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支柱产业对策研究
——基于SWOT矩阵分析

2019-01-28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550025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民族

(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550025)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以大众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创意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根本,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经济全面结合为特征,统摄生产、传播、流通、消费等全过程,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跨区域(行业、部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其发达程度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国(区域)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黔东南州素来享有“苗乡侗寨·生态秘境”的美誉,更应该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支柱产业。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矩阵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优劣势及其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最后为科学谋划该州打造民族文化支柱产业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对策建议,对打造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支柱产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黔东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邻湖南,南接广西,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总面积30337.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77.43万人,辖16个县(市)、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6个民族,是全国苗、侗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

(一)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旅游资源大普查资料显示及实地调查得知,州内具有“原始的自然生态、原生的民族文化、远古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红色文化”等原生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生态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品位高,享有“绿色净土,生态王国”、“歌舞之州”、“百节之乡”之美誉,为该州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文化基础。根据资源的类型可将其分为自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几大类。

(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该州民族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取得长足进步,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提高。经统计,可将其产业发展类型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民族文化旅游业。经历了起步和发展阶段,已初具成效,尤其州内各县(市)迅猛发展,文化旅游产品丰富多样,已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二是民族艺术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有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民族演出演艺业和民族博物文化业等表现形式;三是民族体育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培育并诞生了一批竞技类、休闲类、益智类等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公司,民族体育及相关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断显现;四是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已建成侗族服饰动漫库、苗族民间刺绣技艺传承基地,兴建了“凯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苗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天柱县三星岩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创意“中国苗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天柱县三星岩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五是民族传媒产业。截止2016年,该州民族传媒产业硬件条件已经具备,民族传媒产业发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民族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贡献

“2011年以来,全州民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贡献率不断提升、对相关行业带动性不断增强,产业地位不断夯实。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已成为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增长,已步入加快发展阶段,主导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区域优势主导产业;产业地位不断夯实,区域经济贡献率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文化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主导产业地位不断夯实,正稳步向支柱产业迈进;主要领域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已实现了规模和质量的同步提升,核心层及文化服务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幅,相关产业呈现上扬态势,结构不断优化。

(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该州民族文化产业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可持续发展难题。主要表现为:一市场发育水平低。对文化产业的属性、功能及地位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市场观念尚未形成,市场运作中产业链条脱节,策划、生产、促销、销售、回报等市场经营环节脱节;二经营型人才欠缺。编剧、导演、明星、经纪等专业化人才缺失,作为创意产业的文化产业缺乏进一步增值和扩张的必要条件;三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受经济总量的制约,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匮乏,政府主导与强大外力间互动参与不足,各类专业化人才引进困难和流失严重;四观念陈旧与创新不足。缺乏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及所处阶段的理性认识,存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与创新动力不足等现象,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完善,推进产业升级和打造产业支柱困难重重;五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现存文化体制的老化与僵化使得州内民族文化这一新兴产业削足适履,举步维艰,加之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不足导致许多盲目实践;六起步较晚与发展缓慢。相比于云南、广西、湖南等地区,该州民族文化产业起步较晚、集中度普遍较低,产品初级化、同质化现象严重,推进文化产业集聚步伐缓慢,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二、打造民族文化支柱产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该州原生、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先天优势

州内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美誉度高,原生、多元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古村落文化的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种类繁多,蕴含着极高的科考、休闲及体验等价值,是该州打造民族文化支柱产业的先天绝对优势。

2.得天独厚的区位先发优势

该州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自古为贵州通往华中、华南的“咽喉”,素有贵州“东大门”之称。近年来以来,州内航空、陆路、高铁、水运等立体交通网络格局的形成,为民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便捷通达的交通条件。

3.政策先发优势

该州审时度势,在发展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战略定位,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全力打造民族文化战略性支柱产业,寻求有效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劣势

1.缺乏科学系统规划和有效市场引导

通过发达地区经验得知,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鲜明的外部性,需要政府主导,规划统筹和市场参与。但目前该州民族文化产业尚缺乏系统研究,相关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尚未真正启动,导致政府主导不力,市场参与不足。

2.产业链不完整,品牌效应不明显

从民族文化产业业态、产品和服务类型看,州内现有民族文化产品总量不足,产品(服务)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力不强,缺乏文创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制作以及销售,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形态及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品牌效应。

3.投融资机制缺乏活力,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州内民族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仍未突破投资主体单一化的政策框架,多元文化投融资渠道不够畅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够,产业风险投资体系和机制尚未形成,资金短缺和来源单一等仍是制约民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瓶颈。

(三)机遇

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该州委、州政明确提出打造民族文化战略性支柱产业,致力于走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市)、适合州情的后发赶超之路的理性选择,提出实施“文化强州”战略和打造区域品牌的创新之举,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其主要表现为:

1.国家战略的大力支持

大众休闲消费时代来临的今天,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家一系列战略举措和政策红利正为推动我州民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空前机遇,迎来跨越发展新的上升期。

2.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已明确提出打造“多彩贵州各美其美,民族文化美美以共”世界山地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为助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

3.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十九大期间,习总书记再次对贵州发展提出殷殷嘱托。“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已把西部和文化产业列入发展重点,聚于贵州、偏于黔东南,这必将成为黔东南经济文化的亮点、闪光点、突破点。因此,重塑自我,回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顺应大众休闲时代的体验需求,成为该州打造民族文化支柱产业的重大机遇。

(四)挑战

1.文化资源智慧利用方式的挑战

文化产业的巨大能量对于各个地区机会均等,谁能受益取决于对于文化资源方式的智慧。因此,必须要处理好文化资源的经济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处理好文化的事业性与经营性之问题,处理好保存保护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处理好乡村利用与城市利用的不同形式的关系问题,处理好本土资源的原生地与产品开发的国际性问题。

2.资源竞争的挑战

文化资源的所有权是公众的,会被其他地区运用或超越,并不是黔东南所独有的。但由于黔东南文化产业经济型人才的缺乏,未能将其文化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使得州内文化资源利用率低,文创产品初级化、单一化、同质化、低效化等可持续性问题,制约了区域特色民族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提升。

三、打造民族文化支柱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增强发展活力

由政府牵头促进区域文化、旅游、商贸之间的整体开发,实现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和跨越发展。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文化产品经营机制,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加快文创园区建设步伐,推进产业规模化聚集,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以生态文明保护为核心,用好“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大宝贝,推动该州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产业配套,健全保障体系

继续完善州内水、电网、信息基础设施以及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产业要素配套,建立文化产业保障体系,推动文化支柱产业的发展。

(三)推进产业聚集,培育新型业态

继续推进产业融合,推进该州民族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新业态。加快实施文化与科技、互联网、旅游、农业、民族体育竞技等方面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其次,以民族文化产品为主线,做强文化企业,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整合文化品牌产业,延长产业链,形成多维度产业集群。

(四)实施品牌战略,优化产品结构

以市场为主导,做好精准市场定位、活化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产品营销策略,构筑产品体系,培育知名品牌,将黔东南地域文化品牌进行多元组合,充分展现黔东南文化的魅力。

猜你喜欢

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民族
房地产重回支柱产业
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向云南第一支柱产业加速迈进路径探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代营粮食蔬菜种植业的条件分析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