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类电影中艺术教师形象的构建启迪

2019-01-29邱艳

枣庄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艺术老师孩子

邱艳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一、艺术教师与审美教育

康德是以审美主体为立足点来探索美的问题的,康德把人的意识活动相对地分为三类:认识功能、意志功能、“快感与不快感”的情感功能,进而提出:“为了判断某一对象是美或是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知性联系于客体以求得快感或不快感”,[2](P299)因而,“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美的“普遍愉快”的反应,说明人类在感受“必然的愉快”,则是从人类作为文化物种的角度阐明其审美意识超越理性桎梏的一种心理规律。这些审美的意识在成长类电影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艺术教师除了传授艺术专业技能以外,他们更多的是传达了艺术要追求的真理和希望,艺术传达的思想和价值。电影《二十四只眼睛》和《山村犹有读书声》,艺术教师以自己的艺术情怀感化学生。虽然两部电影间隔了半个世纪,但艺术自由的气息是相通的,摒弃世俗带给我们的成见。正如基丁老师给学生们上诗歌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撕掉前辈们写的洋洋万言的“前言”。撕掉它,然后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这就是拥有着“自由”。只有这样,爱和浪漫才油然而生。作为一名艺术教师让这些聆听你声音的学生们学会热爱生命,感受到生命的多彩和美好,诗意地生存在这大地上。为了这个目标,也许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是值得的。想想艺术教育也很简单:慢一些、耐心地、循序地教导;绝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又悄悄地制造种种机会,培养他的自信;是对失败的理解、宽容与客观归因,是及时肯定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鼓励继续前进;是无条件的关注,关切与关爱。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当人的目的能够在客观规律的轨迹中得以实现,人就获得了美。把审美教育融合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里。

《二十四只眼睛》(Twenty-Four Eyes,1954,日本)里的女教师用自己的睿智和谦和拯救了村子的孩子们,她认真勤奋工作,除了做好自己本质的教师工作,还不辞辛苦地跑去孩子的家里访查孩子的情况,和孩子的父母沟通交流,以便学生更好的成长。在课堂上,她传授的不是书本知识,她更多的是告诉孩子们,村子以外有个美丽的世界,他们应该要看到外面的世界,然后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作为一名称职的老师,尤其人文学科的老师,传授书本的知识确实是最浅显的教学方法,教育真正的目的,是要让下一代学会思考的方式,和他们存在这个世界的价值。而审美教育,参与了满足人生不同层次需要的人类活动,记录了为满足人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人类所付出的代价,想象构划着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蓝图和前景或者本身就是满足人生需要的对象,电影里很多的艺术教育者也是要传达期望和梦想,为人们构造诗和远方。

在某种程度上,审美教育的功能就是感化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对艺术或科学有更为深刻地认识,以更好的实现自己人生形而上的目标。“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叶子,人也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3](P354)蔡元培在《哲学总论》中论述了各种学术的关系,特别谈到审美学是一个专门的学科,称“即教育学中,智育者教智力之应用,德育者教意志之应用,美育者教情感之应用是也”。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存在,从认知、情绪、气质、行为上表现出万千的差异,人类的个性就处在这些维度的组合中。宽容是教育爱的体现,“宽容学生,并把爱融汇进教育情境、教育过程、教育智慧、教育技艺中,使学生发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积极变化,这才是教师的爱和教育的爱。”[4](P66)

艺术教师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学生了解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东西:树立自己的人格与尊严,这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最终的目标。电影的手段各式各样,不管是鼓励还是惩罚,都是为了达到我们内心的诉求。“成教化、助人伦”“文以载道”,中国自古就比较重视艺术的德育功能。艺术教师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要责任,即席勒的所说的美育思想,他在《美育书简》中提到,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审美教育,他把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他的审美理想,要通过美育来变革社会,达到人的解放。他说:“道德状态只是从审美状态发展出来,而不能从自然状态发展出来。”[4](P144)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艺术教育,即通过艺术来净化人们的心灵,从而保持住内心的和谐。在世界这些优秀的电影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对于艺术的欣赏与追求,在这种追求里,渗透的是对艺术灵魂的敬畏,这些人类心灵的工程师,用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带给受教者心灵的安抚。

