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系统时间及星载钟研究
2019-01-28赵学军
赵学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92678部队,天津 300220)
0 引言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所产生的标准时间信息在通信、电力、广播、电视、科研、安防监控、工业控制等领域广泛使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提供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其授时性能优异,高精度,低成本,安全可靠,全天候,覆盖范围广。本文主要介绍各GNSS的系统时间和其星载钟性能研究。
1 GPS系统
1.1 系统时间
GPS时间是一种由 GPS地面测控系统建立的连续运行的时间系统,其时间原点定义在1980年1月6日0时。它溯源到美国海军天文台所产生和保持的协调时UTC(USNO),溯源链路如图1所示。
GPS时间与国际协调时UTC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作闰秒修正,因而是一个连续的时间尺度。它与国际原子时相似,但与国际原子时在任一瞬间都存在一个19s的系统差,即:TAI-TGPS=19s。
1.2 GPS星载钟及卫星时间系统
星载原子钟,也称原子频标(AFS)是导航卫星的关键载荷,能够确保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的授时服务。
GPS系统中星载原子钟受到高度重视,美国曾多次进行星载原子中的性能评估试验,现已纳入BIPM(国际计量局)的监测体系。目前,GPS空间段的每颗Block II/IIA卫星上均放置了2台铷钟和2台铯钟,每颗Block IIR卫星上放置了3台铷钟,其中1台铷钟作为实践标准,其余备用。与Block II/IIA卫星相比,Block IIR卫星所到在的铷原子钟加强了物理封装,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Block II/IIA卫星原子频标输出信号通过频标分配单元(FSDU)发播给用户,而Block IIR卫星原子频标的输出信号要通过时间保持系统(TKS,功能为频率净化和主备钟切换)后发播给用户。随着GPS的现代化,GPS Block IIR-M和BlockIIF卫星增加了新的信号频点和更加健壮的信号体制,Block IIR-M依然采用与Block IIR卫星相同的原子钟配置方案,Block IIF采用两台铷钟和一台铯钟的配置方案,铯钟的引入能够改善频率短期稳定度。
图1 GPS时间溯源原理图
图2展示了由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U.S. Naval Research Lab)给出的GPS星载原子钟频率稳定度。
图3利用IGS提供的精密钟差数据计算了GPS星载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展示了 2013年第四季度GPS星载原子钟天稳排序。
图2 GPS星载原子钟频率稳定度(哈达玛方差)
图3 2013年第四季度GPS星载原子钟天稳排序(哈达玛方差)
2 GLONASS系统
GLONASS系统是前苏联建立的类似于GPS系统的星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其前身CICADA与美国海军卫星导航系统NNSS(子午系统)同期,于1965年设计,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GLONASS计划,1982年10月12日发射第一颗GLONASS卫星,1996年1月18日,完成24颗卫星的布局,卫星具备完全工作能力。
GLONASS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轨道高度约为20000km的3个轨道平面上,每个平面上分布8颗卫星。轨道倾角为64.8°,轨道平面相互间隔 120°。同 GPS系统一样,GLONASS系统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其功能也与GPS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基本相同。
2.1 GLONASS系统时间
GLONASS系统时间是一个与协调时 UTC相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原子钟时系统。与GPS系统时间不同的是GLONASS系统时间引入了跳秒(闰秒),并以莫斯科时间为基准,它溯源于俄罗斯时间空间计量研究所所产生和保持的俄罗斯协调时UTC(SU),但与UTC(SU)之间存在3h的系统差,如下式所示。
2.2 GLONASS星载钟
GLONASS系统于1982年至1985年发射了11颗 Block I卫星,设计寿命 1年,每颗卫星配有“BERYL”铷钟。1985年12月开始发射Block IIa卫星,共6颗卫星,设计寿命1年,配有铯原子钟。1987年和1988年发射12颗Block IIb卫星(仅6颗运转于预设轨道,2颗发射失败)设计寿命两年,配有铯原子钟。1988年11月开始发射Block IIc卫星,设计寿命3年。GLONASS于1996年1月18日完成卫星布设。GLONASS系统于 2003发射了12颗现代化卫星GLONASS-M(也称Uragan-M),设计寿命七年,每颗卫星上搭载了3个新型铯原子钟。图4展示了GLONASS 17号卫星铯原子钟频率稳定度。
3 GALILEO系统
由于GPS、GLONASS均由美国和俄罗斯军方控制,且目前GLONASS在轨卫星缺失,GPS独霸市场。1982年欧空局提议要建立一套民用为目的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特点是共享的、独立于GPS的无增强条件下的适于海陆空的系统。2002年2月26日,欧盟正式启动GALILEO系统建设,计划耗资32亿到36亿欧元。
图4 GLONASS R17号卫星铯原子钟频率稳定度
GALILEO系统由30颗高轨道卫星组成,分布在轨道高度为2.4万km、倾角为56°的3个轨道面上。同GPS系统和GLONASS系统一样,GALILEO系统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目前GALILEO系统有两颗在轨试验卫星。
3.1 系统时间
GALILEO系统时间简称为GST,是一个连续运行的的原子时,其时间基准由位于意大利的弗西罗伽利略控制中心提供,初始历元为1999年8月22日0时。它与GPST类似,不进行闰秒调整,与TAI有一个常数偏差。
3.2 GALILEO星载钟
2006年1月,GALILEO的GIOVE A卫星开始运转,该卫星搭载了2台铷原子钟。其后,GIOVE B卫星于2008年5月开始播发信号,该卫星搭载了1台被动氢原子钟和2台铷原子钟。2012年10月12日至2016年11月17日,GALILEO系统累计发射16颗卫星,每颗卫星搭载2台氢原子钟和2台铷原子钟,在轨卫星达到18颗。
图5至图7展示了Galiloe系统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
图5 Galiloe卫星铷原子钟RAFS1频率稳定度
图6 Galiloe卫星铷原子钟RAFS2频率稳定度
图7 Galiloe卫星铷原子钟和被动氢钟频率稳定度
表1 BDS星载原子钟性能
表2 GPS、GLONASS和BDS星载原子钟性能比较
BDS星载铷原子钟频率稳定度如图8所示。
4 BDS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空间星座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 、27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组成。GEO卫星轨道高度 35786km,分别定点于东经58.75°、80°、110.5°、140°和 160°;MEO 卫星轨道高度21528km,轨道倾角55°;IGSO卫星轨道高度35786km,轨道倾角55°。
4.1 BDS星载钟
我国BDS发射的卫星都搭载了3台铷原子钟,表1展示了BDS星载原子钟的性能,表2对比了GPS、GLONASS和BDS的星载原子钟性能。
5 结论
纵观GNSS的星载时频系统,其卫星钟大都基于星载铷原子钟,它们有的是一氢两铷、有的是一铯两铷,有的是三铷配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溯源和星载钟控制校准技术的发展,卫星导航系统星载钟的最佳配置是三铷。
图8 BDS卫星铷原子钟频率稳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