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长三角西南翼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2019-01-28王盛洪徐仲利徐欢
□王盛洪 徐仲利 徐欢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纲要》规划范围的非中心区城市,衢州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加速“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设,致力打造长三角西南翼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衢州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纲要》规划范围的非中心区城市,更要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加速“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设,致力打造长三角西南翼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以打造大湾区战略节点为引领,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产业体系
依托“接沪融杭联粤”重要枢纽节点优势,充分接轨上海,融入杭州湾,联通粤港澳,推动先进地区高端创新资源要素为我所用,推动衢州跨越发展。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融入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到2022年,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50%。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工业体系,推进衢州工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传统产业弯道超车。
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加速融入G60科创走廊,实现衢州与G60科创走廊的产业联动、要素流通、政策共享。对标G60科创走廊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7个产业联盟,主动对接与衢州产业具有较高匹配度的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联盟,积极引导衢州巨化集团、华友钴业、艾森药业等申请加入相应产业联盟。大力推进上海张江(衢州)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建设,构建“张江研发+衢州生产”的创新模式。大力推进衢州海创园、绿海飞地、柯城科创园建设,使其成为培育新兴业态的新基地、产业转型的新引擎、高端人才的新特区。
以打造大花园核心景区为引领,全力建设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
依托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优势,以建设“诗画浙江”最佳旅游目的地和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动全域旅游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区域联防联控、共保共治,通畅“两山”转化实践路径,加快培育壮大美丽经济幸福产业。
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以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区合作联席会议秘书处设在衢州为契机,引领推动协作区建设。与协作区内19个地市共同围绕“统一的主题形象及LOGO、区域导览地图、宣传手册、跨省精品线路、主题培训、数字化文旅平台、招商投资平台、主题宣传推介”八大方面开展具体对接。积极参与长三角红色旅游联盟建设,共同保护和开发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推动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设,以衢江水系为线、诗路文化为魂,重点实施“3731”工程。
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钱江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按照3大保护修复分区,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水土流失防治、森林质量改善、土壤污染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大类建设工程,建设钱塘江生态涵养区共筑长三角省际生态屏障。加强与长三角毗邻地市环境监测网络一体化、生态环境执法一体化、环境预警应急响应联动、生态环境立法合作、生态环境标准协同等。推进钱江源国家公园跨区域合作,推进钱江源试点区与江西德兴、婺源及安徽休宁相关区域协同保护生态环境。
培育美丽经济幸福产业。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康养、运动休闲、绿色金融等产业,着力打通美丽资源变美丽经济的转化通道,打造“两山”转化实践样板。切实加强与长三角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盟在休闲度假康养项目方面的合作,促进衢州从浙江大花园向长三角大花园转变。以浙大衢州高水平医联体建设为重点,结合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全市医疗机构更加紧密对接长三角高端医疗资源。加强与上海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安徽财经大学等四家长三角体育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立长效合作,实现体育产业优秀人才共享,引导衢州地方体育企业加入“长三角体育产业联盟”。探索政府公共资源与社会养老资源有机结合新模式,主动对接上海、杭州等地,引入长三角优质养老服务企业,促进康养产业发展。以复旦大学为纽带,联接上海陆家嘴金融城高端金融要素与金融资源配置到衢州,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全力助推衢州融入长三角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
以打造大通道浙西门户为引领,加快建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
依托“四省通衢”交通区位优势,建设海陆空多层次、立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构筑“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和物流体系。
构建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推进与周边省市形成快捷衔接的干线铁路运输系统建设,加快建成“米”字型铁路网络。加快杭衢高铁,衢宁铁路建设,深化衢丽、衢黄、衢武等干线铁路前期研究,谋划推进杭深高铁内陆大通道,使衢州成为联通浙、闽、粤三省,长三角、海西、珠三角三大经济区,杭州湾和粤港澳两大湾区的高铁枢纽城市。开展金甬铁路西延至衢州前期研究,进一步释放沪昆铁路货运能力,提高九景衢铁路综合利用效率,构建衢州对外铁路物流大通道。提升浙赣铁路综合利用效率,推进主要编组站设施改造扩能。
