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理念下编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9-01-28马伊颀

中国出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才培训

□文│马伊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人才,始终是出版行业的第一要义。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编辑出版人需重新思考编辑的价值、作用以及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缔造中的角色。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技术,编辑人才培养方式亟须创新。

一、新技术让编辑人才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技术为传统出版带来机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从国家层面为编辑人才规划了新的方向。首先是编辑借力新技术强化互联网思维,增强出版产品活力。一改编辑从以往经验中策划选题、运用传统渠道销售图书的境况,大数据可以让编辑轻松捕捉热点话题、了解读者痛点,微博热搜、微信推广还可以为新书的出版预热、造势,新技术的出现让编辑跳脱出一些机械性、重复性高的工作,运用互联网思维解放思想,为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出版产品涌入市场创造条件。其次是新形态产品层出不穷,补足传统出版不足,促使编辑个体积极转型。“互联网+”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逐渐渗透到内容生产领域,网络文学、有声书、热门公众号方兴未艾,直播、抖音、知识服务应运而生,为传统图书的多元开发、跨平台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新技术作为补足出版产品多元形态的重要抓手,给整个出版市场带来新鲜体验的同时,也促使广大编辑了解新技术、懂得新技术、善用新技术。

新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亟待解决。新技术在为出版行业插上羽翼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值得出版行业反思。一是算法推荐大行其道,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以及对阅读内容的失控,从而导致“信息茧房”问题。一味倾向于取悦、迎合用户,而不是教育或引导用户,不仅忽视了编辑推荐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与出版行业的传承教化功能相悖。二是新媒体作品版权保护机制尚未形成,引发著作权人权益无法得到相应保障。在“知识共享”的新经济形势下,虽然知识付费让不少平台赚足了口碑与利润,但目前因缺乏对新媒体作品侵权行为的法律制约,加之诸多用户本身版权意识就不强等问题,导致著作权人的权益受损而无法申辩,作品抄袭行为似乎在网络中已司空见惯。三是众多新媒体由于传统的编辑把关缺位,造成了后真相偏向以及低俗、劣质作品充斥的后果。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占领互联网,不仅会降低创作者的热情,而且使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难点。

新技术让编辑人才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在把新技术摆在一个重要位置时,不能忽视出版行业与生俱来的内容优势。新时代出版的本质内涵是创新,内容创新是最终目标,编辑培养是题中之义。在新技术背景下,“出版+”理念对编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出版+”理念对编辑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以此为遵循,聂震宁先生提出,“互联网+”是对人类社会一个时代的指认,不过在出版领域,编辑出版人还应坚持“出版+”的理念。“出版+”理念本身代表着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也是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先进思想和创新成果与出版深度融合,提升出版传播力的一种手段。虽然伴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对复合型编辑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但“出版+”理念更加强调的是,让编辑人才回归出版的本源,即内容本质。因此,也就对广大编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出版+”要求注重编辑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

锻造时代精品是编辑工作的核心体现,更是广大编辑的毕生追求。在编辑人才培养中,树立精品意识是第一要义,培养原创能力是时代要求。编辑应较其他人更加有思想,有判断力,他们需要慧眼识才,策划优质选题,寻找优秀作者,将最好的创意与最佳创作者紧密结合。

原创作品是编辑工作的动力,其凸显的内容价值必须是独一无二的,这就需要培养编辑的创新思维。但是创新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恶意夺人眼球:几年前,一些违背医学常识的养生图书占领市场,那只能算“伪创新”;《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出版,是对创新的丑化与亵渎。由此,在编辑的培养中,正向创新思维训练十分重要。面对目前出版市场上有“高原”缺“高峰”、有数量没质量、有跟风无创意的困境,创新是解决之道,也是对编辑人才培养提出的时代要求。

2.“出版+”要求培育编辑人才的工匠精神

周振甫先生对《管锥编》的万言修改意见,巢峰先生组织了4个版本《辞海》的修订与编辑出版工作,均是工匠精神的体现。理解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意义深远,但工匠精神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口号中,关键是落到实处,以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将外在的有形制度,内化为个人行为习惯与行为自觉,最终实现自我管理与提升。

培养编辑人才,提升编辑素养,离不开工匠精神。“精”意覃思研发选题、“精”挑细选优秀作者、“精”细打磨一部书稿(文章)、“精”雕细琢装帧设计、“精”益求精打造产品,当今社会,编辑要摒弃心浮气躁,滋养心灵,呼唤工匠精神的复归。工匠精神,是编辑工作的内蕴,是编辑价值的彰显,是编辑人才的不懈追求。

3.“出版+”要求编辑人才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出版的使命在于传播知识,传承文明,而编辑则是担负着文化传播者的职责。作为中国精神的培育者和弘扬者、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者和宣传者、实现出版强国目标的亲历者和实践者,编辑要秉承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拥有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善于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是编辑人才培养中需要不断强化的信念,文化自信是编辑职业的追求与理想,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以出版走出去为抓手,众多介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优秀作品成功输出海外,凸显了中国气派、中国价值、中国特色,全面展示了一个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现代中国形象,为中国在世界上的持续发声、在国际舆论环境中占据话语权夯实基础。反过来,编辑从中积累下来的版权经验、对走出去选题的更好把握,会逐步内化于自身的学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由此为更生动、更深刻地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人才储备。

