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个茶梅新品种在杭州露地栽培的生态适应性

2019-01-28朱炜齐鸣倪晓明沈敏豪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抗寒性开花基质

朱炜,齐鸣,倪晓明,沈敏豪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灵隐管理处(杭州花圃),浙江 杭州 310013)

茶梅(CamelliasasanquaThunb.)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花大色艳,叶形雅致,是少有的冬季观赏花木。其植株低矮,分枝低,耐修剪,着花量大,花期长,是花叶俱赏的著名观花灌木[1-3]。茶梅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目前在华东地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4-6]。虽然应用广泛,但仍有大量茶梅新品种未得到很好应用。究其原因,光照要求、抗寒性、耐日灼能力及基质适应性是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杭州花圃)花卉分部西溪基地,基地位于西溪路以北原杭州苗圃内。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6.1 ℃,平均降水量1 400.7 mm,夏季气温最高可达40 ℃以上,冬季最低气温为-5~-10 ℃,极端最低气温可达-15 ℃以下。土壤pH值5.5~6.0。土壤为典型的红壤,部分土壤为西湖泥经多年堆积而成。红壤较适合茶梅的种植。西湖泥则需要经过改良。该研究针对杭州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特点,以秋之晚(Autumn Dawn)、小调(Chansonette)、琼玛(Jean May)3个茶梅新品种为例,从2014年开始陆续进行露地栽培试验,从茶梅的立地环境、土壤栽培基质、土壤pH值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并进行了详细的物候观察,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杭州均能良好生长。该研究对于丰富杭州地区乃至华东地区园林绿化树木种类和提高园林彩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从国外引进的茶梅秋之晚、小调和琼玛三年生扦插苗作为试验材料。各品种苗木规格基本一致,每品种100株,共300株。

1.2 方法

试验于2014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杭州花圃)花卉分布基地进行,主要通过直接观测记录与数据测定分析、基质栽培试验等进行。参照祁云枝等[6-11]的研究方法,观测记载以下项目:平均株高、平均冠幅、叶色、单位面积叶片质量;抗寒性、抗病虫害特性及不良表现;花色、花期(单朵花期、群体花期)、开花持续时间、平均花径、单株开花数。通过对以上指标的分析比较,了解其在杭州地区的植物学特性、生长习性及开花特性,以便分析其生态适应性及对观赏价值的影响,同时进行相关栽培试验。

立地环境试验(耐荫性试验)。设荫蔽度分别为25%、50%、75%不同条件进行试验,了解3个茶梅品种在杭州地区栽培的耐荫性表现。

土壤基质栽培试验。为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茶梅生长发育的影响,结合当地的土壤基质条件,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性方面的因素。设100%黄泥、70%黄泥+30%黄沙、60%黄泥+30%泥炭+10%西湖泥、100%西湖泥4种配方基质进行栽培试验。

pH值适应性试验。茶梅喜透气性强、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不同品种对土壤酸碱性要求有所不同。在茶梅较适宜的疏林环境下,选用腐叶土、园土与河沙三者混合,加入适量的菜饼。用过磷酸钙和草木灰调节土壤pH值,设pH为5.0、5.5、6.0、6.5、7.0共5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处理选择长势、株高基本一致的茶梅二年生苗30株,栽植后对所有处理按常规进行管理,通过试验进一步了解3个茶梅品种在杭州地区的生态适应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开花习性、抗寒性及不良表现

2.1.1 不同茶梅品种开花期

由表1可知,秋之晚萌芽最早,在3月初;小调次之,在3月中旬;琼玛萌芽最迟,在3月下旬。其他各开花时期不同品种表现不同,但一般以小调开花最早,在10月初,其他两个品种均在10月中旬左右。开花持续时间差别不大,群体花期一般均在25 d左右。同时对3个品种单株开花习性、抗寒性及不良表现进行观测记载分析。

表1 不同茶梅品种的开花时期

注:萌芽、现蕾为随机抽取10株,有30%以上萌芽、形成花蕾。吐色为随机抽取10株,有30%以上形成花蕾显色。初花为随机抽取10株,有30%以上的花朵开放。盛花为随机抽取10株,有50%以上的花朵开放。末花为随机抽取10株,剩10%以下的花朵开放。表2~6同。

由表2可知,从单株开花的习性来看,3个品种差异并不明显,且与群体观测结果较一致,一般持续1个月左右。从抗寒性来看,秋之晚和琼玛较强,而小调稍弱,但三者均能安全越冬。3个品种均无其他不良表现。

2.1.2 不同品种单花开花习性

从3个品种单朵花开花习性的分析结果(表3)来看,最早为琼玛,其次是秋之晚,最迟是小调。琼玛开花最早,凋谢也最早。3个品种单朵花期一般持续10 d左右。

表2 3个品种的单株物候期特点及抗寒性表现

注:测定方法为每品种每单株随机选取5朵花进行观测。

表3 3个品种的单朵花开花习性

2.2 耐荫性

由表4可知,相同荫蔽度条件下品种间株高差异较大,最高是琼玛,其次是小调,最低是秋之晚。同时,荫蔽度在50%时高度最高,且冠幅也最大,说明遮荫度为50%对茶梅生长有利。冠幅在相同遮荫条件下具有一定差异,这可能是由品种差异造成的,且同品种不同遮荫条件下有明显差异,说明光照条件对茶梅的生长具有较大影响。比较后发现,50%遮荫条件更有利,其他2种遮荫度均对茶梅生长或多或少存在影响。叶片单位面积质量也表明适当遮荫对营养物质的积累有利。对花色、花期、花径的观测表明,充分的光照有利于开花,且花色更艳,花期更长,花朵更大,开花数量明显增加。这说明充分的光照对茶梅的生长更为有利,这与杨晓盆等[5]的研究结论一致。