完善公路网络建设。加快完善黄衢南高速、龙丽温高速和杭金衢高速、杭新景高速、义金衢上高速、杭淳开高速构成的“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建设衢州综合客运枢纽,提升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浙西高速公路门户枢纽的重要节点作用。加快推进杭金衢高速拓宽、义金衢上高速、杭淳开高速等项目前期。积极打造全域通景公路,整合交通网络,加快实现全域景区景点互联互通。深化景区最后一公里,打通连接景区公路和旅游环线断头路,加快建设通景公路、旅游专线等交通线路,实现4A级以上景区全部通达二级以上公路。
打造浙西航空物流枢纽。谋划建设浙西航空物流枢纽,加快衢州机场搬迁前期工作,谋划建设“客货并举、以货为主”的物流机场,与杭州萧山机场错位联动发展,以航空物流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杭衢高铁预留衢江站的有利条件,提前规划“高铁+航空+公路”无缝对接。积极推动临空经济产业、空港物流园,加快航空产业要素集聚,全面推进临空特色产业发展,为打造服务四省(浙闽赣皖)、辐射内陆、覆盖华东的浙西航空物流枢纽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推进开化通用航空机场、江山通用航空机场建设。
所以当前银行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获得了全面的变革,同时为了与当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相适应,部分银行利用信息技术陆续开始推行相关的电子银行业务,并不断的对传统渠道体系进行完善。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科学的对其进行预期,在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开始涌现,进而给银行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改革机遇。
推进区域内陆港口协同发展。加快钱塘江中上游内河码头作业区建设,建成龙游港区桥头江作业区一期工程并投入试运营,加快建设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以连通浙北内河航道网,直达上海、宁波等大型港口为目标,实现通江达海、江海河联运。加快推进常山江航运开发,深化开展江山江航运、浙赣运河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浙西公铁联运综合物流项目建设(公铁联运无水港二期工程)。
推进重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衢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区域抽水蓄能电站。建成保障有力、运行有序、价格平稳、安全高效的天然气利用体系,加快管网项目建设,建成下窑—龙游、常山—开化输气管道项目,推进LNG、CNG等储气调峰设施建设。
以打造大都市区绿色卫城为引领,全面提升衢州城市能级
依托山海协作体制机制优势,积极参与新一轮杭州都市圈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杭衢同城化一体化,加快建设绿色、人文、智慧之城。
加快建设美丽花园城市。推进自然与人文景观大融合,营造生态、自然、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提升国际花园城市品质。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提出的创建标准体系,全力创建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市(SUC),2020年建成“示范社区”一期项目,2022年提质“示范城区”先行区(衢州西区)。开展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推进县城、城镇、园林式居住区创建。深化“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交通驿站等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完善提升主城区功能。积极推动衢丽花园城市群建设。
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全力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确保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推动南孔文化在衢州重重落地的指示,坚持文旅融合、雅俗共赏,产业为王、文化为魂,传承南孔圣地的千年文脉,打造衢州有礼的空间秩序。以创建5A级旅游景区、信安湖国家休闲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着力打造南孔古城(儒学文化小镇),建设古城双修重大项目,做到“空间秩序、千年文脉,文化物化、复活复兴”,重塑古城山水格局,留住乡愁印记。
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同长三角智慧城区服务联盟协作,积极推动四省边际城市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探索建设跨区域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四省边际城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城市治理协同化。加强与华为公司在“数字衢州”建设领域的战略协作,加强与阿里巴巴公司在未来社区数字化标准技术操作领域的战略协作。到2022年,衢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综合性、平台性、支撑性、保障性智慧城市功能优化提升,“活力(LIVED)新衢州、美丽大花园”智慧发展新模式形成。
积极打造长三角绿色生态菜园。推进衢江区世界食品安全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提升绿色农产品生产能力。强化“三衢味”品牌建设和推广,在长三角地区加快布局营销网点,全面提升衢州绿色生态农产品供给范围,将衢州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为引领,着力打造四省边际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依托与杭州等数字经济先发地区紧密合作优势,全面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副中心城市和四省边际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围绕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服务业等产业,全面深化与阿里合作,着力引进培育一批数字经济智慧产业领军企业和创新团队,加快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力争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重要板块。继续对接长三角智慧城区合作发展服务联盟,积极推动建设“智慧长三角城市大脑应用示范基地”和“智慧长三角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示范基地”。