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验课堂”构想的实现思路
2019-01-29陈凤梅
陈凤梅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厦门361003)
随着各国科技和教育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学前教育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期。[1]学前教育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更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将来面对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幼儿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的特殊性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丰富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艺术技能,还要求其具备过硬的教学技能教学技巧,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任重道远,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在短短的大学时间里面把他们培养成为毕业时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合格人才,这成为了每个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一直在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理论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里的一部分,它和技能、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共同构成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大板块。[2]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基本还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方式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活跃课程的气氛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体验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实际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学习知识。[3]“体验课堂”是一种通过改善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与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成效的探索,它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学方法上将知识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体验和经验充分结合,课堂管理中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体验感受,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否乐于学习、是否在学习和是否学会。在体验课堂中,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通过各种体验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充满乐趣和活力、让学习更加快乐,使学生的学习由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体验课堂的实践成为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个有益的尝试,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理论课程课程体验课堂的构建。
一、“体验课堂”构建的意义
如前所述,体验课堂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在结合学生特点、原有知识经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创设了各种体验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生成知识、理解和掌握知识,这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意义,一改以前学生上课被动、沉闷乏味的现象,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除此之外,体验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同时体验,寓教于乐,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快传授理论知识的速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此外,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验课堂的实施还具有如下意义。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围绕提升教育质量这个核心,教学创新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验课堂”的构建,突破了传统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4]在体验课堂中,教师的关注点是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体验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在多元化的教学场景中感受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创新性。这些有助于全面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前卫生学”中的“婴幼儿主被动操”这部分的内容,相对于以往老师的口头传授,在体验课堂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观看婴儿抚触等相关的视频,可以提供婴儿的形体道具让学生操作演练,甚至可以邀请早教机构的老师到班级实际演示给婴儿做抚触操,这种创新的体验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促进教学由注重结果向注重教学过程转化
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主要是以教学的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教师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学生学会了什么、教师该教给学生什么,而忽视了该采取何种方式将这些知识教给学生,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同样的,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教学评价也更多的是结果性评价和单向评价,学期末教师往往以闭卷考核的形式考查学生这学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好坏的衡量标准。[5]所以,平时一谈起专业理论课,学生表示很难学,枯燥无味,教师表示很难教,无法调动课堂气氛。随着体验课堂构想的提出和不断实践,教师们开始注重教学过程,开始关注他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能否高效地达成教育目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在“体验课堂”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共同参与、合作探究,在轻松、民主、平等、和谐的互动氛围中体验知识价值与情感态度,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幸福。这一教学重点的转变,符合教育教学改革所提倡的注重过程的趋势,也有利于最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
现在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除了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达到知行合一,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因此,在现有的培养模式中,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环节在学生培养过程的重要性,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见习、实习、课程的实训部分构成了本专业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多方位保障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体验课堂一改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情景式、游戏式、探究式和操作式等各种实践形式引导学生在实际的体验和感受中达成教学目标。以学前儿童游戏这门课为例,学生们可以改编民间体育游戏;在学前儿童体育这门课中,学生们可以创编轻器械操;在早期教育这门课里,学生们可以模拟给婴儿做抚触操。以上这些都构成了课程的实训环节,构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实践体系,有利于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体验课堂”构建需要遵循的原则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验课堂”的构建除了要遵循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注重体验形式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等原则外,主要还要遵循以下两大原则:
