梅中学开设的一节观摩课,在此展现给大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2)正确地理解“完成一件事”的含义,能抓住问题的特征,正确地选择“分类”或“分步”.

(3)利用两个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特征,厘清“分类”和“分步”.

教学难点:合理进行分类或分步,利用计数原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早有所闻,江苏省郑梁梅中学的学生聪明好学,今天有了一次体验做“郑中”教师的机会.但险些失去这次机会,金湖到涟水路途较远且客车一天上午仅有三个班次:7:00、8:00、10:00.

师:我乘客车从金湖到涟水有几种方法?

生:有3种方法.

师:我当时坐在车上,浮想联翩,得到以下两点感受.

感受一:(思考到达涟水的其他走法)

师:在江苏省淮安市内,就交通而言,涟水与其他县有何区别?

生:涟水县有飞机场.

师:真羡慕涟水人,有飞机场.

师:倘若从金湖到涟水有飞机航班(我就能很快赶到涟水).

师写在黑板上:

乘客车:金湖到涟水有三班.

乘飞机:金湖到涟水有两班.

师:这样从金湖到涟水就有几种走法?

生:3+2=5(种).

师:为什么是3+2,不是3×2?

生: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能“独立地”“完成这件事”.

师:金湖有“湖”,涟水有“水”,不妨设还有水路可以到达.

即乘船:金湖到涟水有四班,则金湖到涟水有几种走法?

生:共有3+2+4=9(种).

师:你能联想到什么?从数学角度抽象概括出一般性结论.

生:独立地完成一件事共有k类方法,每一类分别为mi种方法(i=1,2,…,k),则完成这件事共有m1+m2+…+mk种方法.

师:数学家为了加深记忆,形象地称之为“加法”原理.

师边说边写:加法原理方法数为m1+m2+…+mk(分类).

感受二:(可以经过中转站而分步到达)

师:我当时还有一个想法,我们都属于淮安市,各县城与淮安市汽车总站每天通车次数很多,我可以怎么来?

生:如果金湖到淮安总站一天4班,淮安总站到涟水一天6班,则共有4×6=24(种)走法.

小组讨论.

师:两种线路时间上要“协调”起来.(课后思考)

师:你能从中类比得到什么结论?

生展示并回答:通过类比加法原理知道,如完成这件事,需要k个步骤,每一步都有mi(i=1,2,…,k)种方法,且每一步缺一不可,则共有m1×m2×…×mk种方法.

师:你们看叫什么原理好呢?区别在哪儿?

生:这叫乘法原理,如果采用“分类”完成这件事,就用加法原理;如果采用“分步”完成这件事,就用“乘法”原理.

(二)探求新知

师:这就是今天所讲的两个计数原理,让学生打开课本浏览书中的两个计数原理的叙述.你们有什么启发?

生:(1)理解“完成这件事”的具体含义;完成这件事要分清是分类还是分步;分类用加法原理,分步用乘法原理;(2)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我们学会了抽象概括;数学又高于生活,数学也是活生生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师:按照这两种想法,我到涟水可以有几种方法?你能想到什么?

生:共有3+2+4+4×6=33(种).

师:有何启发?为什么呢?

生:先分类后分步;考虑问题一般先从大局考虑,即先分类.

师:如何区别“分类”和“分步”呢?

生:从中提炼出“完成这件事”的真正含义,“这件事”是分类完成还是分步完成,“分类”或“分步”是由“完成这件事”所决定的.

师:你们能举例说明“分类”和“分步”的区别吗?

学生讨论、代表展示;教师进行评论、点拨、鼓励.

(三)学以致用

问题1:3本不同的语文书,4本不同的数学书,2本不同的英语书,从中任取1本书,你有多少种选法?

生:3+4+2=9(种).

师:为什么相加呢?

生:完成“选1本书”这件事,分三类书种,因而采用加法原理.

变题1:从中任选2本不同学科的书,有多少种选法?

生:先分三类,即:(1)选择语文、数学书各1本,(2)选择语文、英语书各1本,(3)选择数学、英语书各1本.而每一类再采用分步完成,故选法总数=3×4+3×2+4×2=26(种).

师:你有何启发?

生:解决问题应考虑“先分类再分步”的思路.

变题2:从中选3本含语、数、英学科的书,有多少种选法?

生:3×4×2=24(种),“完成这件事”是采用“分步”解决的,因而采用乘法原理.

师:抓住题意的特征和含义,进行分类或分步.

(四)巩固提高

(1)例题探求.

例题1:从0、1、2、3、4中取三个不同的数字能组成多少个三位数?

教师引导学生画框图.

生:完成这件事分三步,先在百位上填数,之后在十位上填数,最后在个位上填数,共有4×4×3=48(个).

师:本题的解决对我们有何启发?

生:画框图比较直观明朗,容易理解.

师补充:要求学生有建模能力.

模型化能力:(画框图)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

例题2:4名同学参加语、数、外三项不同的比赛,每位学生必须参加且只能参加一项比赛,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案?

生:这件事就是“共4名同学,每名同学选择一项比赛”,4名同学都选定比赛科目后就算是“完成”事情,所以需要分四步完成,即有3×3×3×3=34(种).

(2)重温例题.

回到例题1.

师:你们有其他解题方法吗?

生展示:先不管百位上不能安排“0”这一特殊情况,即总体考虑,然后把不满足要求的情形去掉.即有5×4×3-4×3=48(个).

师:有何启发?

生:这叫逆推法,也叫排除法、去杂法.

师补充:需要学生有反推、倒推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化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回到例题2:把4封不同的信放入3个不同的邮箱,有几种不同方案?

生:4+4+4=12(种).

师:其他同学的答案也是12种吗?

小组思考.

生:应该与4名学生选择3种比赛题意的本质一样,就是“把每一封信投入信箱”就算完成任务,应该是“分步”完成这件事,采用乘法原理,即3×3×3×3=34(种).

师:实际生活中,邮寄4封信你是这样处理的吗?有何启发?

生:不是这样处理的.读懂题意,分四步完成这件事,即把每一封信逐一投完,事情就算完成.

师:要从习题的表面读出题中隐含的数学层面的意思,即能从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出数学问题,让实际问题呈现“数学味”,即对问题进行“数学”形式的“抽象”和等价转化.

数学化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转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变题1:4名同学参加语、数、外三科不同的比赛,每科竞赛只允许一名学生参加,有多少种不同方案?

生:应该是“分步”完成事情,采用乘法原理,即3×3×3×3=34(种).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应该是4×4×4=43(种),本质差不多,方法为化归法.

师:抓住问题的“主语”为“科目”,理解“完成这件事”的含义是语、数、外三个科目分别被“选定”.

师:思考用计数原理解决问题的步骤?

师生共同总结:用计数原理解决问题分四个步骤,即:读题抓特征、分类后分步、建模再计算、结果要检验.

感悟提升:教会学生知识、方法及解题思想是教好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从现代的人才需求和学生终身发展要求来看,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掌握更牢,学得更透,才能适应其一生的发展需要.核心素养的提高不是空泛的,要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呢?笔者认为:一是在知识的展现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提高核心素养.因此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去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二是在知识的抽象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提高核心素养.数学家华罗庚曾强调: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读薄就是通过抽象抓住本质,抓住重点,因为只有抓住本质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三是在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提高核心素养.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要引导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四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提高核心素养.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领悟数学思想、渗透数学学科核心素养.W

猜你喜欢

涟水例题原理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涟水之子
涟水之子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
涟水战役不应包含出击陇海路东段和众兴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