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中国护士”培养模式探讨
2019-01-29陈月琴刘淑霞赵志军
陈月琴,刘淑霞,赵志军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河南 漯河 462002
2014—2016年国际护士会(ICN)发布的国际护士节主题是“护士:变革的力量,提高健康系统的适应性”。连续3年发布“变革的力量”系列主题,可见变革创新已是全球护理发展的大趋势。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满足公众和社会对高品质护理服务的需求,一直是护理教育者必须研究和采取行动的重要问题。同时,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已成当下医护行业的迫切需求[1]。因此,探索高等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成为当今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2]。护理教育者需要反思护理专业现状、分析面临问题、设计发展方向,开展护理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该研究旨在总结我国护理教育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汲取发达国家护理教育的先进经验,融合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融入精准医学的发展理念,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时期“中国护士”。
1 现状分析
现代护理学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护理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的护理教育从建国初期以中专为主逐渐发展为中专、大专、本科并重,并开展了研究生教育。然而,我国的护理教育和护理实践一直是跟在“欧美模式”身后亦步亦趋。且因中国人口众多、文化差异,西方护理模式在中国的移植出现“南橘北枳”的结果在所难免。
首先,我国在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上还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大部分高校仍旧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核心,缺乏对护理人才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对护理人才的职业塑造,导致我国护理人才角色单一、地位低下、职业空间狭窄,从而阻碍了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其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临床医学的压缩版,缺乏护理特色[3]。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也遵循着医学教育的模式—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临床实习老三段模式。课程设置注重医学基础知识,人文教育则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缺乏护理学自身专业特色。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一直提倡改革和创新,但在实际操作中,单纯的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对学生的知识传输仍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层面上。最后,学生在进入医院实习的过程中缺少衔接,缺少系统的实习计划和考核方案,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在实习岗位上问题凸显,比如语言沟通及非语言沟通能力差,影响了实习的效果[4]。
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出,我国护理人才的培养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主要是缺乏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2 社会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护士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①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行为、社会等成为影响健康的首要因素,卫生服务从单纯的治病向预防、治疗、康复、保健转变,培养适应这一需求的护理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必然。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关注是否生病逐渐转向了关注健康和生命质量,护理服务也更注重人的健康以及个人自我保健意识的树立和保健技能的获得,未来护理人才知识结构的转型及技能水平的提高是护理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③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及生活行为的变化,疾病谱发生了很大改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率持续提高,具有精准护理服务水平的专病护理专家将成为未来的热门护理人才。
④现代护理场所逐步由医院扩展到社区、家庭,护理服务对象由对患者的护理延伸到对健康人的预防保健护理,未来人们需求“我的护士”。
⑤大数据时代及移动医疗的开展给护理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造能力、成本预测能力等,也成为护理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⑥精准医疗的迅猛发展势必带来人类医学的革命,精准医疗、精准营养、精准健康管理等将发展成为新兴行业,由此给护理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护理人才的供给方—护理教育是否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能否为卫生系统提供符合社会要求的护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5]。因此,护理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需求,培养的护理人才不仅仅局限于生活护理和各项护理技术的操作,更应向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从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多层面进行个性化、精准化的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
3 未来“中国护士”的基本特征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耦合。培养中国护士必须要考虑中国的文化背景。护理科技方面学习欧美,但在人文方面一定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可以引进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技术,但是无法引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南丁格尔,中国需要自己的南丁格尔—林菊英、林巧稚等[6]。因此,“中国护士”必须是既具有现代护理特点,又具有祖国传统医学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新型护士。在内涵上,应熟知中国传统文化,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精髓,如中医穴位治疗、中医食疗、中医健身学等,掌握现代护理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护理心理学、康复等健康相关学科知识及技能,能够为“人的健康”提供多元化、整体化的护理服务。
在形式上,具有“T”型特征:T的“一横”代表专业平台,即融汇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正确的专业价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等相关健康知识和技能,具有宽厚专业基础;T的“一竖”代表专业发展方向,在护理教学中拓展一批独特的岗位群技能培训,以便于学生在完成护理基本学历教育后再获得某一特殊的护理操作技能和资格证书[7]。即在某个护理领域具有明显的专业特长,将来可发展成为专家护士,如手术室护理、静脉治疗护理、高血压护理、糖尿病护理、肿瘤护理、伤口治疗护理、康复护理、血液净化护理等专病护理及专科方向护理,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护理服务。
4 “中国护士”培养模式
4.1 培养目标
