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9-01-28张静萍

成长·读写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生数学

张静萍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而九年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基础课程,如何从小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当今小学数学老师所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一、巧设教学情景,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在所处的环境中挖掘教学素材,创设情境,巧设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小学生想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他们才能很快进入“知识海洋”,成为探索者。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可用熊出没中的人物设置场景:吉吉国王给熊大熊二分配菜地。熊大是长方形的菜地,熊二是平行四边形的菜地。但是熊二对比了两个人的菜地,觉得熊大的菜地大,应此提出交换引来争吵。这时候请小学生作为裁判,帮忙解决面积问题,引出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小学生熟悉的动画片里的人物为主角,使课堂更具有神奇色彩,制造矛盾,引出问题,激起小学生作为裁判的正义感,身临其中,成为故事中不可缺的一人,从而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这样的导入让小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数学价值,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良好的契机。

二、动手操作,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只有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才能真正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让操作、思考和探究结合起来,引导小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潜移默化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放手让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转化成长方形,进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理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1.四个人为一个小组,每组准备四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和一把剪刀,引导小学生通过“画”、“剪”和“拼”等进行操作拼成长方形。经过小学生动手实践,我们会发现多数孩子会参照书上的剪拼方法,把平行四边形沿高剪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然后通过平移拼成长方形;有的小组把平行四边形沿高剪成两个梯形拼成长方形;也有的小组通过剪,翻转等操作,把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

2.组织小学生观察与思考:①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经过认真观察与对比,小组讨论交流,得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等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因此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这样的动手操作,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符号变成有趣的、快乐的游戏,充分调动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才能让数学课堂焕发光彩。大家一起动手,动脑,既能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形象化。小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探索获得的知识,更能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深处。同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操作有益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多媒体的应用,有利于深化小学数学的教学。它能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使静态、封闭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动态、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增添了課堂教学活力、感染力与生命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实际教学中,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薄弱,有些数学知识较难理解。这时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在动画、音乐和视频中,使其具有色彩性和形象性,突破客观的限制,创造色彩缤纷的数学学习情境,这样就会激起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推动他们去看,去听,去学习,让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降低数学的教学难度,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要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是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关键,而“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知识理解的难点。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借助多媒体展示就会化难为易,所有的难点迎刃而解。教学过程如下:

1.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16份扇形,拼成的立体图形接近于长方体,用红线标出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凸出弯曲感;

2.把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在观察中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曲线越来越直。

通过以上演示,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加上教师适当的讲解,营造出和谐、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气氛,使学生从心理上避免单纯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感,轻松快乐地学习。同时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多媒体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充分调动视听感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进行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在个体数学能力上有效的培养,从而实现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向文会: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2017(08).

[2]翁 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助力小学科学课堂[J].2018(09).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生数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