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心理特点的学校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2019-01-29侯杏葵
侯杏葵
郁文中学远离沙湖镇中心,地处偏远农村,针对侨乡沙湖留守学生缺乏自信、人格缺陷等心理问题突出的情况,学校设立留守学生之家,开展“暖留行动”,温暖留守群体。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儒家文化和红色文化,创建自主教育品牌,学校提出“努力转变差生,郁文人潜力无穷”的信心教育理念,追求“一个都不放弃”的教育目标。学校形成以养成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激励教育和理想教育为切入点,以“教师对学生有信心,学生对自己有信心”为突破口的“信心教育”理念。
一、立德树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恩平市郁文中学创办于1926年,是恩平市沙湖镇最大的农村学校和革命传统老校。学校历史悠久,书香弥漫,是传承文化和重视教育的地方。其文化底蕴深厚,校园内矗立着不可移动文物——古碉楼和一座熠熠生辉的孔子铜像,彰显了革命红色文化和孔子儒家文化。“草木青荣谓之郁,人才辈出可称文”。郁文的取名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考究古籍,“郁文”,源于吴氏先达从周之别名。对于“从周”二字,《论语》中杜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周朝借鉴夏商两个朝代的礼仪制度,礼仪是多么丰富,我遵从周礼!不学礼,何以立?要做人,先懂礼。欲达礼,先知书。要知书,须求学。踏着历史的足迹,走进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你会发现这里是一个传承文化和重视教育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将军作家诞生的地方。“金戈妙笔铸风云,将军作家吴有恒”。吴有恒,郁文中学第一届校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部队司令员,1979年任羊城晚报社党委书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山乡风云录》。吴有恒从战场到文坛,从司令员到作家,从枪杆子到笔杆子,无时无刻都彰显着郁文中学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背景,将军作家的摇篮,郁文中学历经九秩春秋,始终迸发出奋进的力量。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学诗可以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辨是非。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内容博大精深,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历史上,中华民族留下无数爱国诗篇,如舍生取义、精忠报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践行“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提高信心教育成效,实现“立德树人、信心育人”的教育目标。
为强化信心,学校不断转变观念,探索改革,展开以学科渗透、实践锻炼、团队活动、家校联合、校警共建等为途径的立体型德育网络。严抓校园秩序,强化文明素养,着力学风建设,坚持不懈开展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促进家校联动,让家长们了解学校,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从而提高家校教育效果,树立信心。德育管理要注重精细化管理,通过文明班流动红旗评比、星级宿舍评比,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约束和养成,全面实施信心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信心教育,心理辅导多样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信心不足主要是指人对自己的弱点、不足过分认识,产生“低人一等”的羞怯甚至灰心的心理感受。自信心不足,像一根潮湿的火柴,永远也不能点燃成功的火焰。自信心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因为只有具有自信的学生才能为自己制定一个经过努力即可实现的目标。
(一)关注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对学生团体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通过人际交往的互动,促使学生个体在辅导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强化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形成新的学习态度与行为模式,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学生将通过信心教育心理辅导,自查并发现自己更多的优点,找到自信的依据,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统,正确认识自我,强化自我。
(二)新生军训,树立信心
郁文中学把新生(初一、高一)军训作为加强国防教育、砥砺学生意志、塑造学生优秀品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一课。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培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军人作风,并努力把这种精神风貌转变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通过军训加强入学新生的纪律教育、集体团队意识教育和吃苦耐劳、拼搏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文化育人:“儒家文化·尊师孝亲”感恩教育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美德、学习先贤精神,郁文中学于每年9月28日隆重举行孔子诞辰暨尊孔典礼,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信心教育。郁文中学将儒家文化,尊孔感恩,尊师孝亲,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有信心,学生对自己有信心”,以实际行动践行感恩教育、信心教育。提升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常怀恭敬之心,学会感恩,学会尊师重道;让老师们树立信心,继承和发扬先贤的教育理念,做到诲人不倦。郁文中学联合广东狮子会感恩服务队开展“孝亲尊师感恩行”大型心理辅导活动。通过聆听心理学专家的讲座,感恩互动游戏,学会常感恩、多关爱、少批评;不抱怨、多欣赏、传博爱。对学生进行聆听教育、心理辅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
三、信心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立体型德育管理网络,树立信心
展开以学科渗透、实践锻炼、团队活动、家校联合、校警共建等为途径的立体型德育网络,德育管理强调由规矩方圆到人文熏陶,由制度约束到深入心灵。严抓校园秩序,强化文明素养,着力学风建设,坚持不懈开展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成立郁文中学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通过各年级家长会,促进家校联动,让家长们深入学校,了解学校,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从而提高家校教育效果,树立信心。德育管理要注重精细化管理,通过文明班流动红旗评比、星级宿舍评比,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约束和养成。
(二)五大常规教育,维系信心
为践行信心教育实践,郁文中学努力拓展信心教育辅导途径,将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五大常规教育辅导,强化学生信心。通过系列的常规教育,如养成教育、礼仪教育、理想教育、惜时教育、感恩教育,深入课堂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实行各种心理辅导,如新生军训,树立信心;儒家文化,尊孔感恩,激发信心;成人宣誓,责任担当,维系信心;“感恩相伴·信心同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强化信心;百日誓师,高考壮行,坚定信心。
1.“养成教育”的实施
(1)利用每周一的升旗礼,国旗下讲话,全体学生宣读信心口号“忠心报祖国、爱心献社会、孝心给父母、关心送他人、信心留自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爱校决心,培养爱家爱校情怀,增强自信心。
(2)利用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如开学心理健康教育、郁文中学校纪校规·学生奖惩条例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垃圾不落地·郁文更美丽”卫生主题教育、诚实守信及防盗安全意识教育、珍爱生命·防溺水教育、防火减灾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安全卫生教育、预防流感和艾滋病教育、预防校园暴力·杜绝校园欺凌教育、预防校园早恋教育、健康生活·远离毒品教育。
(3)通过每月每月文明班流动红旗评比和星级宿舍评比,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约束,让学生形成不迟到、不旷课、不乱扔垃圾,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良好行为习惯。
(4)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班级篮球赛、义卖活动和大合唱比赛,以及每年的校运会,增强班集体凝聚力,让学生团结一致,树立信心。
2.“礼仪教育”的实施
(1)利用每年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暨尊孔典礼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让学生学会尊师重教,学会尊重别人,以礼待人。
(2)利用《弟子规》知识长廊和校园文明礼仪标语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让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让每个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文明的洗涤。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感悟其心灵,引导其行为,增加其修养。
3.“理想教育”的实施