2001年,国际护士会(ICN)修订了护理概念,即“护理是对处于所有情境中健康或有疾病的各年龄段的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给予自主性和协同性的照护”[8]。2005年,中华护理学会提出了初步的护理定义:“护理是综合应用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以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为服务对象,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对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提供照顾,以实现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恢复和促进健康的目的”[8]。护理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单纯的疾病,而是整体的人,既包括患者,也包括健康人,以及由人组成的家庭、社区和社会。护理的内容涵盖了维持健康、促进健康、恢复健康、减轻病痛,提高生命质量。
根据国际护士协会的标准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新型“中国护士”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能够综合运用护理学、祖国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等知识和技能,在国内外医疗机构、家庭、社区等场所,进行紧急救护、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为人的健康进行全方位、整体化、个性化、精准化护理服务的新型护理人才。
新型“中国护士”的核心能力应该从职业价值和态度、专业基本知识、专业核心能力等3个维度进行分解。职业价值和态度,包括专业价值与态度、法律伦理、角色发展等三个二级指标;专业基本知识,包括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基本知识、祖国医学基本知识、卫生服务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等5个二级指标;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临床护理能力、社区护理能力、健康管理能力、英语沟通合作能力、学习发展能力、教育咨询能力、创新能力、自我调适能力、成本预测能力等10个二级指标[9]。
在培养方向上,应该特别注重创新能力和适应各种卫生保健机构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护士的培养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意识和成本—效益观念,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基于数据支持的决策能力,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2 培养模式
按照宽基础、多方向—“一个平台+n个方向”的模式设计“中国护士”培养方案,即“专业通识教育+专科(专病)方向培训”。“专业通识教育”是平台,满足学生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文化的培养,满足多元化护理的需求,“专科方向”是紧贴岗位需求,根据职业新领域的开展而开设。专业、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全部开展双语教学。
4.3 课程设置
依据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和护理学科的发展,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计划,对课程进行优化组合,避免同一专业的交叉课程内容重复,更突出地体现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10]。构建按大类培养、方向灵活的“专业平台+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平台课程设置中,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注重科学与人文融合,特别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护理对象的职业态度和情感;专业课按照中国医院临床岗位设置,设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课程,因为护理学与医学是相互依赖的两门科学,护理学课程设置应与临床接轨,符合岗位需求;增设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精神护理等课程,并适当增加选修课,设置学科交叉、拓展知识面的课程,给学生留有决定自身侧重点和兴趣发展的空间。
课程内容上融合医学、护理学、中医护理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心理学等理论及技能综合设计,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着重突出护理、突出中国传统医学和文化特色,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项目课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注重学生护理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在教材编写体例上,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突出体现护理特色。
方向课程设置以临床岗位新领域的开展与发展趋势,设置糖尿病护理、高血压护理、肿瘤化疗护理、乳腺癌护理、血液净化护理、急救护理、围手术护理等专科(专病)护理方向,注重融入中国传统医学“辨证施治、辨证施护”的理念和技能,达到“同病异治(护)、异病同治(护)”,对患者实施精准化、个性的护理目标。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未来的专业方向发展奠定基础。
4.4 教学方法
作为学校教育中心的课堂教学必须转型。设计基于学生“学”的服务与支持,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做法,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鼓励学生个性的发挥和才能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课程空间,设计“微课堂”。探索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法,实施“翻转课堂”。改革学习方法,使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常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放眼学生的职业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丰富第二课堂,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俱乐部和兴趣小组,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熏陶、启发、拓宽学生视野。
4.5 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中,往往将教师作为评价的焦点和主题,“评人”和“评课”错位,把评课堂效果变成了对教师的评价,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缺少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后的改进措施也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艺术展开,缺少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如何帮助学生成长的措施。这样的教学评价导向,会误导任课教师只关注如何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突出强调了对教学质量和教学全过程评价的重视。因此,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价理念,引导教师树立为学
生服务的教学意识,教学评价关注教师为学生知识技能增值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做了些什么,关注教学活动是不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评价以不断改进教学、反馈教学信息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考试采用主客观结合评价、理论与实践综合评价等方法,以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发挥考试对学习的导向作用,鼓励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我国护理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以护理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为突破口,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发掘祖国医学宝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立有中国特色的护理学,培养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中国护士,是护理教育者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护理教育必将逐渐完善,护理专业也将更具学科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