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如何推进产业要素文化育人

2019-01-28秦步祥卢意

成长·读写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育人高职

秦步祥 卢意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如何推进产业要素文化育人,对推进高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产业要素文化;育人

一、产业要素文化内涵

什么是产业要素文化?产业要素文化是对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起着导向、激励和潜移默化作用的群体文化。在长久的生产经营中逐渐形成,并为广大职工遵循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准则,是工人在长久工作中培育形成并严格遵守的最高准则,是行业、优秀企业文化的集成与概括结晶。

二、产业要素文化育人体系尚待完善

用“工匠精神”打造的高职教育,推进产业文化育人在高职创新发展中起支点作用,将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可从这三个方面来系统推进产业文化育人。

一构建体系。产业要素文化育人属于基础性工程,要有完善的体系才能系统性的推进发展。需凝聚有职院特点、聚焦产业要素文化育人和校园特色文化,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基础、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结合的教育,推进实践育人、“工匠”精神育人基础上的文化育人。在教学开设、教师团队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技能竟赛、专业文化等方面推进产业要素文化教育,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体系。

二创建载体。要做到科学设计产业要素文化育人体系的建设内容,重点针对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短板。师资力量、专业教育、校园文化、通识课程及产业文化培养,是高职院校在体系建设中较薄弱的环节,需重点建设和突破。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高职对产业文化育人体系的内容建设、解决方案、管理机制、保障措施等系统设计,探索整体推进的工作载体与管理机制,使产业文化育人真正落实。

三落实措施。必须利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台,围绕产业要素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于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对人才素样的要求,确立用“工匠精神”标杆育人从模块化到系统化的发展目标,夯实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教育基础,着力弥补学生走向社会后由于对产业要素文化的理解与把握的缺乏所造成的“不适应”, 从而使“工匠精神”与技术、技能有效的结合起来,促进高职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有效地推动现代专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三、产业要素文化育人,从基础做起

师资队伍的基础。针对高职教师,率先提升自身的产业文化素养,对职业岗位有深入及专业了解,在课课堂上更好针对专业知识在职业中的运用教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并结合理论与实践运用,引导教师深入学习职业教育理念,运用其模式、提升自身技术,营造人文深层次、多元化,理解产业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发展历程,感受文化对区域、职业和专业的影响,提升全体教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

展示产业文化教育基础。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产业要素文化育人有重要的影響和渗透作用,通过总体规划,产学合作,校企合作,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使产业要素文化育人功能更加完善; 合理布局,让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建成具有产业特色主题的校园景观,既传承历史文化又呼应展示现代产业文化。要拓展文化育人的活动载体,通过“工业展览、博物馆”、“产业发展史”、“企业文化教育”、“创业发展史”、“教师讲坛”、“企业家讲坛”、“校园读书节”、“专业技能竟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成为师生提升产业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

四、产业要素文化育人,提升了人才培育质量

提升专业育人质量。专业知识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专业知识教育要充分体现产业要素文化育人的功能,实现综合能力、提高专业素养的保障。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却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推动各专业培养方式改革,丰富专业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能有效的熟悉、认同接受产业要素文化精髓,及时掌握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方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掌握职业技能。通过丰富专业课程文化,提升专业育人的全面素质。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围绕专业建设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的探索,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支点的产业要素文化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着重弘扬“工匠精神”,彰显和丰富“开放、创新、多元、分享”的课堂文化内涵。通过推进高职课堂教学创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从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出发,宣传劳动、技能和创造的价值、意义,提高社会责任感,活跃学校教学创新的文化氛围。

提高实践育人效果。实践育人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产业要素文化融入专业教育最直接的教育环节和产业文化育人的最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培养真正的“工匠精神”技能型人才,应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锻炼成长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开展实践育人,融入区域产业和企业,依托地方资源,共建类别细分、功能多样、“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以地方产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为导向,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体验观察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专业知识、企业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体验和感受工作文化。

五、结语

产业文化教育是高职教育常想常新的课题,用产业要素文化教育高职学生还没有确定的成熟模式和传统,在职业文化教育实践中,还会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注意;切忌急功近利,产业文化教育不像专业教育那样可以速成,更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需要有一个长久的实践摸索过程;产业文化教育需要将产业要素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理顺好,将文科与理工科等的关系理顺好;切忌流于形式,高职产业要素文化教育,必须准确把握产业文化教育的精神实质,以培养高职学生的产业文化精神为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05-02 .

[2]李小鲁.教考时评“工匠精神”打造高职教育春天,北京考试报,2016年07月26日 .

[3]许建强.全面融合企业文化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步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4]秦步祥.职业教育中加强学生人文教育的实践途经 [J].素质教育,2015.07.

[5]潘光.职业教育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培养人,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9日第5版.

作者简介:秦步祥(1965.9-),男,江苏泰兴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猜你喜欢

育人高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十年送刊路 十年育人情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