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责任,践行责任
2019-01-28张名佳
张名佳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子路随孔子出游,途中结识了一位老人。当子路知道老人是隐士后,应老师的要求,返回再寻老人却无果。于是子路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任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诚然,子路这番话有着他立身封建社会忠君修私的時代局限性,但从中完全可以体现出他“积极入世”的思想,而影响他形成这一思想的人正是他的老师——孔子。“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道义,孔子周游列国,渴望遇到一个愿意实行他的道义的明君。可是在那个乱世,让野心家放弃称霸去实行“仁政”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但孔子作为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心中那份道义,从来没有让黑暗湮没自己心中的光芒。他那“当仁不让”的社会责任感注定让他永载史册,而这百折不挠、不忘初心的精神也影响了后世的精神世界。
周恩来从小便目睹了中华大地上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惨景。列强耀武扬威的恶行和民国政府卖国求荣的嘴脸,炎黄子孙那满腔热血让年幼的周恩来从小便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带着这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周恩来奋发图强,刻苦钻研。留学回国后,他毅然放弃了国民政府给出的优厚待遇,转身奔赴革命战场,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洪流中。正是有了周恩来等革命先辈这份不求个人之苟活,但求救民于水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才造就了新中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千年先贤孔子,还是近现代以来诸如周恩来等一代伟人,他们都在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和进程中选择了勇担社会责任、矢志改变旧世界的重任。而绝大多数平凡的人,同样也肩负着一份“小小的”社会责任,也在不同的岗位上为集体、社会和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贡献着个人的“微薄之力”——边防线上恪尽职守的战士、医院里救死扶伤的医生、讲桌前呕心沥血的教师……,无不承担着履行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那么,身为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社会责任呢?
我想,学生时代的我们最能体现社会责任感的基本方式便是刻苦学习了。东南大学的胡汉辉教授曾经说过:“我认为追求‘兴趣学习是错的,把学习看做一种义务才对”。的确,我们能一路成长至此,是父母的期盼付出、国家的教育资源支撑和全社会的关注关心,所以说我们的学习是“义务学习”并不为过。可是,当下仍有一部分学生,长期置身衣食无忧的优越环境,不思学业,却大肆挥霍浪费着父母的血汗和国家的教育资源,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他们的思想中,全然忘记了居安思危的谆谆教诲和“少年强则国强”的殷切希望,忘记了为新中国付出生命和鲜血的革命先烈,在他们的眼中也看不到叙利亚炮火连天中孩子们无助的眼神,他们在丧失了社会责任感后没有强大自己,更不能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最后被社会淘汰的结局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一代青少年寄予厚望,多次鼓励青少年应当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千年前有孔子周游列国传播正能量,百年前有周总理赴汤蹈火投身革命,如今的我们,难道不应当恢宏先贤遗志、不负历史使命、心存社会责任,接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旗,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