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9-01-28吴华敏

速读·下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文章

吴华敏

王荣生老师在《阅读教学设计要诀》这本书的前言部分提到语文课程有五个学习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可见“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活动,因为阅读有益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阅读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阅读有益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更有益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语文课上必须花大量时间来让学生阅读,通过有效指导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国民的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家庭教育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关注。家长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老师也怕孩子上了小学后跟不上课,所以出现了幼儿园拼命教孩子识字的现象,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但效果仍不理想。我个人不赞同给孩子过早的传授过多的知识,但我也分明看到了孩子们在一年级前就能读简单的绘本。识字量影响着孩子的阅读能力。随着小学的不断深入,学生们掌握了课标中要求的识字量,阅读的速度能得到大大的提升。

然而现状是语文老师把大把的时间花在阅读上,精心备课,仔细琢磨,可是学生阅读速度、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不足甚至缺失,总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尤其是概括时抓不住关键点,只摘抄原句;概括不精准,不能抓住主要问题;无法整体把握文章,只能概括部分材料;综合分析能力不强,不能进一步分析,找出文段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的文本,阅读的方式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方面就是阅读速度,但是阅读速度上去了是不是就代表阅读能力很强?不尽然。阅读的核心是理解,理解文章讲了什么内容,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写作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必须进行文本的细读。认真阅读文本,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一句一句地品读,明白句与句之间什么逻辑关系,然后总结出每段的段意,进而明确文章的思路,探究作者创作的意图。学生往往在具体课文阅读时,不知道怎么概括段意。这里介绍几种方法,比如标题总结法、关键词语汇总法、关键句总结句概括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等等。它不同于朗读,可以照着课本读一读;也不同于复述,可以说得尽情自如、洋洋洒洒,甚至带有创造性的成分,当然也不能照抄句子的原文。理解课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概括力的基础,不能理解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概括。

不同题材的文章阅读时方法不尽相同,作为一线教师讲解时也不尽相同。下面就举例来说明一下:比如被誉为“百年中国语文人”的王君老师在教授《岳阳楼记》时,认真思考,避开传统教法,大胆采用诵读法教学,整节课为诵读型文本教学。老师敢为人先,敢于尝试,敢于探索创新,透过“静听诵读—品评诵读—设计诵读—集体诵读—拓展诵读”的方式,让学生最直接的接触文本,亲近文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几乎整节课教师都没有说话,诵读团的成员在不停地展示,老师只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同时让诵读与讨论相结合,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效率。整节课在朗朗读书声中开始并结束。教师的丰富经验,渊博的学识涵养,独特的文本解读,精妙的教学设计,都将影响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老师在阅读文本后有不同的感受,会设计不同的课堂。然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阅读时都应该遵循:陈寿《三国志》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原则。

读懂了文章,是完成了语文学习的基本。阅读的目的为了表达,为了口语交流,为了指导生活。學习语文本质上说,是学习语言方面知识、锻炼语言能力的过程;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维的外壳,所以学习语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解读思维的过程,是人脑获得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提取的过程。只有建立严密的思维体系,才能在阅读中学习更多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说话,怕说错,怕被别人笑,怕说的和正确答案差距太大,总之都在等别人说,于是课堂气氛更沉闷了。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总是很头疼。母语的课堂竟然很少有交流,这种现象太病态了。老师们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说起来。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抓手,然后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找学生回答,并且用春风化雨般的语言来表扬鼓励回答的学生,以此来刺激与之程度相当的学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竞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就被点燃了。在小组与小组的竞争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恰如其分地点评助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整个课堂紧张而热烈,上完课教师总是有种愉悦感和幸福感。

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完美契合,就要做到学生跟着老师的步伐,缓缓地行走,慢慢地观赏,静静地体悟,打通文本与老师与学生的关联。黄厚江老师曾说:我们的阅读教学应扎根在文本之中。我们要努力带领学生从文本出发,回归文本。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文章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