二、艺术教师与思想深度

中国的美育教育思想史源远流长,先秦时孔子就提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5](P51)朱自清先生在《教育的信仰》中谈到:“教育界中人,无论是办学校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当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该把它当做手段。如果把教育当做手段,其目的不外乎名和利;结果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荣滋长’,而且还会两败俱伤,一塌糊涂”。电影中几乎每一位老师都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们希望给学生带去艺术的光辉,可是社会的现实往往禁锢了他们的手脚,他们只能按照既定的规则去培养学生。因此,艺术教育者自身应该有健全的人格,以自己的思想深度潜移默化学生。从成长类电影中所涉及的主题来看,电影教育的基本手段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艺术,电影中的主人公也基本从事艺术教育活动,他们以自身的思想对学生产生了影响。“艺术是审美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是通过硬性灌输,也不是通过纪律约束强迫接受获得的,而是艺术作品所包含的美和意义熏陶、感染了接受者的结果。”[6](P166)

《放牛班春天》中的马修老师是一个音乐老师,用合唱团感化孩子们的心灵。柯达伊说:“合唱所产生的作用是教育目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合唱中,人们学会倾听、配合。对于艺术和谐、完美的追求和自觉形成的统一意志,取代了行政的约束。它所形成的纪律性来自艺术的内在表现和对于美感体验的自觉要求,而不是外在的压力。[7](P155)《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凯瑟琳老师教授艺术史,她让学生用艺术突破自己设置的羁绊。《死亡诗社》里的基丁老师用诗歌为孩子们打开别样世界的大门。艺术老师们好像春风化雨一般地影响着学生,怀着对学生善良的关爱,不以暴制暴,通过关心的方式,用爱和教育感化这些青少年。

或许《死亡诗社》只是想讨论世俗教育的悲哀,校长代表着老旧的秩序,而基汀老师则代表着战胜老旧制度的新生力量。虽然老师最后被打败了,但是他“点燃了革命的烈火,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学生们心底认可了这位老师,他们不再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随着基汀老师的步伐,追寻着真善美,探求诗歌带给他们的快乐与希望。站在桌子上的基汀虽然被赶走了,被世俗打败了,但是此时,有无数个新的基汀站到了桌子上。

但依然有很多的教育者则依然延续着古老守旧不知进取的教育方式,既无趣又虚伪,既无知又高傲,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和人性的基本诉求。就是这样的理性工具不断地钳制我们,所以很多时候学校需要一点不一样的气息,一种艺术的气息,学生们期待有一天来了一个将潘多拉魔盒打开的人,只不过放出来的是希望,欲望,呐喊,是心底你最深处的渴望与自由。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的,“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7](P95)就像死亡诗社的这所中学里,严格的规章制度其实也是在限制着这些少年的肉体的自由,但这些都不是最终的教育目的,这所严格的学校希望培养的是社会上整齐规划的精英,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可是诗歌老师勇敢地站了出来,用自己的思想挽救了这些被禁锢的学生,热情洋溢地怂恿着学生们去追求自由。

世俗对我们的剥夺不仅仅是肉体,其实对肉体自由的剥夺是低级的剥夺,也是最容易激起反抗的;但是,对精神自由的剥夺,却非常隐蔽,这使得有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自由在被剥夺,或者意识到了却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反抗。这个时候艺术教育者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思想和艺术的智慧担当起社会的重任。艺术教师担负着审美教育的重任,艺术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将直接影响艺术教育的成败。目前,我国的艺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来源较为复杂。有些学校的艺术教师,来源于艺术院团,他们的艺术实践能力很强,但是艺术理论水平不高。有些学校尤其是部分高校的艺术教师,清一色的博士毕业,他们的艺术理论水平很高,研究成果也很丰硕,但是他们的艺术实践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因此,艺术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努力弥补自己的短缺之处。

