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影视题材叙事研究
2019-01-29江西理工大学341000
(江西理工大学 341000)
王梦蝶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341000)
一、赣南客家的历史
聚居在中国的客家共有九个省份,其中占比较大的前三大客家聚居区分别是粤、赣、闽三个省份。赣州属江西南部,在赣江的上游区域。在东面,和福建龙岩和三明市相邻,在西面,和湖南郴州市相邻,在南面,与广东韶关、梅州、河源市相邻,在北面,江西抚州、吉安两市就为临界处。它的地域包括现属赣州市所辖的赣县、南康、章贡区、崇义、信丰、安远、龙南、定南、全南、于都、宁都、瑞金、上犹、兴国、会昌、寻乌、大余、石城等十八个区县市,拥有着超过八百万的人口数量,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的客家人口,总面积四万平方公里左右。通过浏览关于客家形成历程的书籍,我们可以发现,赣南是最早开始接纳南迁的中原汉族移民的,并且人口数量最多。所以,赣南被相关研究者把它看作是一处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古代时期,赣南地区的交通不便,而且还有着复杂多样的地形,这是那些自北向南迁移的人们选择赣南作为居住地的原因。
赣南客家人主要来源于七个时期的南迁汉人和回迁客家人,分别为秦汉时期、魏晋即“五胡十六国”动乱时期、唐中叶及五代十国动荡时期、宋末元初时期、元明时期、清代、民国。这么多次的迁徙,大多源于战乱、灾难,赣南因为它在地理、人文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恰好为熙熙攘攘、寻家觅舍的“徙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一片可以繁衍生息的土壤。
二、影视叙事的时间与空间
探究影视叙事的叙事节奏,我们只能大体上从宏观层面入手,这是因为叙事影视剧中的时间并没有什么准确性。探究的基础是先假定一种“均衡速度”,也就是参照故事情节和时间在故事情节中的进行速度来分出减速和加速这两种基础的变式。减速是用较短的文本来对一个较长的故事情节进行描述,反之,加速就是用较长的文本来对一个较短的故事情节进行描述。叙述学者用“省略”和“停顿”分别标识最大的和最小的速度,但在叙事学的实际研究中,通常只分为五类,即停顿、延缓、场景、概要、省略。赣南客家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大都以现实故事纪实叙事为主,所以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以线性展示为主,较少的采用其他艺术处理方式。
在叙事学看来,无论是哪件事情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因为它能从微观角度调节读者对事件的整体感受。大体来说,重复也就是一种强调,意在希望读者一而再,再而三地体验某件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叙述者能借助调整叙述频率向读者发送必要的信息,提供应当如何感受文本价值的指导。
影视的主要叙事方法有顺叙、倒叙以及插叙等三种。通常人们根据不一样的影视情节和影视要求来决定采用不同的叙事方法。但其主要目的是一致的,即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效果并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1.顺叙
顺序在影视叙事的所有方法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优点就是可以使观众按照时间的先后来了解剧情,这中间不需要增添较多的悬念,因为对于观众来说,最大的悬念其实就是不确定的未来。如《无法伤悲》就是采用了顺叙的叙事方法,叙述了经过人民警察的逐步调查后,犯罪集团的犯罪证据慢慢浮出水面。同时,犯罪集团首脑的女儿丁丽茜也慢慢长大,成了一名优秀的刑警。丁丽茜在血缘与法律两者之间抉择,最终选择了正义,犯罪集团首脑也畏罪自杀。而观众的焦点变成了丁丽茜的未来,影片最后并没有直接透露出丁丽茜的选择,这是为了将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留给观众。这种留下悬念的方法使观众留有想象的空间,也是影视叙事一种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在影视叙事中也是最普遍的,占比也较大。
2.倒叙
该方法是先叙述故事的最终结局,然后再描述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如《案发现场》采用的叙事手法就是倒叙。通常是先叙述案情的发生概况,再通过对案发现场进行勘查、对尸体进行检验等方式搜集有利证据,最后通过抽丝剥茧的方法让案情真相大白。通过倒叙的方法,影片就可以拉动观众的心弦,充分地调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自动地为情节中的人物紧张、担心,给予其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的叙事方式一般较多地会用在刑侦影视剧中。
3.插叙
与顺叙和倒叙相比,插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故事情节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插入几个表面上不相关实际上有着密切联系的事情。通过运用插叙这一手法,我们能对剧中的人物有一个更好地认知,也能中肯地评价剧中的人物。
影视是以时间——空间的形式展开叙述的艺术,所以要想研究赣南客家影视剧这一富有地域色彩的影视作品,必然与其地域特色的叙事空间或场景密不可分。
三、赣南客家的影视叙事研究
从地域的角度出发,对影视叙事进行研究的方法既传统又有新意,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地方的个性发展。
本文所研究的赣南客家影视剧以赣南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反应赣南地区的人文景观、风俗习惯、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等,叙述了发生在赣南地区的人物与事件,无论是从文化内涵还是从视听感受上来说,都具有浓郁的赣南特色。回眸赣南客家影视剧的发展历程,发现题材多种多样,如战争题材、重大历史事件题材、农村题材、儿童题材、都市情感、工业题材等,叙述了赣南地区的历史与现代赣南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变化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革命题材电影涌上银幕,如《翠岗红旗》《闪闪的红星》等,这些电影在叙事的同时,还具有歌颂的特征,这也凸显了电影的教育作用这一特点,2019年上映的《八字》也是属于这一类题材,描述了革命苏区抗战时期为了新中国成立发生的感人故事。
新时期以来,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的影视剧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如《赣水苍茫》《宁都风暴》等。然而,随后题材和内容上得到了延伸,如叙述庐山自然风景和历史事件展开的情感故事《庐山恋》,叙述赣南地区人们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旧观念思想斗争、思想挣扎和变化的《蔷薇雨》,以及引发人们思考的、反思女性独立意识的《同龄女友》等作品。除了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特点,这些影视作品还给予了人们一种乐观奋进、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舆论,当然,最直接体现的依然是社会转型与变革所导致的社会阶级斗争的折射。
21世纪后,在进行严肃创作的同时,赣南影视作品越来越注重娱乐表达,角度和题材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注重叙述个体生命的感受和传奇故事。如《八月一日》《闪闪的红星》等。同时又有从90后的视角出发,叙述现代人对革命的思考《将军日记》,也有将女性融入革命历史的《赣南1934》等。总而言之,重大历史事件题材仍是以赣南地区影视剧为主流,这也能充分证明,二十世纪早期时赣南地区这块土地上的革命故事成了革命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赣南客家影视剧的叙事研究必然脱离不了其地方特色与文化的叙事时间和空间,这是因为影视是以人物——结构的形式展开的艺术。赣南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虽然它是一个自然地理范围,但人们还把它看作一种精神的象征。赣南本身是具有人文属性的特点,因此,赣南客家影视剧脱离不了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就如同植物生长于土壤,影视艺术生长于诞生它的环境,回首过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赣南客家文化为标识的影视艺术流派总是光彩夺目。如今,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赣南客家影视题材已经成为影视作品中最有生命力的根基,在影视作品中有着最突出的个性美。此外,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又为赣南客家影视题材的记录、保存乃至传播给予了技术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