通过政策保障、基金引导、“飞地”互通等措施,吸引高端资本、人才在衢落地,到2022年实现200家以上企业注册100家以上数字经济企业入驻,办公人数达到8000人以上,培养独角兽企业2家以上、准独角兽企业4家以上,成为衢州发展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的桥头堡,成为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智慧产业集聚地和成长性经济主体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加快产业数字化改造。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各行业数字化改造和提升,形成数据驱动实体经济转型的衢州模式。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改造升级成效显著,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7%以上。到2022年,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65%以上、机器联网率达到50%以上,“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5以上。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到2022年,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质量显著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形成高端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省级农村信息化示范区建设,到2022年,实现益农信息社全市行政村全覆盖,培育5个以上数字植物(养殖、育种)工厂,建成2个全国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全面建设全市统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系统。优化云计算数据中心布局,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与国家骨干网的互联互通。优化提升宽带网络,统筹推进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建设,持续推进光纤入户和无线城市建设,加快5G规模试验和商用。争取IPv6根服务器或根镜像服务器布局,推进IPv6规模部署。到2022年,全市互联网市际出口带宽达10Tbps以上,城市家庭宽带用户实现1Gbps接入能力,县城以上城市和重点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关键基础设施IPv6改造率达到80%以上,网络时延和丢包率等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加大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力度,推进“感知城市”物联网系统建设。
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努力成为长三角一流营商环境领跑者
依托“最多跑一次”改革全省领先优势,加速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区域“放管服”改革标杆,系统推进要素市场、公共服务、信用体系一体化,努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领跑长三角。
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版。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领跑长三角为目标,全面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进“无差别全科受理”市县两级全覆盖。全面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率先建成“掌上办事、掌上办公”城市。构建“智能化”办事体系,推进个人、企业和政务人员三个专属空间建设,构建主动引导型场景式政务服务体系。围绕个人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和项目生命周期,以“企业一件事”为核心,对“一件事”事项进行最小颗粒度梳理,提高政务服务精准度,实现“智能化”导航服务。继续加强对接,推动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向衢州延伸辐射。
推进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与长三角中心城市建立重点领域制度规划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区域产权交易市场、跨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人才引进基础上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群校园招聘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等,进一步加强与引才高校的深度协作。继续加强与上交所合作交流,围绕科创板培育目标,积极推动本地优势企业完成凤凰行动计划。积极争取上交所浙江服务基地向衢州延伸,积极参与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探索建立生态产品和产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水权、排污权、知识产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初始分配与跨省交易。
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合作机制。着力推动社保、医疗、养老、职教、未来社区等领域与上海等地的对接工作。推动四省边际职业教育联盟建设,通过一系列务实高效合作,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打造长三角最具影响力的技能型人才培育基地。促进长三角医保一体化,推进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向衢州延伸。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推动衢州更加紧密对接长三角高端医疗资源。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城市在公共文化领域的联动合作,提升南孔书屋、西安高腔等文化品牌在长三角的影响力。争当长三角未来社区先行样板,运用联合国《可持续社区标准》在衢州建设全球首个国际未来社区样板。加强交通电子网络建设,继续完善衢州智慧交通“一卡通”,在现有245个地级市互联互通基础上,实现与全国260个地级市城市公交“一卡通”。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一体化。推进信用体系531X工程省级建设试点,推动信用体系建设走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前列。围绕示范评审指标体系,全面加强政府、企业、个人三方诚信建设,努力打造“信用示范之城”。推出具有衢州特色的个人信用积分“信安分”制度,把失礼、失信行为纳入积分管理,健全守信激励机制,营造“诚实守信、自律互信”的社会氛围。打造具有衢州特色的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打通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信息壁垒,实现“政银企”三方信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