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已到了加速培育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的窗口期

2019-01-28苏楠陈志王宏广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诺贝尔奖强国成果

苏楠 陈志 王宏广

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亟需一批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明确指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得有标志性科技成就”。诺贝尔奖是全世界公认的代表最高科技成就的奖项,是标志性成果的重要表现,获得一定数量诺贝尔奖是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从 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诺贝尔奖获奖数量一直保持世界第1;英国和德国等老牌科技强国诺贝尔奖获奖总量一直位居世界前3名;进入21世纪,日本科技实力迅速崛起,从2000年到2018年共获得18项诺贝尔奖,在21世纪新增获奖数量中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2位。因此,我国要在2050年实现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亟需一批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

二、我国正处于加速培育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的窗口期

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培育进入关键期。诺贝尔奖从标志性成果取得到获奖的时滞为20~3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从开始从事研究到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平均时间为 15年。按此时间规律判断,支撑我国在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世界级顶尖科研成果和人才需提前 30~40年进行部署培育,目前正是关键阶段,现在若不着手规划,或将贻误最佳时机。

新一轮科技革命为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战略机遇。纵观历史,历次科技革命都涌现出大量突破性成果,也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崛起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交汇阶段,一批重大理论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突破正加速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呈现出多点、群体突破的特征,信息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生命科学引领的多领域技术共同推动的新科技革命加速前进,新能源科技与应用变革不断深化,这为我国重大标志性成就取得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机会窗口转瞬即逝,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得先机,必须即刻着手,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重要潜在变革领域,培育一批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

亟待诺贝尔奖级成果把我国科技创新整体质量拉上新台阶。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在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数量方面居于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在投入方面,2013年我国研发经费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同样,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已连续5年居于世界第1位。在产出方面,2007年到2017年(截至2017年10月)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35万次,超越英国和德国,提升到世界第2位,其中高被引论文2.01万篇,占世界份额的14.7%,落后于美国和英国,居第三位;2011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专利申请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4.89万件,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2。但在体现世界科技强国能力和水平的前沿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方面,我国与世界科技强国仍存在明显差距,迫切需要一批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把我国科技创新整体质量拉上新台阶。

三、我国制定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培育规划的时机成熟

目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具备培育诺奖级成果和人才的基础与条件,制定我国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培育规划适逢其时。首先,人才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我国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居于世界第1位,各类人才计划吸引国际顶尖人才和团队数量不断增加,国际化高学历人才数量增加,2016年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81.45%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1.09%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第二,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成果和领军人才逐步涌现。中国科学院和科睿唯安发布的《2017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研究前沿指数仅落后于美国,排名第二,在10大科学领域100个热点前沿和43个新兴前沿中,我国有55个排名前3位;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胚胎中修复单个突变碱基被《科学》杂志列入2017年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潘建伟被《自然》杂志评选为2017年度“十大人物”。第三,世界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的步伐加快。我国已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ITER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步辐射光源、FAST、EAST、超级计算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建成并取得重大成果,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怀柔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启动建设,成为我国集聚国际一流人才和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四、具体建议

(一)抓紧制定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培育规划和工作方案

到2050年,中国要成为世界公认的科技强国,必须涌现一定数量的诺贝尔奖级成果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级科技突破的取得和国际顶尖科技人才的培养是长期孕育和积累的结晶,现在必须着手进行科学谋划和系统布局。建议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和编制,制定我国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培育规划与相应工作方案,引领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展现我国向世界贡献原创性科技成果的姿态和决心。

(二)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国际一流人才辈出的创新生态与环境

一是把握并遵循一流人才成长规律,完善科研管理、人才选用和评价制度,为高水平创新人才创造潜心研究的环境。二是提升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能力,鼓励科学家融入国际科技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科技规则与标准制定以及知识体系构建,同时,设立专门机构跟踪梳理世界级科研成果,加强我国优秀成果的国际推介和传播。三是借鉴日本“世界顶级研究基地形成促进计划”经验,引入国际化运营和人才聘用方式,围绕若干前沿探索性问题建设一批前沿基础研究基地,吸纳和集聚来自全世界的一流科研人员。

(三) 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诺贝尔奖级成果和人才的承载地

遵循全球科创中心成长规律,将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和合肥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孕育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科学大师的摇篮,形成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支撑。一是顺应大科学时代学科交叉以及更加依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科学范式变化趋势,加快国际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地的步伐。二是结合国家相关战略规划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学科布局与优势,在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国家实验室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三是在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国际学术社团总部或吸引国际学术社团总部入驻,深度融入全球科技网络,提高全球科技声誉和影响力。

(四)遴选和引进一批国际一流创新人才,提升我国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始创新的整体水平

一是继续坚持高标准引进一批国际诺贝尔奖得主和科学大师全职来华工作,并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一批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研究的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团队。二是引进一批具有“准诺贝尔奖”水平的华人科学家,如获得国际知名科技奖项的科学家,为他们的高水平开创性研究提供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使之向创造诺贝奖级成果不断迈进。❖

猜你喜欢

诺贝尔奖强国成果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诺贝尔奖知多少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验收成果
“学习强国”礼赞
工大成果
秦晋争霸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诺贝尔奖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