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京津冀地域文化的校服设计一体化创新研究
——以河北大名县为例
2019-01-28侯东昱艳聪金玉
侯东昱 艳聪 金玉
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校服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还能反映学校的精神面貌以及地域特征,是学校文化理念的视觉体现。深厚的地理及文化渊源勾勒出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协同发展研究的自然与人文背景, 围绕京津冀地域文化发展战略,探索京津冀地域校服设计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构建以校服生产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校服创新设计体系。带有地域特色的校服设计能够体现当地的教育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并展现区域性教育和服饰文化素质水准和地域文化。以河北省大名县为例,将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广,企业硬件的支持,设计院校的深入研究相结合,形成科学健康的校服产业发展平台。
一、河北大名县中小学校服现状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大名县中小学校服大多以运动类校服为主,很少有正装校服的定制。各个中小学校大体款式雷同单一,男女款采用无性别差异设计,服装结构比较松垮。在色彩的设计上几乎相差无几,大多采用纯度较高的红白搭配,红蓝白搭配。没有形成学校独特是色彩视觉特征,不能体现出青少年在各年龄段的风格特点。
二、河北大名校服设计一体化创新研究
校服的设计理念涉及较为广泛,诸如心理学、色彩学、人体功效学等相关多种学科,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同时更具备标识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校服创新设计需要符合时代精神及学生心理生理需求。因此,需要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觉表现元素,根据地域特点进行一体化产学研开展设计并区域化统一定制,使得校服文化与地域文化得到统一。
(一)鲜明地域性文化主题的设定
河北大名作为黄河地区以北区域中心城市长达一千七百年,各类文化元素在此碰撞交融孕育出独特的“大名府文化”。例如大名古城、草编技术、冀南皮影、成语典故等都可以作为校服设计的文化灵感渊源。大名成语典故是大名历史文化的微缩景观,浓缩提炼了大名千年来的灿烂辉煌。将其应用于校服设计当中,是对大名历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例如“彬彬君子”形容既有德行又文雅礼貌的人。出处于吴质在任元城(今大名东)令时与曹丕的书信来往。”“秉文兼武”犹言能文能武。出处《纪闻·吴保安》:“李将军秉文兼武,受命专征,”吴保安,大名县人。这些适合学生身份及美好夙愿的成语典故都可以作为校服设计的文化体现。
(二)图形纹样重构与地域性转化
校服图案设计可以将文化代表图案进行图形纹样重构用于校服设计中,在图案设计中尽量将代表性图案进行提炼和归纳,可以根据办学理念为依据综合设计,忌讳将图案生硬的照搬及内涵体现与学生整体品质不符。校园文化图案提炼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可大致从校园文化、地域文化、人文历史这三个方向去深入研究和设计校服的特征性图案。在设计校服的图案前,要严格遵守一些原则,即图案与学生身份的和谐原则、图案区域划分的合理性原则、图案整体的美观原则、工艺手段的安全原则。
(三)款式细节设计中文化性体现
校服款式设计要素总体设计原则是简洁合体和庄重严谨,款式细节设计主要表现在领型、袖口、口袋、领结或领带、结构线分割等部分,这些细节可以采用当地区域代表性文化视觉表现特征。在款式功能设计中,应适当考虑校服的多功能实用性,为适应学生身高体重的成长因素,要在功能性上体现延伸功能,如上衣袖子长短的延展设计,下装腰围及长度的调节尺度工艺环节,更为符合学生成长过程的人性化设计需求。注重校服外轮廓版型设计的时尚造型体现,丰富校服多件套的穿搭效果,增强相关校服服饰品搭配视觉效果,使学生能够逐步接受校服的日常穿着需求。
(四)差异化地域典型色彩搭配模式
在校服色彩搭配设计中可以将当地代表文化提炼成色彩象征视觉表现,在考虑到学生心理接受特点的同时,最大化体现文化代表色彩搭配格式,起到视觉色彩领引效果。校服色彩搭配作为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主要的环境色,其色彩内涵表现也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学生年龄层次的不同,对色彩的偏好也有差别。应该将校服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进行不同的色彩搭配设计,小学生活泼好动较为偏好鲜艳明快的色调模式,中学生思想多变则偏好庄重沉稳的色调模式。在色彩搭配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精神,让学生能时刻受到地域的文化精髓,为校服文化赋予更深层次的精神意义。
三、结论
基于京津冀地域文化研究,不仅提供了校服精神价值定位,还能打造新的校服产业文化品牌。京津冀地域文化语境中的校服一体化创新设计,通过对当地地域文化进行提炼,使得校服设计在地域上产生文化认同感。以河北大名为例,梳理当地文化特色的视觉表现元素,注重地域标识性校服设计理念,创新地域内校服款式及色彩设计。因此,京津冀地域文化中校服的创新设计对塑造本土地域形象、学校形象、彰显本土文化特色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