2.3 土壤栽培基质与pH值

2.3.1 不同基质栽培对茶梅性状的影响

由表5可知,对同品种而言,60%黄泥+30%泥炭+10%黄沙对茶梅生长有利,株高及冠幅明显高于其他3种栽培基质,且此配方对3个品种均适用,品种株高、冠幅、叶片单位面积质量等指标均较高。花色表现无明显变化,初花期、盛花期略有差异,单株花数略有增加。

2.3.2 不同土壤pH对茶梅性状的影响

由表6可知,在pH值5.0~6.5的酸性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各生长指标差异并不明显,但pH值7.0的环境条件,则使3个品种的生长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最适宜生长的pH值酸碱度为5.5~6.5。

2.4 茶梅在杭州地区的生态适应性

依据程金水[12]提出的观赏植物引种成功的标准。对于观赏植物,越冬抗寒性等级在Ⅱ级以上,生活力在Ⅲ级以上,能保持或基本保持其观赏价值,可认为能适应或基本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参照王荣富等[13]的观点,对于园林树木的抗寒性评定标准及生活力等级划分标准如表7。

表4 不同遮阴度下不同茶梅品种的性状比较

注:叶片单位面积重量选取茶梅植株离地30 cm处的叶片10片,用1 cm的打孔器取下相同面积的鲜叶,装入密封的塑料袋中,称取平均值。

表5 2013—2017年不同基质栽培条件下茶梅的性状表现

表6 2014—2018年不同pH值条件下茶梅的性状表现

根据园林界普遍采用的园林树木生活力等级划分标准[14-16],本人结合茶梅的生态习性,提出新的茶梅生活力等级划分标准(表8)。

根据以上评价标准,秋之晚、小调、琼玛3个品种的抗寒性及生活力等级评价见表9。

表7 园林树木抗寒性的评定标准

表8 茶梅生活力等级划分标准

表9 茶梅新品种在杭州地区的抗寒性及 生活力等级评价

表9中,依据茶梅当年的表现,结合表7和表8的评判标准,给出茶梅在3 a中最冷和最热的季节里,于不同立地环境下的抗寒等级和生活力等级均在Ⅲ级以上。研究表明,秋之晚、小调和琼玛3个茶梅新品种均能在杭州安全越冬和越夏,对于今后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小结

不同的栽培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到茶梅的正常生长及观赏效果。根据观察及表4所测数据可以看出,不同荫蔽度条件下,生长指标差异显著,在50%的荫蔽度条件下种植,3个品种性状表现均最好。夏季叶片均无灼伤现象,全株叶片呈亮绿色且颜色较深,且花色表现正常。花径也比其他两种条件下栽培显得更大。其次是在75%荫蔽度条件下种植。25%荫蔽度条件下种植效果最差。25%荫蔽度条件下种植夏季叶缘有少量干枯现象或部分叶片出现黄褐色日灼病。而75%荫蔽度条件下种植,虽然叶片无焦枯现象,但全株叶片颜色稍淡。且质薄,开花小而且稀疏。观赏价值明显降低。相同的环境栽培条件下3个品种的性状表现差异并不显著。因此,茶梅的栽培应根据栽培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半荫半阳的环境条件下栽培效果最好。能最大限度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体现良好的品种特征。

不同的栽培基质对同一茶梅品种或同一栽培基质对不同的茶梅品种栽培效果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4种不同类型的栽培基质中均以第2、第3种基质栽培效果最好。其中以第3种基质配方效果最好(60%黄泥+30%泥炭+10%黄沙)。利用第3种基质配方栽培,株高、冠幅均有明显的增加,叶片单位面积质量增加较为明显。而叶色也更浓绿,花色更鲜艳。盛花期明显延长。单株花数和平均花径也比其他基质栽培有较大增加。

不同的土壤pH值对茶梅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也有显著的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在栽培基质和光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pH值5.0~6.5时,茶梅的平均株高、冠幅和叶片单位面积重量等指标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加,但当pH值大于6.0时则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可见适合茶梅生长的pH值为5.5~6.5的弱酸性土壤,超过此范围对茶梅的生长均不利。当pH值超过6.5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3个茶梅新品种在杭州地区栽培(未采取任何防寒措施),除2016年的极寒天气枝梢稍受冻害外,其余3 a几乎无任何冻害现象发生。抗寒性表现良好。抗寒等级在Ⅱ级以上。结合茶梅对于杭州夏天的干旱的适应性以及开花结实的生长发育情况,可得出以下结论:茶梅在杭州地区的适应性评定指标为Ⅲ级。

依据程金水提出的观赏植物引种成功标准,对于观赏植物,只要越冬抗寒等级在Ⅱ级以上,生活力在Ⅲ级以上,能保持或基本保持其观赏价值,可以认为它们能适应或基本能适应该地区的环境条件。根据此标准及本试验4 a的观察结论,3个品种均能较好适应杭州地区的气候条件。只要栽培基质选择得当,在半荫的环境条件下栽培可以生长良好并体现较好的观赏价值。可以作为较好的冬季观花与观叶植物品种在杭州地区甚至华东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抗寒性开花基质
西番莲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测定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基于EMS诱变的晋麦90号小麦抗寒突变体创制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一棵开花的树》
雨开花
不同基质对一串红种苗生长的影响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