三、艺术教师与社会责任

艺术教师担负着审美教育的重任,尤其是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现状,在大中型城市还有一些艺术教育机构,对中小学实行课外的艺术技能培训。但是在学校里面,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的文化课之外,艺术审美教育基本是缺失的,学校虽然安排了艺术课,真正实行的没有几家。其实,一些必要的艺术课程对普通的文化课程起辅助作用,学生在学习之余,开设音乐或者美术课程,都是对紧张生活学习的调节。不管是音乐还是绘画,都是人类美好思想的结晶。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会帮助人们感受到自己身上不良的东西;音乐将儿童引进善良的世界。”[8](P3)鲁迅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蔓延,人情因亦日趋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人安。”

艺术教育其实也很简单:慢一些、耐心地、循序地教导;是小心地绝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又悄悄地制造种种机会,培养他的自信;是对失败的理解、宽容与客观归因,是及时肯定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鼓励继续前进;是无条件的关注,关切与关爱。马修先生对音乐的执着和热忱促使他组建合唱团,他的爱心和善良则让合唱团一天天壮大,也许一个真正完美的合唱团并不在于是否可以完美唱出每一句,最重要的是这个合唱团是否有灵魂,是不是每一位成员都用心在唱歌。从未被真正关心重视和温暖过的问题少年,在他们发声的那一瞬间才得以复活。被关禁闭和实施暴力对待成性的孩子们,终于在马修的指挥中团结有序、认真专注的他们唱出了内心的阳光,以及眼神中始终流动的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成长类电影里的艺术教育者正是要传达审美教育的意义,让下一代在精神上获得丰盈,在生活中过的从容,艺术教师担负着社会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描写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痛苦,他因为阅读障碍而被老师、父母、家长责难,于是调皮捣蛋到让大家都头痛!片中男孩的父母,都是优秀的社会菁英,他们对孩子也高度期待完美表现。但他们没有理解到孩子的真正问题,挫败无助失望中,选择将孩子放在严格管教的寄宿学校。当一个活泼快乐的孩子,丧失了他眼中该有的光芒、丧失了他童年该有的快乐笑容、甚至丧失了他说话的意愿时,小男孩心灵所受到的痛苦何等巨大沉重。

好在,他后来遇到了一位真正关心孩子心灵、千方百计因材施教的好老师,孩子终于等到他生命中风和日丽的好时光。这位老师担任了他一直以来缺失的家庭之爱,在生活上,阿米尔老师处处留心这个不同于常人的孩子;学习上,普通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天赋秉异的学生,所以,他采取了适应孩子的方式去慢慢引导他。“学生在很多时候犯错误,常常并无清醒的自我意识,事后往往是成人赋予其所谓的目的而纠缠不放,从而把孩子逼向教育的反面。”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也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星星在天空中与其它星星遥遥相望,它又是离群索居的。影片中的伊桑是星星,他拥有艺术的感悟能力与绘画的能力,他也是地球上的星星,注定不被人理解而孤独。这份孤独被绘画老师发现了,他认为还是要艺术来解救这个孩子。影片里有句话:艺术就是释放情绪。

《死亡诗社》里精致的利己主义在社会占据主流统治,这所精英学校的学生应该要功成名就,应该要扬名立万,而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真理存在。尼尔的死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是如此的遥远,现实总是无情地打击着充满梦想的人们。当你满怀激情的时候想要去改造社会,最后你会发现,你被社会给同化,吸收了,你成为了社会的一部分,转而去改造那些顽固的充满理想的人。正如尤·鲍列夫指出的那样:“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就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人生。”[9](P90)如影片在最后一幕推向了高潮,虽然梦想在残酷的现实的打压下“枯萎”了,但是那种追求梦想的精神却永远地印在学生们的心中,虽然尼尔死了,基汀老师走了,但是他们追求梦想的真心却没有改变,在人的内部存在着某种东西,有人称之为灵魂。

可是,现实就是现实,学校只考虑教育我们进入新的模式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却忽视了智慧和艺术等形而上思维的力量。雅斯贝尔斯认为,“就本源而言,人希望成为真正的人,而非异化的人。而把人训练成为工具,这就是对人的异化。对于教育来说,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实现人自身的完善。”[9](P259)艺术教育承担了社会的审美教育,而艺术教师就是直接带领我们进入审美境界的引路人。