(一)保证教学体验与课程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相对较多,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课程论、学前儿童游戏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体验课堂”的构建不能仅仅囿于形式、流于形式,而是要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学科类型等要素来开辟合适的体验活动,力求实现课堂活动与理论知识的完美结合。以学前儿童游戏为例,教师在体验课堂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玩游戏、创编游戏、收集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游戏的种类和游戏的功能。以学生改编民间体育游戏为例,学生在动手创编的过程中掌握了民间体育游戏的种类和特点,知道了体育游戏的创编程序。在环境创设这门课里,学生通过在模拟教室进行环创掌握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总之,在进行体验课堂的过程中,不应让体验沦为纯粹的体验,教师以理论知识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创设和这些知识关联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感受和体验的真实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探索和学习。
(二)确保体验课堂与教学目标的充分融合
确保体验课堂与教学目标的充分融合,是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体验课堂”构建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6]体验课堂作为创新的教学方式,其本身不是目的,其主要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其各项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包括诸多课程,每一门课程所对应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其教学形式也有很大不同,必须要保证体验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从教学目标入手来设计体验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选择体验活动的内容和类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幼儿园环境创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重在让学生具备动手进行环创的能力,所以体验教学的形式更多的应该是采取操作形式,而不能仅仅观看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者讨论,形式应该服务于目标。在学前儿童游戏这门课里,在讲授游戏的种类这块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讨论辨析的方式,学生们通过讨论明确了各种游戏的特点,掌握了每种游戏类型的定义,因此,体验课堂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
三、“体验课堂”构想的实现思路
为了发挥体验课堂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保证体验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体验课堂”的教学目标
目标指引行动,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验课堂”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知识+能力”并重的教学目标,教师所采取的一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学生通过体验感受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巩固,并努力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体验课堂教学目标的核心。所以,在实际的体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长远、全局的眼光,不能停留、局限在体验的一些细枝末节上,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教学设计,开展多元化的课堂体验活动
在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验课堂”构建过程中,必须要优化教学设计,积极开展多元化的课堂体验活动,这是进行体验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一环。第一,积极增加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进行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的时候,专业理论课也要分为理论授课学时和实践学时,结合课程内容开展课堂教学演示、通过多媒体手段来进行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学生动手操作等体验教学环节,以此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第二,还应该增加课堂体验活动的类型,采取模拟教学活动、操作式、情景式等形式,而且还应根据教学目标把这些形式综合起来运用,从而确保课堂体验教学效果的达成。总之,必须要积极开展多元化的课堂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多个学习场景中自由转换。
(三)打造完善的“体验课堂”教学保障机制
打造完善的高校学前教育理论课程体验教学保障机制,积极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环境、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来进行优化,从而为学前教育理论课程体验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7]第一,积极增加资金支持,打造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验课堂”实践基地,增加实训室的种类,如学前教育活动模拟实训室、手工制作室等,从而为课堂教学需要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支持。第二,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在体验课堂中扮演着引导者的作用,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掌握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具备能结合实践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各高校应积极组织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和深造,对于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提升,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后续的教学实践。
(四)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体验课堂作为教学创新的改革之一,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在亲自的体验和感受中进行学习,因此,体验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评价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力求评价全面、客观、科学[8],这样才能保证体验课堂长足的发展。第一,构建科学化的教学评价体系,确定可实践的教学考核方法,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有效的评价。第二,保证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改变传统以成绩评价为核心的评价观念,把评价的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里,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水平、表达能力、创造精神等,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第三,实现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向性,不仅要实现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同时也应该提倡师生互评、学生小组评价等。总之,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必须要加速多元化学前教育考核体系的建立,充分保证体验教学的效果和价值。
(五)促进体验课堂的课外及社会化延伸
学前教育理论课程“体验课堂”的构建是个全方位的过程,不仅仅要求开展多元化的课堂体验活动,还应该实现向课外及社会化的延伸,把这一教学理念落实到学生的全程学习过程中去。比如,课后积极组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幼儿园名师讲座、参观幼儿园等系列活动。与此同时,还可以不断鼓励学生服务社会,选择到农村、城镇幼儿园支教,调查省、市或县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等。这个过程不仅仅能够加深他们对于目前社会学前教育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现在很多高校在暑期的时候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前专业理论课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个契机给学生安排相应的任务,带着“专业任务”去实践,实现体验课堂课内课外的一体化。
四、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验课堂”的构想对于推进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也是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明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验课堂”教学目标、开展多元化的课堂体验活动、强化教学体验课堂的课外及社会化延伸、打造完善的学前教育体验教学保障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学前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等,从这几个维度来全面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验课堂”构想的落实。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验课堂”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