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力学学报》发展历程看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
2019-01-29刘俊丽
■刘俊丽
《力学学报》期刊社,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100190
科技期刊发展与学科建设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1],科技期刊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为了探索期刊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前人进行了诸多研究,例如刘岩等[3]认为高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指出要办好学报,必须紧紧围绕学科建设;潘和平等[4]以《疾病控制杂志》10年办刊实践为例,探索出学科与期刊建设实现发展双赢的有效途径;王雪萍等[5]分析科研机构创办科技期刊的必要性以及依托科研机构发展的科技期刊的特点,为科技期刊与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出了建议。期刊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但现阶段仍有必要追根溯源,通过回顾一种科技期刊的历史,深刻理解其创办背景和历程,探讨其对学科建立及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力学学报》是国内第一种力学学科的科技期刊,创刊于1957年,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创刊、停刊、复刊、再停刊、再复刊的发展历程,如今发展成为力学界学术水平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期刊之一。它对推动力学学科规划、促进我国力学学科发展,团结广大力学工作者,扶植新兴学科,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作出重要贡献。从中国力学学科发展史来看,它见证并引导了中国近代力学的形成。本研究将回顾《力学学报》创刊背景以及6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探讨《力学学报》对中国力学学科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 《力学学报》发展历程
1.1 创刊背景
在1949年之前,力学在国内还没有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52年,周培源先生在北京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1953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力学的研究机构——力学研究室,由著名力学家钱伟长先生担任室主任。
1955年10月18日,钱学森先生回国,与钱伟长先生合作创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于1956年1月16日宣布成立。1956年春,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关于科学技术的远期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6],确定了包括“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长江流域规划和大型水利工程及水轮机组的设计与研制”等57项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等一大批著名力学家都参与了有关力学规划的调研和制定、组织与实施工作。规划中“确认力学为一级学科”,指出“力学是一切工程技术的基础。近代的航空、火箭技术发展中,力学研究常常是它们的先导”,还给出了力学科学的发展方向。
1957年2月5—10日,由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和技术科学部发起的第一次全国力学学术报告会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国力学学会,通过了会章,选举钱学森为理事长[7]。伴随着中国力学学会的成立,《力学学报》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的学术会刊应运而生,1957年2月22日《力学学报》创刊号出版。次日,《人民日报》转引新华社的关于《力学学报》创刊的消息。《力学学报》的创刊标志着力学学科在我国的正式形成。
1.2 初创阶段(1957—1977年)
《力学学报》第一届编委会的组成汇集了当时力学领域的著名力学家,他们多数是力学各分支学科的开拓者。钱学森为主编,潘良儒为执行编辑,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王仁、王俊奎、刘先志、庄逢甘、沈元、吴仲华、杜庆华、李士豪、李敏华、周光坰、周培源、周履、林同骥、林鸿荪、陈宗基、郑哲敏、胡沛泉、胡海昌、范绪箕、陆士嘉、郭永怀、张国藩、张维、黄文熙、黄茂光、程世祜、蔡方荫、钱令希、钱伟长。在这一届编委会的31位成员中有17位陆续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任主编钱学森为《力学学报》制定了办刊目标——“我们希望《力学学报》的出版能更积极地推动我们的力学事业,……,促进中国力学工作队伍很快地成长起来,使他们能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任务,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并撰文《我们的目标》发表于首卷首期[8],文中指出:力学是一门技术科学,《力学学报》就是一门技术科学的学报。确定了《力学学报》的定位:发表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力学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特约总结性专题研究报告等。
在《力学学报》首卷中还刊发了林同骥、胡海昌、周培源、王仁、李敏华、钟万勰、吴仲华、郑哲敏、周恒等科学家的文章。这些文章中的有些成果在第一次全国力学学术报告会上进行了交流,有些成果纳入力学教材,例如,塑性力学在当时的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李敏华的《材料的应力应变曲修对于塑性平面应力问题的解的影响》和王仁的《平板上压制筋条的塑性流动问题》中所涉及的内容被选入力学本科学生教材。
