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
2019-01-29刘洪玲
刘洪玲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28)
当今世界,制造业发达国家无不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质量,打造品牌,推动产业升级,离不开“工匠精神”。纵观世界上的工业强国,大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达40%,德国则高达50%[1]。中国制造业需要“工匠精神”,应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1 中国人自古就有“工匠精神”
中国历史上,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铸剑大师欧冶子、泥人张等,都是工匠的代表。最早关于“工匠精神”的记载是在庄子《达生》篇中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中国人自古就有“工匠精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职业分工的国家。据历史学家研究,中国职业分工至少比欧洲领先了1 000年[2]36-40,虽然欧洲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社会化分工”这个名词,但中国在2 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管仲就在齐国进行了社会化分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世界制造业最精细的一个国家[3]。
2 “工匠精神”的内涵
说到工匠精神,人们会想到瑞士的制表匠、德国的机械匠、意大利的皮匠等,这些国家生产的产品都品质一流。德国既无地缘优势,又无资源优势,却在百余年中以其注重细节、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这些“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
2.1 敬业
热爱自己所做的事,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敬畏之心,视职业为自己的生命,踏踏实实,干一行爱一行。日本很多手工作坊,店铺不大,但是已经传承了几代人,他们固守那门手艺,坚守对顾客的承诺,严控服务环节。德国伍尔特集团自1945年成立以来专注生产螺丝,几十年如一日精雕细琢,正是这些德国匠人视职业如生命、对产品有着尽善尽美般的追求,企业终成行业翘楚。敬业的德国人把“德国制造”打造成耐用、可靠、安全、精准的金字招牌。
2.2 精业
精业就是严格按照标准工作,技艺精湛,精益求精。德国人素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著称,他们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为严谨和规矩的人。他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奉行“标准主义”,自1918年起,德国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共制定3.3万个行业标准。“不因材贵有寸伪,不为工繁省一刀”。在德国,产品质量与技工的职业声誉息息相关。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培养学生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如果一个技工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被解雇,将很难在行业内再次就业。
2.3 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英国人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抽水马桶,日本借鉴英国发明的抽水马桶,却在更多细节上下功夫,增加了便盖加热、温水洗净、暖风干燥等多种功能,这种人性化的处理使日本马桶盖风靡全球。2018年最新公布的全球创新城市排行榜,日本东京排在第一位。2018年日本提出“综合创新战略”,重点在人工智能、环境能源等五大领域。在德国,据统计,研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德国人均专利申请数是法国的2倍、英国的5倍、西班牙的18倍,在全球独占鳌头[4]。可见,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4 奉献
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担当精神、牺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制住诱惑,将所从事的职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古往今来的大师无不怀着这样的价值追求来推动自身在各自领域的进步[5]。在日本,制造者认为制作出一件优良的产品是自己的荣耀,如果由于自身疏漏而导致产品缺陷,即是耻辱。“工匠精神”既代表着一种严谨、专注、爱一行钻一行的工作态度,更代表着一种对工作不求回报的时代精神气质。
3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主要教育载体,培养技艺精湛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的。铸就时代大国工匠,职业教育亟需先行。职业院校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围,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
3.1 加强职业素养教育
职业素养是企业对从业者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更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职业素养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通俗地讲,就是“职商”。一般来说,职业素养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大。这种职业素养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界被称之为“关键能力”培养。“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于1974年由德国的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提出并得以发展[6],主要强调培养人的多种能力,为劳动者能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而进行培训。
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养教育,主要从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方面加强培养。显性素养培养,也就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校内围绕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重新整合教材,在课程中增加“关键能力”的内容。学生必须学习并达到规定的标准,学校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可以采用合作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圆桌教学环境中共同切磋和讨论某项专题;在企业的实训车间,共同完成某个加工工件,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隐性素养培养,也就是职业意识与道德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准职业人,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必备的条件。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严于律己、认真负责等品质。企业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最佳场所,在与企业合作中,小组学生可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参与一个项目的全过程,给予学生真实、直观的职业体验。通过这种真刀实枪的演练,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改善能力等,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得到切实的巩固与提高。
3.2 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
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为目标,对每一个专业进行细化分类,让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培养其精益求精的品质。任课教师要以身作则,时刻向学生示范,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备课严谨认真,上课的衣着打扮,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甚至每堂课提前十分钟进教室等,每一个细节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潜移默化中就会产生影响。结合经典案例,让学生体会精益求精的精神。如上海长征医院血透室护士“一针穿刺率”达到100%,无症状的血透达到98%;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项目把‘沉管隧道’做到滴水不漏,十年磨一剑,追求极致才能攻克一个个世界级难题等,这些都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做到了精益求精。
3.3 点燃改革创新引擎
回顾历史,“德国制造”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走过了一段风雨兼程之路。1871年刚刚统一的德国百废待兴,为了迎头赶上英法国家,德国人以学习旅行的方式到英国学习技术,回国后大量仿制英国制造的机器产品,英国人对他们仿制的山寨产品嗤之以鼻。1887年英国专门针对德国修改了《商标法》,规定所有由德国出口到英国的物品都必须标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制造”与“英国制造”区别开来。为改变“德国制造”的品质,德国人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打响了一场为质量而斗争的百年战役。从最初的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追赶英法到跨越式发展,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德国仍是一枝独秀。“德国制造”用自己独一无二的品质征服了全世界。在教学实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在全校营造改革创新的氛围。21世纪的中国,正把弘扬和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港珠澳大桥创下了八个“世界之最”,天眼FAST500米口径世界最强,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成功研发,世界首颗量子卫星成功发射……,这些改革创新成果都成功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
其次,创设情境,为学生构建平台。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多为学生提供表现机会,让学生敢想、敢问、敢做,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实现自我价值,增加他们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3.4 厚植匠心文化底蕴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德国有837 家,日本有3 146家,更有7家日本企业历史超过了1 000 年[7]11,而我国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5家。这些老店都重视匠心文化的传承,在教学实践中,应厚植匠心文化底蕴。
首先,高职院校要在全校营造尊重“千工易遇、一匠难求”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在校园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崇尚技能,进而形成尊重技能型工人的良好校园氛围,坚定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的信念。
其次,让学生对我国的匠心文化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创建于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1902年的云南白药仍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华为、中国高铁等新品牌走向世界;故宫的匠人们日复一日小心翼翼地修复着脆弱而又珍贵的文物,让人们领略新时期“匠人”对守护传统文化的“执着”精神。
最后,带领学生静心领悟“工匠精神”的真谛。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件待雕刻的艺术品,不被外界所扰,追求卓越,用潜心、静心和恒心来打磨“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