结合学校各类比赛、主题班会、郁文中学校刊、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成人宣誓、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等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目标,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4.“惜时教育”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惜时教育,告诫学生要珍惜时间,谨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言。举行“相信自己·百炼成钢”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并嘱咐高三的同学们要珍惜和抓紧最后的100天努力拼搏,勉励高三学子要有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气,有决战高考、金榜题名的豪气。
5.“感恩教育”的实施
每年开展“感谢有你”征文比赛,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学会尊师重道。举办“感恩有您·信心前行”郁文中学元旦文艺晚会;“歌颂祖国·唱响郁文”五四大合唱比赛;“心连心·爱飞扬”爱心义卖助学活动;“舞动青春·团结郁文”班际篮球赛;“垃圾不落地·郁文更美丽”主题班会大赛。
四、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德育管理中
(一)创设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学校从编辑校本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开设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德育校本课程,无疑是最现实的选择。学生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陶冶学生们的灵性,开阔心胸,端正品行,塑造健康的人格,让学生从经典中“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利用教室、食堂、寝室、走廊、墙壁、橱窗等宣传窗口,张贴传统文化宣传海报和标语,展示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图像、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传统文化的气息。通过学校广播、校园网、电子屏等媒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宣传,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精心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让传统文化与教室文化、楼道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会议室文化、校史文化等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主题班会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根据地,充分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倡导文明礼仪,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提升德行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坚持以孝为先,加强感恩教育,通过传统节日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认知、尊重、继承、弘扬传统;坚持以信为本,加强诚信教育,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广大师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言行合一的行为规范。
(三)重视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
由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连接起来的中国传统节日宛如一幅历史文化长卷,充满诗情画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礼仪形式。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尊重传统节日是尊重和热爱自己祖先和民族的表现。在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等重要日子,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能够以组织和团体的形式搜集更多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内容。开展多方筹划工作,采用多样化方法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组织学生参观大型的文化节日展览活动,在校园内进行中国传统节日图片展示。这样,学生既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又能够充分融入传统文化氛围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以《弟子规》为校本教材践行传统文化教育
我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地方特色,把弘扬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抓住课程改革契机,找准切入点,确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德育校本教材《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指导我们为人处世规范的行为宝典,指导我们怎样做到仪表端庄、言行规范、礼貌诚信、孝亲尊师、友爱同学、积极进取、品学兼优,这也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开展“书香溢满校园、国学伴我成长”诵读活动,把热爱国学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完成从简单诵读到深入理解感悟的过程,让学生学有所获。国学教育要使被教育者“习惯成自然”。遇到老人自觉尊重,见到儿童主动爱护,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的自然行为准则,让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好德行蔚然成风。“从现实的、自己身边的伦理关系做起”的行为,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教育“接地气”,才能让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走出校门进入家门,真正走出书本进入生活,才能最终做到“润物细无声”。
(五)对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进行诵读
利用每天晨读等时间“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通过读书交流、撰写心得等形式,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自觉继承传统美德。对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进行诵读的要求:1.要以经典诵读活动为契机,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营造学校文化氛围;2.在诵读活动中,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3.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要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仅培养了大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
五、进行心灵沟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一个教师,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于理”,促使他主动认识并改正错误。多与后进生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教育时多鼓励,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培养自信心,给他更多的关注和期望。树立他在学生中的威信,改善在人际关系和班级中的地位。“问题学生”的心理比别人要多几分敏感,他们常常将一颗渴望被关注和被尊重的心灵,裹藏在密麻麻的针刺外壳里。只有慢慢走近他们的心灵,耐心教育,才能唤醒他们的自信。教育一个“问题学生”要比教育其他学生付出更多的辛劳,而且大多“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和恒心,多看到学生的闪光点,细心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卸下心灵上的防护,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与期待,慢慢地成长,一步一脚印。
六、用师爱鼓励的力量,坚定学生前行的信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宽容是一股爱的清泉,它可以化解“顽石”,可以融化“冰川”!学生之所以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是因为没能正确评价自己。老师要发现其闪光点,并对之充分肯定和鼓励。通过集体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从而找回自信。对学生来说,教师给予他们的信任越多,其学习积极性越高、自信心越强。班主任在与学生交谈时,要尽可能地多讲“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取得成功”这样鼓励的话语,防止学生产生“自悲”心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社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形势下,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打拼出一片天地。
立德树人,信心育人,自信的精神力量能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是人们实现目标的有力保证。自信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树立信心教育的新理念,建立“不够优秀并不等于差”的学生评价新思维,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不看基础看进步,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把差异转变为资源,发现学生闪光点,发展个性化特长,让学生更好地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