1958年1月,《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换届,第二届主编为郭永怀。1959年10月,正值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力学学报》第3卷第4期作为“庆祝建国十周年”专刊出版,专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撰写的《十年来我国力学的发展》[9],总结了建国十年间中国力学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这段时间是力学建设时期,主要工作集中在力学人才的培养和机构的建立上。在学科建设方面,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已逐步完善,同时还开辟了电磁流体力学和高速水动力等力学新领域。
自1960年的第4期始至1961年因为反右倾运动,全国期刊整顿,《力学学报》首次被迫停刊。1962年复刊,复刊后连续出版了18期。到1966年第3期,被迫第二次停刊。直到1973年,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名义向上级申办名为《力学》(季刊)刊物,并于1974年正式出版。1974—1977年,《力学》担负着为力学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的重任,并以此维系着与广大力学工作者的联系,坚持报道力学工作者的研究工作成果、进展和心得,并跟踪世界前沿课题[10]。
1.3 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0年)
1977年10月,中国力学学会党组在北京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决定正式恢复学会组织和申请《力学学报》复刊。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力学学报》刊名题词,该题词沿用至今。
1978年1月,中国科学院出版委员会批准将《力学》恢复为《力学学报》。1978年8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力学学科规划会”召开,周培源任会议主席,会议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草案)·理论和应用力学》(以下简称《力学规划》)[6]。在《力学规划》中给出了力学的定义和性质:“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力学科学是许多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基础”;阐明了现代力学的新特点,并指明了力学学科的分支学科及新的生长点;规划出15项重点项目。在会上,钱学森还主持召开了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恢复与建立各分支学科的专业委员会,并宣布《力学学报》复刊,郑哲敏担任《力学学报》第三届编委会主编。复刊以来,《力学学报》受到了力学界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收稿量大增。为扩大学术交流,1981年,《力学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为了向世界宣传中国力学学科成就,交流学术思想,报道中国力学科学的最新成果与动态,1985年1月,《力学学报》英文版AataMechanicaSinica(AMS)正式出版。AMS是《力学学报》发展的派生产物,也是《力学学报》发展的重要成绩,为中国力学科学在国际上扩大交流开辟了一条途径。AMS创刊之初,主要刊登的是《力学学报》中优秀论文的译文。从1989年起,AMS不再刊登《力学学报》的译文,实现独立出版,但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同一个编委会承办这两种期刊。
1.4 蓬勃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1.4.1 国际化发展
1991年6月12日,《力学学报》申请获批标准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0459-1879。同年,据中国科技情报所《新闻出版报》报道,《力学学报》被国际六大重要检索系统中五大检索收录,分别是美国的《工程索引》和《化学文摘》、英国的《科学文摘》、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苏联的《文摘杂志》。1995年,AMS被美国《工程索引》收录。1999年,AMS被SCI收录。从2000年开始,AMS组建国际编委会。2006年,《力学学报》被作为Ei Compendex数据库的核心期刊收录。
1.4.2 数字化发展
《力学学报》是最早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刊物之一。1993年《力学学报》率先实现微机排版;1995年成立《力学学报》期刊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力学学报》较早开展了期刊网站的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建设。2004年,《力学学报》建立了期刊门户网站“lxxb.cstam.org.cn”,实现创刊以来所有论文的全文上网和全部免费下载,同时,采用网络投稿和审稿系统,开始期刊网络化办公。2011年正式启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该平台先于纸质期刊发表作者的数字版论文,快速实现期刊单篇论文即时在线出版,缩短了出版周期,提高学术期刊文献出版的时效性和影响力。2014年开通“力学学报”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接口二次开发,提供文章检索、过刊浏览、当期目录、投稿和查询稿件状态等功能。自2015年始,HTML格式论文全面上线。
1.4.3 栏目建设
近年来,由于《力学学报》刊载论文数量大规模增加,研究成果大规模扩大,涉及到的领域及交叉学科越来越多。《力学学报》第11届编委会结合来稿内容的学科特点及学科背景,将期刊的报道栏目由原有的“论文”“研究简报”栏目,按分支学科细化分类,分为研究综述、主题文章、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生物、工程及交叉力学等。2014年新增了“科学基金”栏目,专门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基金申报情况及基金委员会资助学术会议的活动纪要等。2019年,开设了“力学人物追忆”专栏,专门报道已过世的、在力学某些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力学家的学术成绩。