四、艺术教师与人文关怀

成长类电影中的艺术教师基本就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艺术老师通过言行举止,悄无声息地给予主人公心灵上的成长甚至是飞跃。一个人生而为人,再为教师,教师只是人的一项职业,而艺术教育者却是心灵的工程师。艺术教师通过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文化思潮,紧随时代的步伐,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整个民族的人文涵养。艺术教育者担负着社会和学校的人文素养建设,影视作品中的艺术教师形象也是最直观地传达了时代对于艺术教师的渴望,期待他们挑起社会的人文修养建设。我们可以在艺术教育者那只熟悉的手上或是一种爱的手势上或是鼓励的眼神里,看到老师对我们的鼓励。也许这些电影就是最深切的艺术召唤,我们必须记住所有这一切,这些我们认为仅仅是平日生活中点缀的微妙、奇异,它们的存在有着更伟大高尚的原因:树立我们的人格与尊严,艺术老师在学生的生命中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带领我们进入更高的境界。有时候成长是相互的,毕竟没有人在生命活动里会停止成长,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始终在影响或被影响着。

在这里,一切超越凡俗的规定,在艺术里都是可以化解的,比如《死亡诗社》里的基汀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教他们勇于打破传统的束缚、敢于穿越世俗与平庸、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霍南先生的乐章》里放荡不羁的声乐老师,自己一生最伟大的音乐作品就是帮孩子们踏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凯瑟琳老师,用女性的坚韧和智慧告诉所有的女学生们,独立坚强,敢于走出家门,追逐梦想。《我的帕瓦罗蒂》的钢琴教师,用优美的旋律培养了一位优秀的钢琴家。《麻辣教师》里的摇滚老师,独立独行的风度、另类麻辣的教育方式,契合了孩子们好奇的艺术梦想。《和你在一起》中的江老师,看似淡漠的表情下,是对孩子们艺术梦想的默默支持。艺术教育者深知对社会的责任,肩负者人文建设的重任。他们对自由的追求,源于内心的释然;对艺术的理解,源于艺术本身;启迪灵魂,就让灵魂跟随信仰。影片中的艺术教师们都渗透着一种独立自主、自由、大胆追求的品格,不管是对艺术,对爱情,对事业,还是人生,都要保持着一种自主并与时俱进的独立品格去审视和把握。

对于教育而言,“人是教育的、受教育的和需要教育的生物”[10](P21)。《一个都不能少》里高老师彻夜未眠,他眼神中的不舍与牵挂,作为一名教师,他心里装的都是这些山区的孩子。电影中魏老师重重地点头时,我们也看到了这位老师眼神中的执著与坚定。在他们简单的眼神里,看到了他们各自的承诺和对教育履行承诺的执著。一个虽然已是满头的白发,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讲台,在那摇摇欲坠的教室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而另外一个十三岁的代课小老师,坚定地遵守自己的承诺,不辞辛苦地到处找自己的学生。真,存在于小朋友的眼睛和动作里,存在于追赶地奔跑里,存在于冷静得可怕打工姐那里;善,存在于高老师依依不舍的背影里,存在于饭馆老板的话语里,也存在于帮助小老师找到小男孩的每一个环节里;美,存在于小朋友的日记里,存在于眼泪中,也存在于音乐中悠扬的希望里,这是一位代课老师用自身最真切的行动显示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艺术审美的超越性以及创造性,决定了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依托,艺术体现着人类的进步轨迹,正因为艺术能跨越时代与种族,引发了共同的精神载体。而作为精神载体的传播者——艺术教师,更是担负着延绵社会发展的重任,艺术教育本身具有的形象性和情绪感染性,使艺术教师对于自身的要求更加严格;他们应具备普遍的人文关怀,艺术教育提供的内在情感辅助,使艺术教师对于自身要传授的科目更加明确。在现如今的教育场域中,尽管艺术教育在促进德育、智育、情商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但绝不能工具化地运用于教学中,而是要靠艺术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猜你喜欢

艺术老师孩子
纸的艺术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因艺术而生
孩子的画
艺术之手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