三、编辑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下编辑工作的主要矛盾也已转变为编辑人才日益增长的求知学习需求和不完善不创新的编辑培养方式之间的矛盾。笔者希冀以“出版+”为指导思想贯穿编辑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并从中做些有益探索。

1.国家层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编辑继续教育制度有效实行

继续教育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规律的制度,课程体系也基本上算是成熟,但是随着新技术对出版行业的渗透,一些传统课程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可以探索从国家层面进行编辑继续教育制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要处理好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信息交叉不对称的问题。建立编辑能力标准体系作为参照,让编辑查找自身不足,进行自我诊断,发现培训需求。通过专门部门及时向上反馈,供给方依此改进课程内容和讲授方向、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融合多样培训形式,提供更具针对性、更有体验感的培训模式,让编辑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其次,对编辑继续教育培训供给方实施监督管理制度。这是需求侧对供给侧,即自下而上实行的一种考核评价方式。只有需求侧最了解培训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这种需求侧包括培训机构、出版单位和编辑个体,他们的评价是督促继续教育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双侧协商制定评价细则,双向实现互评监督、互通管理,探索更加有益的培训形式出现。

最后,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有关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衔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包容并蓄、海纳百川,多种多样的外来文化逐渐渗透,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多元的思想在丰盈大众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安全隐患问题。2018年3月,新闻出版归属中宣部统一管理,更加明确了出版工作在宣传思想方面的极端重要地位。编辑要自觉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把关人”的作用,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以外,管理部门还应请专业人士分层次对出版单位各级领导以及基层编辑展开意识形态的培训工作,并将该培训纳入编辑的继续教育考核体系;同时,应搭建管理部门专员与出版单位相关人员的热线平台,专员负责传达中央与上级单位的指示,收集、答疑出版单位问题,实现向上汇报与向下反馈的有效衔接,以期让编辑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内涵。

2.出版单位层面:以编辑分层培养机制让人才更具针对性

社会学家提出的“社会分层理论”,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根据这一理论,笔者建议在出版单位推行编辑分层培养机制,使编辑培养工作更具针对性,同时也为编辑的差异化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主要分为横向分类和纵向分层。

横向分类是以出版物介质为根本的差异化培养。将图书编辑、期刊编辑、音视频编辑、数字编辑进行分类是第一步,再根据他们的学科、专业进行细分,建立一套完整的编辑职业终身培养体系。也就是从入职培训、参加出版职业资格考试(中级)辅导、取得责任编辑后的继续教育培训,到工作中随时开展的专门岗位培训、参与学术研讨活动等,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社内社外互补的“双导师”力量,打造一支稳定、成熟、规范性强的编辑人才队伍。

在横向分类的差异化培养中,还可以让编辑中的优秀代表起到带头作用。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连续多年举办的年度“中青年编校大赛”与“编校沙龙”,使一批优秀的编校人员脱颖而出,代表人教社参加全国编校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每年的年终员工大会,人教社都会评选出一系列的“岗位之星”,全年编校质量最为突出的一至两位编辑会获得“编校之星”奖。此外,人教社还鼓励编辑从事学术研究活动。自1990 年起开始举办的一项传统赛事“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后改称“中青年论文大赛”),至2015年年底已经成功举办17 届,成为了中青年编辑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每年还会产生两名学术成果最为突出的同志成为“科研之星”。这些培养方式在编辑人才的成长道路中是积极有益的。

纵向分层是以人才职级为标准的精英化培养。

纵向分层强调的是一种以围绕顶尖人才为核心的培养理念,也就意味着地位、作用和价值要高于其他编辑,是一种更具高度和广度的担当与情怀的彰显,因此也被称为编辑名家的培养路径。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例。从硕士、博士研究生入职伊始,往往岗位定为助理编辑,之后随着工作年限的递增,五年一次晋升,依次为编辑(中级)、高级编辑,由于高级编辑已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积累,所以诸如“高级策划研修班”等培训,对他们来说便十分对口。之后的岗位晋升则是走公开竞聘程序,竞争中的“佼佼者”往往成为出版社的中坚力量,对他们参加精英培训、实现下一阶段的自我提升打下基础。比如,参加每年由高校举办的“新闻·出版类期刊主编圆桌论坛”“出版单位中层干部MBA培训班”等,不仅对编辑领域知识进行有效补充,而且培养管理思维、强化出版经营观教育,从而更好地指导领导干部的管理实践。

当然,纵向分层还有一个“自上而下、双向互补”的原则需要把握,即在顶尖人才参加精英培训后,应将学习到的一些关键知识信息,如国家政策、行业关注、出版新规、新兴技术等传递给基层编辑,助其更好地实践于业务工作。

四、结语

除了国家和出版单位层面的编辑人才培养方式,编辑主体也要不断进行自我修炼,掌握过硬本领,让培养方式落到实处,实现编辑主体的职业认同。无论新技术怎么变革、人工智能如何迅猛发展,人的思想和主观能动性不可取代,编辑人才要摆正自身定位,在“出版+”理念的指引下,抓住“内容”这一出版的本质,以传承文明、传播文明为己任,担负起继承传统、弘扬时代精神的使命,为出版强国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人才培训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