2 《力学学报》对力学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主编钱学森、郭永怀、郑哲敏、林同骥、黄克智、吴承康、王自强、杨卫、程耿东、郑泉水、魏悦广的带领下,在编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力学学报》积极探索办刊方法,以更好地引领力学科研方向,推动学科发展。《力学学报》十分注意发现和宣传学科新的生长点,对新学科或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研究给予特别的关注,《力学学报》以其预见性和敏感性最早刊载了许多介绍性和开拓性的学术成果,扶植并推进一些力学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如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爆炸力学、岩石力学、断裂力学、生物力学、非线性力学等。
正如庄逢甘先生在《中国力学事业50年》[11]一文中所说的“《力学学报》至今已走过了50个春秋,为力学科学在中国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力学学报》是对力学学科以及工程学科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期刊。由于篇幅限制,本研究仅以断裂力学、爆炸力学和生物力学为例说明《力学学报》在推动扶植并促进新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方面所做的部分工作。
2.1 刊登首篇断裂力学学术论文,掀开中国断裂力学研究序幕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原子能、航空、造船、机械制造、建筑、石油化工、铁路运输等都提出了大量断裂相关课题,迫切需要大力开展研究。1974年4月《力学》第2期,刊发了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十二室断裂力学研究组撰写的《断裂力学研究的几个课题》[12],该文涉及以下5个课题:裂纹体的弹性应力分析、裂纹前缘的弹塑性应力分析、实验技术、疲劳裂纹扩展、在应力腐蚀方面的应用。这是中国关于断裂力学研究的首篇学术论文,掀开了中国断裂力学研究的序幕。
1974年10月28—30日,《力学》编辑部组织召开北京地区断裂力学座谈会(即全国第一届断裂力学会议);1976年11月11—22日,由《力学》编辑部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共同组织召开了北京断裂力学交流会第二次会议,会后由中国科学院向全国发文推广断裂力学的研究与应用。
1977年6月19—24日,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冶金部金属所、北京航空学院组成的“中国断裂力学小组”,首次参加了在加拿大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断裂大会。中国力学学会经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国际断裂学会。至此,中国力学学者登上了世界力学舞台。断裂力学理论推广应用于工程技术各方面,也为固体力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为增进各国断裂力学学者之间的友谊和学术交流,于1983年11月22—25日在北京召开了国际裂断力学学术会议。这次会议由国际断裂学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Fracture,ICF)组织,委请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航空学会共同筹办,参会代表160多名(国外代表43名),这是首次邀请近百位国际断裂学者参与的断裂力学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中国学者向国际同行介绍了中国的研究成果,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2013年6月16—21日在北京召开了第13届国际断裂大会(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acture,ICF13)。此次大会是中国自1977年加入国际断裂学会以来,首次承办该组织的最高级别会议,也是该系列会议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这次会议使中国从事断裂疲劳研究的学者与国际同行进行了空前的充分的面对面的交流,也使我国断裂研究与应用得到全面展示[13]。
2.2 刊发爆炸力学系列文章,促进爆炸力学蓬勃发展
爆炸力学是研究爆炸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力学效应的利用和防护的学科,它是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物理力学、化学相交叉的一门理论,也是工程应用上极有特色的新型学科。钱学森、郭永怀极力倡导爆炸力学在我国的发展。中国对爆炸力学的研究是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后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力学》的“讲座”栏目连续刊登了3期关于《定向爆破机器在农田基本建设中的应用》的文章,收到了很大的反响。另外,《力学》利用“知识介绍”小栏目还介绍爆炸力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例如鲍力的《浅谈爆炸力学研究些什么问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撰写的《高速摄影在爆炸力学研究中的某些应用》以及1974年1月刊发的《聚能射流侵彻过程模型律》《石砭峪水库定向爆破筑坝成功》。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有3个关于爆炸力学的项目获奖,分别是“聚能射流和浸彻机理的研究”(郑哲敏)、“定向爆破开山造田和筑水坝”“穿甲模拟技术研究”。
《力学学报》第三任主编郑哲敏先生以其在爆炸力学等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力学学报》在2014年第6期也发表了爆炸力学主题文章以示祝贺。
2.3 开拓国内生物力学
