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
2019-01-28
东北地区创新发展的突破路径与对策研究
金凤君,马丽,齐元静,等
摘要:目的:创新驱动发展是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的重要途径。目前东北地区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创新能力有限,未来应从营造发展动力、释放发展活力、提升整体竞争力出发,创新发展机制、发展业态和发展模式,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机制,促进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方法:以区域创新理论的内生增长理论依据,突出老工业基地产业衰退、体制机制转型和全球化冲击导致东北地区发展的特殊性,研判新常态下振兴策略的深化方向,探索促进“三力”提升、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实施路径,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机制。结果:推动东北创新发展应着力破解下列障碍。(1)着力减缓老工业基地产业衰退、体制机制转型和全球化冲击的不利影响。东北地区目前面临的发展环境与态势是老工业基地衰退、体制机制转型和全球化冲击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基于未来全面振兴目标的创新驱动政策设计,应统筹破解上述3方面形成的不利影响,突出政策的组合拳效力和施策的针对性,使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和企业诉求3方面形成合力,形成核心竞争力。(2)破解体制、结构、发展方式的不利制约。体制机制不适应、产业结构偏重和发展方式粗放是东北地区发展存在的 3大问题,导致产业效率不高,竞争力不强。未来创新发展应着力破解上述瓶颈,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3)破除阻碍经济发展效率、效应与质量提升的障碍。东北地区产业目前还没有摆脱严重依赖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重化工业结构。未来应以创新作为培育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出发点,加快提升效率、效应与质量,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4)打破端产品、链产业与群集聚优势不彰的瓶颈。东北地区不乏高端产品,尖端设备,也具有优势突出的产业门类,但有些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差强人意。未来应从端产品、链产业与群集聚3方面着力,精准、精细谋划发展的机制与模式,以提升效益或竞争力为核心延伸链条,促进产业体系的完善和规模壮大。(5)突破区域经济增长极功能、创新和增长乏力的约束。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与模式之一,就是开发区的设立与相应产业政策的定向施策,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政策制定应对这些经验模式进行深化与借鉴。结论:推动东北地区创新发展应以下列举措为抓手。(1)实施产业发展智库体系建设工程,营造第一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的破与立对东北地区的发展同等重要,事关全面振兴目标的实现。应以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目标,重构产业发展的科技与智库体系,形成政府引导、技术支撑、市场引领的振兴智库支撑格局,为工业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新机制、新动力、新模式、新业态提供系统有力的智力与科技支撑,营造和释放科技促进振兴的新动能和第一生产力,使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目前的45%左右提升到60%以上。(2)实施精准人才行动计划,为东北地区行稳致远提供保障。国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激励本地人才为全面振兴献力的责任意识、创新热情和贡献精神,营造全社会服务振兴的人才氛围,激发本地人才的活力与潜力,国家的各类人才政策,尤其是产业人才政策,应向东北倾斜;鼓励东北居民返乡创业。(3)实施稳基增效行动,推动大农业创新发展。以增值增效为引领,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一系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重大工程,巩固国家商品粮生产核心区地位。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以畜产品为最终产品导向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联动发展模式,与轮作休耕相结合,推动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特色资源产业化,开发增值技术研究,提高特色资源的产业化增值水平;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培育绿色生态农产品知名品牌,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4)实施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提质增效行动,推动构建产业新体系。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打造有实力的装备制造企业研发团队,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组织实施东北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重大技术攻关,选择有条件的企业,推广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推行装备制造业综合标准化,研究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主要技术指标标准体系。到 2025年左右,使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目前的 6.5%提高到 20%以上。(5)以各类功能区域为抓手,围绕产业发展,探索继承性创新和开拓性创新的模式与机制,聚焦空间载体创新,打造精明增长功能区。通过政策的引导,使各类开发区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带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借鉴东部与西部地区“对口”支援的理念,创新对内开放模式,以产业合作园区(或有条件的开发区)为平台,选择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发展状态好、经验丰富的城市,与东北有关城市结对子,在人才、管理、产业等方面合作,引进成熟的、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和潜力。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 2016, 36(9): 1285-1292
入选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