在1976年前后,我国有一些单位开始研究生物力学;而在1978年全国力学学科发展规划中,生物力学被列入薄弱和空白分支,且在《力学规划》中特别提出生物力学是力学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当年《力学学报》就刊发了吴元鹏和蔡志娟的《流体弹性波在医疗中的应用》、陶祖莱的《关于动脉血流线性理论的基础》。
《力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中国力学学会组织了有关生物力学学科的调研,陆续发表了综述文章和有关脉搏波(脉像诊断)、心血管流动、骨骼力学、运动力学等的文章和最新科研成果,当时发表生物力学相关论文的作者中,虽然部分作者先前是从事流体力学研究、一般力学研究或固体力学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已渗透到医学界,并为医务工作者所用。中国力学学会组建了生物力学专业委员组,促进了生物力学各分支的发展,专业组已成长为专业委员会,并促成生物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的联合。
2.4 充分发挥力学的桥梁作用,促进力学与工程的结合
力学学科的突出特点是连接基础科学与工程应用的桥梁。充分利用《力学学报》龙头期刊的优势,将科技期刊的作用和力学学科的整体发展、和力学学科在国家重大需求中的作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力学学报》一方面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力学学科前沿组织刊发高质量主题文章;另一方面,借助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一系列学术会议,选择前瞻性的、有巨大潜力的会议主题,组约优秀会议论文。
近几年来《力学学报》组约的“近地行星探测动力学与控制”“颗粒材料计算力学”“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页岩气开发中的力学问题”“地下结构”“热应力”等一系列主题文章,受到了广泛关注。出版主题文章已经成为《力学学报》的一大特色,在促进工程科学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 《力学学报》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品牌影响
《力学学报》以它的科学性、严肃性在力学界树立了良好口碑,成为我国力学领域最权威的刊物之一,在力学领域中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较强的专业辐射力。《力学学报》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均位列中国力学类期刊前茅,被国内外多个知名检索系统检索收录,论文在各类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刊登的论文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比例高达90%以上。《力学学报》还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重点期刊奖等。例如:1992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举办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选中,《力学学报》(中、英文版)均荣获一等奖;同年,《力学学报》在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一等奖;1999年,《力学学报》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这是我国期刊界的最高奖。2000年,《力学学报》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技优秀期刊特别奖;200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评选《力学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2年,荣获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重点期刊奖”;2009年,作为唯一的力学期刊入选《共和国期刊60年》;2014年,荣获“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5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力学学报》于2016年和2108年连续两届入选“2016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2018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2017年入选全国“百强科技期刊”。
4 结束语
回顾《力学学报》6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编委会的一致努力下,《力学学报》沿着钱学森先生拟定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行,在注重报道力学前沿发展方向和服务于国家重大应用需求成果的基础上,还注重报道交叉研究及新开拓方向的成果。《力学学报》推进了一些力学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如爆炸力学、断裂力学、生物力学等;创造出一种文化凝聚力,影响了几代力学人,使之坚定文化自信、学科自信;已经成为力学学科最新重要成果发布的交流平台之一,成为力学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促进中国力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作为办刊人应坚守创刊初衷,重拾办好中国科技期刊的自信。科技期刊应以传播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学科发展、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为己任,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支撑,为服务世界科技强国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作出实质性贡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